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因此若危急值出现,就必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对危急值的项目及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检验结果 危急值 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在临床疾病的处理中,特别是危、急、重证,常规处理无效或者效果差者,我们尤其需要全面的,从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志起居、运动状况等整体的因素去认识、治疗疾病,调养身体,以促早日康复。

  • 标签: 危急重证 整体观 患者
  • 简介:摘要通过对危急值定义,报告流程,项目设置,临床事例分析,体现危急值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一些认识,希望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提高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识。不断改进和坚持危急值报告,使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 标签: 危急值 流程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产生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血常规检测标本中选取1320例进行危急值的临床检验研究,对血小板的真假危急值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1320例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共检出血小板危急值62例,其中有真实危急值16例,比例为25.8%,假性危急值46例,比例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的产生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我们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假性危急值 临床检验 产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急值血标本的护理质控的方法以及质控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所有患者展开调查,分析危急值血标本的采集以及送检过程中发生血标本的溶血、血标本的稀释、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的变化、在患者进食后进行采集血液等问题,找出原因,并对这两个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质控,比较护理质控前后危急值血标本的错误率。结果在进行护理质控前,危急值血标本送检1864例,其中错误的有24例,错误率为1.2%,护理质控后,危急值血标本送检2130例,其中错误的有6例,错误率为0.2%,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急值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过程进行质控,可以降低危急值血标本的错误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危急值 血标本 护理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更加科学的危急值项目和危急值界限。方法分析统计各危急值项目发生率、构成比及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对临床医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危急值发生率在前5位的依次是K+、PLT、GLU、WBC、CREA;危急值的分布情况与基层医院就治疾病谱相一致,并且危急值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的百分率也与本院目前发展状态相合;通过对危急值临床评估,在执行过程中讨论修改了部分危急值项目,删除了CO2-CP作为危急值项目,同时对WBC等部分危急值项目的界限进行了修改。结论应密切联系临床,对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进行调查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危急值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高危急值报告效率,可以减少错误发生,做到持续改进。

  • 标签: 危急值 发生率 评估 分析
  • 简介:摘要危急值的概念危急值被称为“panicvalue”,当这种实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此时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 标签: 危急值 临床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危急值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检验其血清电解质水平,并且建立起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对其临床应用效果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危急值患者中,有5例患者死亡,患者死亡率为10%,女性死亡患者有2例,男性死亡患者有3例;60岁以上死亡患者有3例,50岁~60岁死亡患者有1例,50岁以下死亡患者有1例。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为了将患者的具体病情更好的反映出来,对患者血清电解质危急值前、中、后加强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 标签: 血清电解质 检验危急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体会,观察实施效果。方法分别于检验科、放射科、心电科以及超声科四大科室,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确定各科室的“危急值”指标,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到了急诊科中。制度实施期间,通过对患者“危急值”报告情况的观察发现,2018年第一季度,急诊科“危急值”报告数量为434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无患者投诉,且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到急诊科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明确患者的病情,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予以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与抢救,对医疗纠纷的减少,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危急值报告 护士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方式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9例,行常规临床急救处理;研究组共49例,在参考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处理。详细观察2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阿托品化时间与住院天数较参考组显著更短,阿托品用量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少(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够有效提高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重症 有机磷重度 急救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的意义。方法我院检验科深入思考检验中危急值的概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检验项目危急值范围,并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识别,如果检验中出现异常,立即警报,并立即通知临床医生重检以确定结果,以便做出正确判断,并做相应的治疗。结果这一举措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了检验科的地位,加强了临床服务意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诊断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结论在现代医学诊疗行为中,各项医学检验不可或缺的,是临床做出诊断和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实验室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效率,提高患者抢救时间,建立和应用异常检验结果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可行的举措。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状态内属于五神,依附于五脏,外现于五情志,如何运用《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相克规律,发挥五情志生理功能,避免五情志病理状态,从而调养人们的心理状态,使过急情志防范于未然。

  • 标签: 中医治未病 五行 五志 精神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95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95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住院患者中,及时纠正成功89例(93.7%),死亡6例(6.3%)。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出现时患者的病情呈现危重,加强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登记制度及临床应用,才能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血清 电解质 危急值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目前实验室危急值管理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实验室危急值的接收时间、治疗干预时间和有效登记率进行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实验室危急值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危急值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 标签: PDCA 循环 危急值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将其中60例健康新生儿分为A组,另外60例重症新生儿分为B组,检验两组新生儿的凝血结果,探究其应用价值。结果B组新生儿的凝血检验危急值发生率38.33%显著高于A组新生儿3.33%,危急值低值、高值同样高于A组新生儿;B组重症新生儿凝血危急值分布类型以凝血危急Fg低值为主,为34.78%;B组新生儿重症新生儿的各项疾病以新生儿肺炎为主,占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验危急值能够判断重症新生儿的危急情况,及时救治,从而降低重症新生儿的死亡率。该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肿瘤 结节性硬化症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实验室分析前因素由于其操作过程完全不在实验室内完成,因此具有更多的未知的不可控因素,是造成危急值结果出现误差的重要原因,应该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

  • 标签: 分析前质量因素 危急值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多种科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临床检验科,不单单是检查疾病的辅助项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该科室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主治医师提供一些及时、有效、精确的疾病发展的情况,所以及时解决病人检验结果出现的不正常值以及建立一整套危急值报告制度对于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临床危及值情况,其次详细分析检验科危急值制度,最后对检验科危急值的应用进行了讲解。

  • 标签: 临床检验科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的临床特点,并总结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的救治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产妇进行临床观察,采取积极手段治疗原发病,并进行必要的抗休克治疗,同时,对产妇的器官功能衰竭进行有效预防。结果9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产妇在经过我院的全力抢救之后,失血性休克有效防治,同时也对产妇的器官功能衰竭采取了积极方式进行预防,使产妇脱离了生命危险,抢救成功率在100%。结论针对于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产妇而言,及时采取抗休克治疗方式,并密切关注其临床症状,采取积极手段预防器官功能衰竭,对于产妇的救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产妇的生存质量以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危急重症 产妇 分析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