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霍乱暴发疫情,尽可能地做到“早、小、严、实”并为防止今后类似事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统计学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要求,查找传染来源,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落实8例霍乱病人、10例带菌者的隔离治疗,严格把握出院标准,彻底实施17个疫点终末消毒。结果从患者的大便中和所购同批次的甲鱼中找到相同特点的○139霍乱弧菌,找到凉拌猪心是危险食品,将暴发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结论厨师加工制作甲鱼的操作不规范,污染凉拌猪心,而导致霍乱暴发。

  • 标签: O139霍乱 暴发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 标签: 麻疹 传染病 预防接种 暴发流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此疫情的流行因素,为疫情定性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个案调查表》内容对病例进行调查,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学校有在校学生143人,发生疑似伤寒病例20人,罹患率为13.99%;通过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查、2次血清肥达试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体征,排除伤寒疫情,诊断为其他疾病。结论学校伤寒疫情定性要准,诊断须谨慎,采样要相对全面,控制措施要早。

  • 标签: 学校 伤寒病例 调查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入性麻疹暴发的特征和原因、为预防控制输入性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病例血清进行麻疹、风疹IgM检测。结果2012年5月27日-6月4日在个家庭发生5例麻疹病例,麻疹IgM检测4例阳性,4例确诊病例、1例临床诊断病例。结论5名病人为外籍人员且为外地感染,此次疫情为“输入性麻疹暴发”,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 标签: 输入性 麻疹 暴发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两非”案件移送公安追诉刑事责任,探讨对同违法行为出现多部卫生法律可以约束制裁时如何取舍。

  • 标签: 两非 移送 可操作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学生群体性癔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忻城县学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结果排除食物中毒,而是群体性癔病发作。结论要熟悉学校的突发事件管理和应急处置方法,减少和避免学校群体性癔病发生。

  • 标签: 小学生 群体性癔病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因硫氢化钠与外环境酸性污水反应导致的硫化氢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方法2006年11月29日,J市G区发生以双眼及上呼吸道刺激为主要症状,伴有胸闷、憋气、头晕、恶心干呕等全身症状的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人昏迷,人头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对外环境相关有毒物质进行检测,模拟有毒气体的化学反应。结果三名患者临床表现符合硫化氢中毒后症状;事发后2h,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为0.87mg/m3,现场含酸污水与原料硫化钠模拟试验可以检测到反应产物硫化氢气体。结论中毒主要原因是硫氢化钠被外环境酸性污水浸泡,分解后释放出硫化氢,加上作业工人防护不到位,导致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中毒。

  • 标签: 硫化氢 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疟疾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血片镜检。结果两名患者在发病前均有南非旅行史,回国后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及血常规血小板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等表现。疟疾血片镜检和RDT检测均为恶性疟原虫阳性。给予青蒿琥酯抗疟治疗,同时给予保肝、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共住院治疗17天,经多次复查血疟原虫阴性,予以出院。1名病例两天后疟疾复发,医院再次给予青蒿琥酯抗疟治疗8天后,经多次复查血疟原虫阴性,予以出院,而后未发现疟疾复发。结论此疫情为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疫情。由于疟疾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医生在接诊时注意询问近期有没有疟疾流行区的旅行史,增加疟原虫血片镜检,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同时各医疗机构应做好疟疾检测的技术储备和抗疟药的物资储备。

  • 标签: 输入性 恶性疟原虫 青蒿琥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小学腮腺炎暴发的处理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月12日至12月27日,某小学29名相继出现腺腮炎症状的学生,确诊后,制定有效方案处理。结果经积极治疗,本次选取的29名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的情况,因防控手段完善,未出现向其他同学传播的情况,本次暴发疫情得到妥善处置。结论针对小学腮腺炎暴发流行事件,分析原因,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在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重视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取得学生、老师、家长的配合,可防范传播流行,全面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学 腮腺炎 暴发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汇总分析该乡学校发生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风疹暴发流行的的进步认识,对今后风疹的预防控制提供有效方法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月~10月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发生的风疹爆发疫情,发病主要人群为5~15岁学生。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论人群易感性高是本次风疹流行的首要原因。

  • 标签: 风疹 爆发 学生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急诊科内如何运用START法对大型车祸批量伤员进行快速有效的检伤分类和处置。方法这大型车祸共28名伤员,运用START法,分出红区人3人,黄区病人6人,绿区病人19人。结果死亡1人,其余27人均入院治疗;预检分诊共用10分钟,其中从入急诊科到护送入院治疗,红区病人共用时20分钟(除死亡病人抢救外其他红区病人),黄区病人共用时40分钟,绿区病人共用时1小时。

  • 标签: 车祸 START法 检伤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方法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230人参加聚餐,累计发病31人,发病率13.5%,均治愈。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原为副溶血性弧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描述疫情流行特征,寻找暴发的可能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所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3年9月22日-10月9日,巫山县某小学共报告水痘临床诊断病例41例,罹患率10.88%。发病人数有年级聚集现象。结论学校未开展晨、午检及首发病例隔离不彻底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防范学校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方法十堰市某中学组织高三毕业班学生健康体检,发现疑似肺结核病22例,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该校医务室的报告后,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十堰市某中学14个班级,共有学生687人,参加体验687人,受检率100%。三周内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人22例,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活动性涂阴肺结核病20例,活动性结核病罹患率2.95%。结论学校是人群集中密集场所,易引发结核病传播及流行,做好结核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十分重要,预防学校结核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制定维西县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3月27日~4月3日12时疫情网络报告病例跟踪调查实时收集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3月27日~4月3日12时疫情网络共报告手足口病34例,疫情波及5个乡镇,男、女比例各占50%发病数第位的年龄组为0-4岁,发病人群主要为托幼儿童。结论3-8月手足口病活跃程度较高,优势毒株以EV71为主,进入防控重要时期。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