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回顾了50年来有关QRS群的时域分析中高频成份数量、分布部位和形态的研究概况之后,指出高频切迹数量的多少,可灵敏地反映心肌电活动的异常与否,可用于临床,作为一项诊断心脏疾患的辅助检查手段。若将QRS群上高频成份出现的部位、形态与数量结合分析,可提高对心肌梗塞、高血压心脏病和心肌炎的识别率。另外,高频切迹数量的变化还不失为临床治疗中,疗效评估和病情转归的一项检测指标。

  • 标签: 高频切迹 冠心病 冠脉造影 连续高频段 心肌炎
  • 简介:本文分析了13例正常青年大学生的高频心电图QRS高频频段功率谱(>80Hz)在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变异程度,并与临床上常用的生理指标和心电图时域值指标(包括体温、动脉血压、心率、P、R间期QRS宽、Q-T间期)的变异程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频频段功率谱的测量值在人群中因人体和时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其变异系致是常用生理指标变异系数的10-100倍。由此,对高频心电图高频频段功率谱的稳定性提出了疑认为能否作为一项判断指标厘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常用生理指标 变异系数 功率谱
  • 简介:本文研究了垂体后叶素(Pit)对小鼠高频心电图(HF-ECG)Ⅱ导联QRS群功率谱和高频成分(切迹,扭挫)的影响。结果说明,腹腔注射Pit20min后,0-80Hz频段的相对能量较注Pit前增加了39.7%(P<0.01);80-200Hz频段的相对能量降低了14.8%(P<0.05);200-300Hz频段的相对能量降低了68.9%(P<0.01);300-1000Hz频段的相对能量降低了71.4%(P<0.05)。高频切迹和扭挫数无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心肌缺血后,高频相对能量降低。功率谱的变化较之切迹和扭挫的变化更敏感,是衡量心肌电生理机能变化的一项灵敏指标。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昆明种小鼠 HF-ECG 功率谱 高频成分
  • 简介:目的 将小变换应用于ECG信号QRS检测,提高QRS的正确检测率。方法 利用二进Marr小对ECG信号按Mallat算法进行变换;从等效滤波器的角度分析了信号奇异点(R波峰值点)与其小变换模极大值的关系;探讨二次微分小与一次微分小在奇异点分析时性能上的差异,在检测中还运用了一系列策略以增强算法的抗干扰能力。结果 经MIT/BIH标准心律失常数据库验证,QRS的正确检测率高达99.8%。结论 小技术在ECG信号消噪和精确定位显示良好的性能;不同的小波函数直接影响结果和后续的检测策略。

  • 标签: 心电图 二进Marr小波 MALLAT算法 奇异点检测
  • 简介:高频心电图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朱卫平,崔希云(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1高频心电图的产生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心脏无创伤性检查的新技术。自1903年荷兰人WilliamEinthoven...

  • 标签: 心电图分析 无创伤性检查 冠心病人 高频成分 希云 波群
  • 简介:为在记录肢休导联(LL)高频心电图(HF一ECG)时有效排除肌电干扰,用6组不同部位组合对40例健康人、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HF一ECG检测。计量各组合HF一ECG基线上0.5秒内的肌电干扰值,与标准部位的对照,发现将上肢电极从腕部移至腋前线内侧锁骨下,下肢电极从踝部移至腋前线内侧腹股沟上,记录HF一ECG肌电干扰值最小,而且除电位稍增高外,ECG和HF一ECG基本形态不变。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肌电干扰 导联电极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检查(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阳性的5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ECG)及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lectrocardiogramHFECG)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前ECG阴性,HFECG阳性,切迹数14~25个,治疗后ECG阴性,HFECG阴性切迹数5~7。提示HFECG诊断心肌炎的敏感性高于ECG,且可作为心肌炎动态变化的指标。

  • 标签: 心肌炎 高频心电图 心电图 心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
  • 简介:本文观察了1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应用黄芪治疗前后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lectrocardiogramHFECG)中高频切迹(highfrequencynotchingHFN)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平均HFN为10.92±4.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80±1.34(P<0.05);治疗后HFN为7.65±3.23,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减少(P<0.05)。表明高频心电图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
  • 简介:分析了动脉血管内的血液以及动脉血管周围组织,对脉搏衰减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两种影响的结果,为脉搏传播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有助于临床上利用脉搏的传播特性分析和诊断相关疾病.

  • 标签: 脉搏波 动脉 脉搏波能量 生物力学
  • 简介:为了提高P检测准确率,利用小变换模极大值对在多尺度上的变化规律能表征信号突变点的性质,结合人体生理特性的检测策略进行心电信号P的跨尺度检测.同时,引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已检出的准P再次进行确认与识别.经MIT数据库实验表明,P检测准确率达到97%.

