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CS)采取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纳入对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均有完整的CT诊断资料(包括CT后处理资料),同时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愿意采取CT腹部扫查。对两组对象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夹角前横径、左肾静脉夹角中横径、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左肾静脉夹角前/中面积比进行测定与计算及记录,实施组间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和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面积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对象在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夹角前横径、左肾静脉夹角中横径、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左肾静脉夹角前/中面积比等指标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和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呈弱负相关,而面积比无相关性,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和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面积比均呈弱负相关。结论CT诊断应用在胡桃夹综合征中测定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夹角前横径、左肾静脉夹角中横径、左肾静脉夹角前/中横径比、左肾静脉夹角前/中面积比均有意义,从而为诊断NCS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胡桃夹综合征 CT 左肾静脉夹角 价值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治疗。方法以50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和MEPS评分显著提高,术前和术后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和ME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度感染3例,血肿2例,神经损伤5例,以上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并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并完善细节操作,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松解术 铰链式外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12月开始将ICU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并划分为观察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和对照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对比两阶段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4,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1.37±3.29)分、(88.32±5.4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4.93,16.81;P<0.05)。结论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ICU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ICU护理质量,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也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患者的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情况评分、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现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麻醉 老年患者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以全身血管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皮肤、粘膜、胃肠、关节等部位的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造成出血症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症状为皮肤出现皮疹和紫癜、关节疼痛、腹痛、血尿、和便血等。该病多见于6~14岁学龄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21,以发病急为特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多见,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临床分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抽选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确诊,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A组4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45例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95.56%(43/45),明显比B组75.56%(34/45)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4.44%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经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措施,可对该病做出明确诊断,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比氧氟沙星更显著,可推荐。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孕妇并发高血压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对156例高龄孕妇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监测,对于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干预的方式和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4周的护理干预后进行随访,观察组52例轻度患者40例获得治愈,治愈率是76.9%,高于对照组的47.8%;64例中度患者中38例得到治愈,治愈率59.4%,高于对照组的33.3%;20例重度患者中4例得到治愈,治愈率20.0%,高于对照组的20.0%。所有患者均得到顺利生产,没有出现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危险,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保证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 标签: 高龄孕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心内科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对组给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结果在经过为期7天的临床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方面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6个月的临床治疗后,实验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分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值表,对患者急性型梗死病症的治疗具有良好作用,安全可靠,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方法,70例)和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方法,7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p(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雷贝拉唑 莫沙比利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专项护理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睡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临床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病患加用疼痛专项护理,分析护理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疼痛感觉较低,睡眠质量高。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开展疼痛专项护理,能够缓解患者自身痛感,提升睡眠质量,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疼痛专项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参比左炔诺孕酮,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162例单次无性交72小时内就诊要求紧急避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实施口服左炔诺孕酮,12h后再次服用同等剂量;观察组81例单次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随访统计两组对象避孕效果、副反应及可接受性;两组患者入选时间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结果采取Dixon方法计算,两组对象中均出现1例妊娠,两组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用于紧急避孕,副反应较少,对月经影响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左炔诺孕酮 紧急避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于肝内胆结石患者应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手术与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就诊的肝内胆结石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探究其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1.55±18.43)ml、手术时间(98.27±10.32)min以及平均住院时间(10.25±2.38)d均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3.76±5.01)ml、手术时间(52.43±5.22)min以及平均住院时间(7.09±2.23)d,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 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部分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其药理的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就诊的65例符合条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胶囊进行治疗,分别于1、2、4、6的周末。用PANSS评定量表检测疗效。以及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来评定疗效。起始剂量从20~40mg/d开始,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最大剂量为160mg/d。结果齐拉西酮在治疗进1周起效,4-6周疗效明显(P<0.01)。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19/65),症状轻微。8例出现过锥外系不良反应,在使用安坦后,症状基本消失。4例轻度便秘,1例体重略增,2例失眠,2例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心电图检查正常,仅1例患者出现ST段下移,未见有非产后泌乳、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效,可抗焦虑,抗抑郁,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耐受性,可作为临床推广物。

  • 标签: 齐拉西酮难治性精神分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