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55例患者)、非手术治疗组(4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复发率为6.67%,手术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复发率为10.91%,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及其身体素质选择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继续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及以上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在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和护理起到良好的盆底肌康复效果,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肌 康复治疗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34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总结护理要点。结果3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为指导的效果,为广泛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行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妇科病普查发现的409例有轻度症状的FPFD患者(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规范的行为指导,并进行3次随访交流指导,一年后再次普查观察疗效。结果409例患者接受规范的行为指导后,11例因各种原因失访;398例一年后的普查显示近70%症状得到控制,其中8%恢复正常(显效)、60.6%例症状明显改善(有效)、20.1%例症状减轻(中效)、11.3%效果不明显(无效)。结论FPFD严重影响成年妇女生活质量,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伴或不伴压力性尿失禁(SUI)最多见,规范的行为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是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行为指导 盆底肌肉锻炼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性疾病 女性性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疾病类别被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疑难病症已然被发觉。以女性病患为例,数据显示,部分女性生产后,难以避免的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早期的诊断效率对其后期的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方式有很多,例如经会阴二维、三维、四维超声诊断,作为较有效的诊断方式,其近年来颇受医学工作者好评。本文则就经会阴超声诊断技术,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分析对象,主要分析对象为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对其整体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经会阴超声诊断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腹腔镜下术式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及术后1个月复发率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不同腹腔镜下术式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后评价指标与疗前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腹腔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网片植入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我院38例盆底重建术患者实施护理、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结果随访1~6个月,38例患者中37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患者有网片侵蚀阴道壁黏膜,行网片修剪后随访病人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观察、正确的专业照顾是盆底重建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应用盆底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72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盆底超声为2组受试者进行检查,比较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后超声结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后膀胱、膀胱颈、肛提肌裂孔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利于实时掌控患者病情,并将机体盆腔结构充分显示出来,诊断价值高,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盆底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检查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为主,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神经恢复,为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入94例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7.2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分级比较中两组治疗前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效缓解尿失禁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腔功能障碍 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是由于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因各种原因损伤撕裂,致张力减低盆底支持功能薄弱,继发盆腔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的常见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症状,修复缺陷的盆底支持组织。本文探讨PDF历史、经典、现代盆底重建手术,几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找出减少患者损伤、减低复发率的最佳治疗方式,手术再造一个解剖和功能均能最大限度接近正常的盆底支持组织方式,恢复器官功能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整体理论 盆底三腔室理论 &ldquo 三个水平&rdquo 支持理论 盆底器官脱垂 尿失禁 盆底重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更年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某地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更年期女性382名,按其初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通过检测和问卷等方式观察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部分指标的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低于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的盆底肌力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与更年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选择剖宫产可以明显降低更年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可进一步研究分娩方式对更年期PFD发生影响的机制,并进行多影响因素的研究。

  • 标签: 分娩方式 更年期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363例产后42天复查伴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盆底康复综合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力Ⅰ级及Ⅱ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盆底康复综合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脏器脱垂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2年4月来我们盆底康复门诊,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5~26次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把疗效评定分为4类显效、有效、微效、无效。结果100例病人治疗5~26次的总有效(显效+有效)率为78%;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15次者疗效较好;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者疗效较好。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加上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者疗效更好。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锻炼 生物反馈 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采取产后操锻炼。结果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干预后盆底肌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具有提高改善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盆底肌肉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效果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2月9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实验组应用盆底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效果;康复训练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盆底收缩压力、生活质量;盆底肌力≥III级比例。结果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训练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盆底收缩压力、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盆底收缩压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盆底肌力≥III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肌力和盆底收缩力,提高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00例,将其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测定、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评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及盆底肌收缩力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手段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存在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1.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疗效更好,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锻炼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6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行盆底肌肉锻炼)与实验组(增加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情况。结果实验组盆底肌功能得分、尿失禁得分、子宫脱垂得分、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锻炼联合干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肌肉锻炼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