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中药方当前现状,分析方的作用,包括审查用药是否合理、准确调配药物、指导患者用药等;提出改进方策略,包括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方药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规范方内容等,正确、规范的方可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差错事故和医患纠纷发生。

  • 标签: 审方 中药饮片调剂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方的作用及其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中药方的使用现状,将医院关于中药方的体制现状与当前的医改任务相结合,探讨中药方的作用及其改进措施。结果凭借着对于问题的彻底分析解决,相应对策的制定实施,新颖实用的思路拓展,再加之对医院药剂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在两年中中药方不存在任何差错。结论制定恰当合理的中药方机制对于中药临床效果的保证意义重大,对中药质量及其用药安全帮助较大。

  • 标签: 中药审方 机制 改进 作用
  • 简介:摘要阴阳两纲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寒、热”为阴阳之两端。阴阳的相对性是“红痛”寒热辨证的分层认识的基础,“红、痛”程度致是阳中之阳,“红、痛”程度相离是阳中之阴;阴阳的对立统辩证法可使复杂的病理产物寒热辨识简单化;阴阳相根相制有助认识寒热真假的本质和表像。

  • 标签: 八纲辨证阴阳理论寒热辨证
  • 简介:摘要在建立实施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处方审核的流程中,要注重审核药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好审核关,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达到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审方药师 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的调配审核的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处方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并针对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处方策略,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院药师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调配审核的70万余条医嘱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而对调配审核的不合理处方的分析、纠正主要是借助药物说明书、药物应用查询、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及相关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的。结果通过对我院药师调配审核的70万余条处方中发现不合理处方632条,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55.70%)、给药剂量不正确(13.45%)、给药频次不合理(9.81%)、药物配伍禁忌(4.11%)、处方开具或输入错误(10.13%)(4.43%)、禁忌用药(2.37%)等。结论临床药师可协助药物调配工作,保证安全用药,促进医药临床药学发展。

  • 标签: 药师 调配审方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2年1月—2013年3月方药师记录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实例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共151例,主要为药物选用不当,溶媒选用不当,载体量选用不当,给药途径不当,操作失误及其他方面问题。结论通过对静脉用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的分析和干预,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药学理念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在药师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循证药学理念的核心,结合新医改对医药提出的意见,探索临床药师运用循证药学理念的工作模式。结果循证药学理念能够提高药师的法律意识、循证意识和经济意识,能够系统进行药物疗效与安全评价。结论循证药学理念有助于促进药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医院药学发展,是保证临床用药干预顺利进行的种重要方式。

  • 标签: 药师审方 循证药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妇产专科门诊“”高龄孕产妇的主动跟进咨询及宣教服务项目,使其规范化,促进高龄孕妇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将前来保健咨询的高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提供规范的“”孕前保健门诊咨询,对照组按常规门诊产检,跟进调研两组孕妇孕期保健行为。结果两组对照,研究组孕妇332人,产检次数≥11次者高达(216人)65%,而对照组326人,仅有(19人)占5.6%,X2检验97.81,P<0.001,呈显著差异。孕妇自我监测胎动行为,研究组能坚持每天监测胎动达100%(332人),对照组仅有79.75%(260人),两者比较X2检验32.01,P<0.001,呈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不定时监测和未掌握如何监测人数在326人中有20.25%(66人),研究组中未发生这种情况。在孕期按嘱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方面,研究组显示均存在,而对照组仅占85.9%(280人),两组比较(14.65,P<0.001)差异显著;在掌握入院时机和流程上,研究组达100%掌握,对照组仅有250人,占64.41%掌握,(37.16,P<0.001)差异显著;研究组孕妇具有明显的。主动咨询的意愿,两组比较(93.98和63.19),X2检验40.16,P<0.001,差异显著;对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孕期参加≥3次课程者,研究组占80.7%(268人),对照组仅有27.9%(91人),两组比较X2检验(112.1,P<0.001);丈夫参与孕妇学校听课(75,21.2),X2检验109.3,P<0.001,差异显著;两组孕妇孕期主动忌烟酒和注意增加营养,差异不明显,统计无区别。结论建立规范的“”门诊保健咨询能有效促进咨询跟进对象的自我保健行为,十分必要,促进了母婴保健法的贯彻和实施,值得推广。

  • 标签: &ldquo 一对一&rdquo 保健咨询 高龄准 产序贯服务 保健意识促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在静脉输液穿刺中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综合治疗的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综合治疗的优良率为78.38%,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次穿刺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 小儿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枝黄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件资料,并且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结论枝黄花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苯甲酸苄酯类、炔属化合物、当归酸桂皮酯、苯丙酸类和其他些微量元素,具有抗炎、抑菌、平喘祛痰、利尿、胃黏膜保护、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和对心血管系统的活性作用,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一枝黄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级质控在医院三级质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产科为研究对象,收集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关产科级护理质控的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将质控检查标准项目的条数与其扣分频次进行平均,通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科病区级护理质控组在医院三级护理质控体系中效果显著。结论我科级质控的做法达到有效管理科室、有效改进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减少产科医疗护理纠纷的目的。

  • 标签: 质量管理 一级质控 三级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通过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救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急诊科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明显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5.96%、66.66%,观察组痊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用于脑出血急救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入透析阶段的患者不断增加,除了提高治疗水平外,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成为重要内容。般的感染控制要求已有共识,本文从常见的几种透析消耗品的次性使用方面进行阐述,与以往方法的比较。我院自开展血液净化以来,逐步采用了透析消耗品的次性使用,至少未发生例交叉感染,次性使用不增加治疗成本,增加效率,并可尽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社会效益。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透析消耗品 血液净化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体化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人,对照组57人。观察组采用医护体化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质量 满意度 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校对方及发药交代缺失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我院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自发组建品管圈,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改善门诊西药房工作质量管理水平。结果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活动后门诊西药房工作服务质量提高,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也显著升高,参与者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强化。

  • 标签: 门诊药房 品管圈 服务质量 评估 缺失率
  • 简介:摘要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部分,针灸治疗疾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影响到脏腑,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成果显示,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作用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大量的现代研究工作表明,针灸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集中反映在增强机体防御免疫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镇痛三个方面。

  • 标签: 免疫力 系统功能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体化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12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动静脉瘘栓塞、假性动脉瘤、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体化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医护一体化模式 维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校对方及发药交代缺失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我院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自发组建品管圈,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改善门诊西药房工作质量管理水平。结果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活动后门诊西药房工作服务质量提高,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也显著升高,参与者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强化。

  • 标签: 门诊药房 品管圈 服务质量 评估 缺失率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经阴道超声观察卵黄囊是否能作为次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宫外孕的独立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383例经甲氨蝶呤治疗的宫外孕,除外口服、宫颈、子宫角、多次治疗及心搏异常的患者后,有279例纳入本研究。研究的变量包括年龄,孕次,产次,宫外孕病史,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水平,宫外孕的大小,体积,体表面积,卵黄囊。结果8例(8/32,22.2%)患者可见卵黄囊,18例(18/242,7.4%)无卵黄囊失败(P=0.0003)。上述其他单因素分析中,宫外孕史(P=0.0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P<0.0001),孕激素(P=0.003)。只有宫外孕病史和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仍然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虽然卵黄囊的存在是次性剂量甲氨蝶呤输卵管宫外孕的个风险因素,但不能作为个独立的预测因素。

  • 标签: 宫外孕 阴道超声 甲氨蝶呤 失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