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米炒党参的炮制工艺没有可量化的参数,探讨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的可量化参数。方法采用Design-Expert11设计,优化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结果优化得最佳炮制工艺为米用量为药材量的20%,将米与党参片置138℃容器内炒制3分钟。结论建立了可量化的米炒党参炮制工艺参数。

  • 标签: 米炒党参 炮制工艺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藤梨枝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选藤梨枝提取工艺,以溶媒倍量、提取时间、超声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含量进行优选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藤梨枝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溶媒,提取2次,每次25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藤梨枝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松针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干燥失重测定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松针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根据以上三种方法分别得出的黄酮浓度以及浸膏重量,权重系数为631,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出松针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松针中提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80h、提取次数3次和料液比为18.88。结论所建立的总黄酮提取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预测松针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准确度和重现性好。

  • 标签: 松针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紫癜性肾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白细胞下降、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观察对象治疗8周和治疗12周后尿蛋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大剂量 甲泼尼松龙 冲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85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冲击波治疗,其中疾病类型有肩周炎、网球肘、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腱鞘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有效率提高。结论对于骨科疾病患者,采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具有较好的软组织穿透能力,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冲击波 骨科疾病 疼痛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126例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63例研究组患者予冲击波碎石治疗,63例对照组患者予排石汤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统计,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53/63)显著高于对照组84.13%(53/6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3/63)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15/6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结石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于肩周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物理因子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结局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34例肩周炎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表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以及降低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功能评分 体外冲击波疗法 ShockMaster500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状体外冲击波1对肱骨内上髁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2位肱骨内上髁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以肱骨内上髁疼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予1.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2.肘关节局部制动+口服止痛药物;3.针灸、推拿;4.手术治疗。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和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AnalogueScale)。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3周,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16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一种有效且远期效果较好的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肱骨内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冲击波治疗对慢性腰肌筋膜炎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腰背肌筋膜炎患者72人,年龄平均为3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根据病患不同部位,以不同的治疗参数采用瑞士产体外放射状冲击波治疗仪(DolorClast)治疗腰背肌筋膜炎。7天1次,3-5次为一疗程,最长不超过5次。结果显效92%,有效8%,无效0%。瑞士产体外冲击波(DolorClast)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收到明显效果。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腰背肌肉筋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步检测24h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以上患者动态血压出现异常,其中32例(64.0%)血压昼夜节律消失,DCG中有多种异常改变,心律失常39例(78%),ST-T改变有33例(66.0%),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血压改变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脏的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部位的pH值要比正常组织的pH值低,研究者利用这个特点来设计具有pH响应性的纳米胶束,pH响应的化学结构通常是特殊的化学键以及与pH转变有关的静电作用和亲疏水转变。通过适当的设计,可以使纳米胶束在符合一般药物胶束的特性要求的同时,实现对肿瘤部位低pH值的环境响应性释药。

  • 标签: 肿瘤治疗 pH响应性纳米载药胶束 设计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间—2012年6月间因肾绞痛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男性患者103例,进行碎石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然后配合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和治疗准备,做好麻醉剂与镇静剂准备,然后使用仪器进行碎石治疗,根据患者结石质地和大小选择频率和时间,碎石后,使用水和排石药物对患者进行排石治疗。结果碎石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100%。198例患者中152例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比率为76.76%,27例患者进行复碎,比率为13.63%,总体治愈患者165例,有效率为83.33%,无效患者19例,比率为9.59%,14患者治疗失败,比率为7.07%。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绞痛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碎石治疗 肾绞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冲击波在双J管中应用。方法选用广东湛江海滨公司HB-ESWL-VD液电性碎石机对双J管滞留导致拔管困难进行体外冲击波后再拔管。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成功拔出。结论放置双J管出现拔管失败时,可以首选体外冲击波,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双J管滞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肱骨外髁上炎病人的疗效。方法肱骨外上髁炎的病人65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止疼药物加患侧肢体休息的治疗,观察组采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对两组病人的治疗进行评定及比较。结果对照组病人治疗4周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2周及4周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段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髁上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肱骨外髁上炎
  • 简介:摘要目的以输尿管结石作为基础病,探究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失败原因以及解决方案。方法对2010-01至2012-01于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此种手术患者71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717例患者中31例患者碎石失败,失败率4.32%。其中长期结石刺激并发炎性狭窄患者5例,结石周围见肉芽组织或息肉患者7例,结石嵌顿输尿管壁9例,输尿管畸形狭窄6例,术后狭窄4例。结论输尿管的解剖结构、结石类型与直径、结石周围环境以及病史等因素都影响体外冲击碎石的成败。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失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