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立亚洲鼻炎丸(防风、甘草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防风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去对升麻素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gelatechnologiesC18(4.6×150mm5μm),流动相以甲醇-水(2773);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升麻素苷进样量在0.0424~0.4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RSD为1.1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亚洲鼻炎丸 防风 甘草 升麻素苷 TLC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我院中心药房口服摆药由传统的药摆药转变为使用打印的口服药袋摆药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药摆药作了对比分析,为准备使用药袋摆药的医院做参考。与传统的口服药摆药相比,口服药袋摆药有利于医院药房、护士和患者对口服药品管理,是更优,更先进的方法。

  • 标签: 口服药袋 摆药 中心药房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并讨论阑尾状细胞类癌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等。方法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阑尾状细胞类癌。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背景,管壁增厚,增厚处可见形态、大小较一致的状细胞三五成群呈小巢状、腺泡或条索状从黏膜下层起向外浸润性生长,达浆膜层,周围脂肪组织可见粘液。可见神经及脉管侵犯。肿瘤侵及阑尾长度大于2cm。免疫组化CD56(散在+),Syn(灶+),CgA(-),CK(+),Ki-67(15%+)。结论阑尾状细胞类癌是一种在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具有类癌和腺癌双向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较经典类癌更具有侵袭性。Ki67阳性指数对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阑尾肿瘤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芳烃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它是一个很好的分子平台,而且对其进行修饰也很容易进行。杂芳烃是一种新颖的主体化合物,与传统的芳烃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结构和性能以及分子识别等方面。本文主要是针对杂杂芳烃作为固体萃取材料以及液相色谱固定相在生物体液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对日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杂杯杂芳烃 生物体液 固体萃取 分子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总共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在住院之后的3天内进行全身麻醉,并选择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病床为骨科牵引床,在患者平卧状态下完成相应的手术,并对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出血量进行及时记录,以及临床骨折复位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0例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并且患者骨折复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手术时间在30分钟到50分钟之间,患者出血量在30ml~100ml范围内,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在九周左右。而30例患者中,27例为优,2例为良,1例患者为差,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骨折复位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为减少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的运行成本,自配酸、碱清洗液替代原装酸、碱清洗液。方法根据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清洗原理,自配清洗液配方观察稳定性、清洗效果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原装酸、碱清洗液进行相关实验对比。结果自配清洗液达到或优于原装清洗液的清洗效果。实际使用1年对仪器管道、反应无损耗。使用原装、自配清洗液清洗反应所测试的结果高度相关结论自配酸、碱清洗液可以代替原装试剂。

  • 标签: 日立7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反应杯 自配清洗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CT技术在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如何指导选择臼大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21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DDH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薄层CT扫描并将二维原始数据导入M3D可视化数字化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实体模式下观察髋臼形态,从软件假体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臼假体,通过3D-CT技术模拟假体植入进行手术预演,利用软件剖面分割技术观察髋臼前后壁对臼的包容情况、髋臼内壁厚度与臼的匹配度以拟定臼假体型号。术后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对二维术前计划及三维术前计划所拟定的臼假体大小型号与实际置换中的假体型号吻合度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3~36个月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2.8月,术前为(46.2±5.3)分,术后评分为(86.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17例,良4例。利用3D—CT技术拟定的臼大小数据中85%与实际置换中一致,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865,明显较基于X射线平片所作的二维术前计划准确。结论3D-CT技术指导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臼大小型号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最大化地增加假体的稳定性。

  • 标签: 髋臼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臼杯型号 3D-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