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右上肢双肱动脉1例报告张集建,李晓林,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肱动脉是上肢血供的重要血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单侧只有一条动脉上续腋动脉。本文作者在作教学标本时发现一例右侧上肢存在双肱动脉,为提供解剖形态变异资料,特报告如下:在右上臂上、中1/...

  • 标签: 右上肢 双肱动脉 病例报告
  • 简介:癌肉瘤是指在一种肿瘤中既有癌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甲状腺、乳腺、消化道和呼吸道等,而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罕见。我科收治肝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癌肉瘤 原发性 肝脏 发病部位 文献报告 甲状腺
  • 简介:Sweet’s综合征(Sweet’sSyndrome,SS),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一种与免疫因素相关的伴有全身症状的少见皮肤病。临床分为经典型(特发型)、肿瘤相关型及药物诱导型三种类型,其中肿瘤相关型与急性白血病最常见,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SS国内已有10例报道,但均尚未见报道同时合并肝脾肺多系统受累且有过敏性紫癜样皮损的病例,现报道1例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 标签: 文献复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MDS 少见皮肤病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TORCH的感染率,为临床指导优生优育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捕获ELISA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总阳性率为0.82%,其中TOX未查见阳性,RV占0.11%,CMV占0.35%,HSV占0.35%。发病季节,RV主要在冬季,CMV主要在秋冬两季,HSV发病季节主要在春秋冬季。结论尽管遂宁地区TORCH的感染率较低,但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仍是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孕妇 TORCH 捕获ELISA 优生优育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的手术经验,探讨切割闭合器在腹腔镜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肝胆外科24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取右侧斜卧位,运用超声刀、生物夹等多种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及脾胃韧带。结果24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5.45±34.21分钟,平均出血量274.83±80.61mL,术中3例输血。术后2-3天进食,7天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24±2.01天。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腔出血、胰漏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腹水,经补充人血白蛋白和利尿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灵活运用超声刀等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可简化手术操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 切割闭合器
  • 简介:超声检测已成为对妊娠中胎儿生长发育监测的主要时段.它对优生、优育愈渐起着主要的作用.目前,超声检测项目繁多,有关以超声检测得到的数据来估计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这些数据与胎龄的相关分析、推算公式的文章资料也非常多见.但是这些分析和推算公式哪些更准确、更可信却不一定都能成为定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超声检测妊娠中胎儿的这项工作中还缺乏一种更为科学的、正确可信的,又是大家必须遵循的统一标准.本文就对胎龄的认识和测量点的认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以期与同行求得共识:

  • 标签: 超声检测 妊娠 胎儿 标准化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应症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6例TVM均获成功,手术所需平均时间为96±48min,出血量平均为138±71.6ml,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1.45±3.7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0±1.36d。术后原有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未发现子宫肌瘤。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TVM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复杂设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子宫肌瘤剔除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剔除术 适应症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与常见晚期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晚期合并并发症的孕妇和50例晚期健康孕妇的PCT、WBC、NEU%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M、PIHS、ICP患者PCT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WBC、NEU%检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GDM患者和单纯PIHS患者比较,GDM合并PIHS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见晚期妊娠期并发症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增高,应引起临床关注,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降钙素原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及凋亡,其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关系紧密。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EGFR酪氨酸激酶区常发生各种突变,这些突变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疗效密切相关。因此,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是靶向药物EGFR-TKIs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及预测指标。本文就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不同标本来源,如原发灶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外周血、胸腔积液标本检测,做一介绍。

  • 标签: NSCLC EGFR基因突变 淋巴结 外周血 胸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两种肿瘤标志物平均值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检出率,减少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与治疗病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阳性检出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PD-1淋巴细胞亚型,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35例可疑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液学标本,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分析以及PD-1表达,然后进行临床随访。结果35例患者中,31例患者最终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腺癌23例,鳞癌3例,小细胞肺癌5例),剩余4例患者为炎症。CD3+CD8+T细胞比例数值高、CD4+/CD8+的比值低、PD-1+/PBMC比例高的患者近期疗效越好。未发现治疗前淋巴细胞亚型比例异常患者与正常患者之间存在PFS的差异。结论在本项回顾性小样本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肺癌治疗前特定淋巴细胞亚型与近期疗效相关,尤其是PD-1+PBMC比例升高的患者近期疗效更佳。需要进一步前瞻性大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优势在于能得到极为清晰美观的组织形态,其中修复待检测物质的抗原性(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抗原修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染色结果。用pH值6.0的枸橼酸(柠檬酸)缓冲液进行微波修复或高压修复目前使用最广,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复大多数物质的抗原性,得到阳性强、结果美观的图像,重复性好,颇受广大实验工作者的欢迎。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枸橼酸缓冲液用于抗原修复有一个比较隐蔽的缺陷:它能使某些膜受体的阳性分布区域向细胞质内扩大。比如NMDA-R2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电镜显示它应当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上。但使用枸橼酸缓冲液对大鼠中脑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后,阳性结果分布于神经细胞的整个胞质(图113);这与NMI)A-R2A的实际分布有明显出入。由于细胞质阳性的图像比较美观,并且这种阳性的成因也有解释的余地,因此常常被实验人员误认为是正常的。我们尝试了其它一些修复方法,综合比较后认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于NMDA-R2A这类膜受体的检测是一种更好的抗原修复液,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效果探讨如下。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抗原修复液 EDTA 枸橼酸缓冲液 石蜡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