  • 标签: 小波变换 P模极大值对 神经网络 P波检测 心电信号
  • 简介:我们对1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肌梗塞前的高频心电图(HFECG)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心肌梗塞发生前1周内的HFECG较心肌梗塞发生前1月以上的HFECG高频切迹明显增多,提示HFECG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HFECG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识别心向量的方法,本方法以空间速率法为基础,并用选出的心动周期形成典型心动周期,因此有较好的分辨率。

  • 标签: 心向量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鼻烟窝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健康志愿者(进修实习医师)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应用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公司),线阵探头频率3-12MHz。观察80侧鼻烟窝的断层解剖声像图,分4个切面横切,显示鼻烟窝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及韧带。测量鼻烟窝内桡动脉及头静脉的内径。结果该方法清晰显示并详细标注了鼻烟窝各切面肌肉、神经、血管、韧带的具体超声解剖结构。左右侧桡动脉内径[(2.38±0.16)mmvs(2.39±0.15)mm]和头静脉内径[(2.81±0.18)mmvs(2.83±0.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明确鼻烟窝结构的首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为鼻烟窝内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鼻烟窝 检查方法 解剖结构 超声图像
  • 简介:本文对20例急性非透壁心肌梗塞病人的高频心电图进行了研究,发现其高频切迹较正常明显增多,且主要集中于QRS群的起始部。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急性非透壁心肌梗塞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次性使用高频手术器回流电极的结构和原理,重点论述了导电胶的合成及影响因素、产品制造工艺。临床使用比较满意

  • 标签: 一次性 高频手术器 电极
  •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的变化。(1)SHFCS数量的变化,37例心肌炎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的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的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为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心肌炎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连续高频段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正常人
  • 简介:目的针对目前静态检测方法血压依赖性造成的敏感性不足和需要血压校正的问题,找到一种对动脉亚临床病变引起的弹性减退更敏感且无需血压校正的指标。并设计一种适用于家庭和社区诊所的新型动脉顺应性动态检测仪器。方法对动脉加压导致了透壁压减小和顺应性非线性增加,同时也导致了脉搏传递时间(pulsetransittime,Prr)非线性增大。基于示法血压测量和光电容积脉搏描记法(photoelectricplethysmography,PPG)设计了检测仪器,实现了对肱动脉加压动态检测。并在不同透壁压下对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脉搏传递时间增量进行测量。结果由高到低预设3个透壁压。即8.00、6.67、5.33kPa(60、50、40mmHg),加压所导致的高血压组PTT增量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7±2.1)、(8.5±3.2)、(13.1±3.5)ms,而对照组相应的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4±2.2)、(12.5±2.8)、(19.3±3.1)ms。在相同透壁压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透壁压的减小,虽然两组脉搏传递时间均增加。但两组的差异也越来越大。选择透壁压为5.33kPa(40mmHg)时脉搏传递时间增量△PTY40为更敏感的动脉弹性指标,它与收缩压负相关(r=-0.73,P〈0.01),与舒张压负相关(r=-0.54,P〈0.01),与脉压负相关(r=-0.49,P〈0.01)。结论虽然△PTT40具有明显的血压相关性,但它是动态检测的结果,通过对动脉施加外在作用力,拉大了高血压中、低危险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组间统计学差异.能够更敏感地分辨动脉亚临床病变引起的动脉弹性减退,比较好地解决了静态检测方法血压依赖性造成的敏感性不足和需要血压校正的问题。所设计的仪器操作简便,有望在早期的动脉亚临床病变的诊断及监测方面发挥作�

  • 标签: 动脉顺应性 动态检测 示波法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 简介:本文对43例高粘血症患者HFECG(高频心电图)的高频切迹数及发生部位、QRS群的平均时限、平均振幅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与冠心病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粘血症组十二导组合导联高频切迹数(HFN)为15.98±7.00,高于正常值,但与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切迹多发生在肢体导联QRS群峰顶及谷底;而冠心病组以基线附近多见。高粘血症组与冠心病组在肢体导联(下壁、高侧壁)QRS群时限有极显著差异(P<0.001);在高侧壁QRS群平均振幅上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高频切迹 高粘血症 冠心病
  • 简介:本文用南京新博公司生产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正常Wister大鼠高频心电图(HF-ECG)的时域值和QRS群的功率谱。主要结果如下(以Ⅱ导联为例,±SD):心率为420±46次/min;P—R间期为47.3±4.5ms;QRS宽15.7±1.9ms;T宽39.0±7.0ms;Q—T间期54.7±7.3ms。Ⅱ导联QRS群各频段相对能量:0—100Hz的相对能量为83.47±15.07%;80—300Hz的相对能量为25.56±18.4%;100—250Hz为16.15±14.8%;150—250Hz为5.25±4.81%;100—1000Hz为16.53±15.07%。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WISTER 大白鼠 时域值 功率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