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用南京新博公司生产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正常Wister大鼠高频心电图(HF-ECG)的时域和QRS波群的功率谱。主要结果如下(以Ⅱ导联为例,±SD):心率为420±46次/min;P—R间期为47.3±4.5ms;QRS波宽15.7±1.9ms;T波宽39.0±7.0ms;Q—T间期54.7±7.3ms。Ⅱ导联QRS波群各频段相对能量:0—100Hz的相对能量为83.47±15.07%;80—300Hz的相对能量为25.56±18.4%;100—250Hz为16.15±14.8%;150—250Hz为5.25±4.81%;100—1000Hz为16.53±15.07%。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WISTER 大白鼠 时域值 功率谱
  • 简介:目的分析正常早产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特性,以便研究EEG对早产儿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上海诺诚Nation9200型便携式16导脑电图机,对12例2005年11月~1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出生时无窒息史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早产儿(27~34周孕龄)进行EEG描记,对其中随访了解正常生长至今(1年零5个月)的8例正常早产儿回顾性分析EEG特性。结果所有早产儿EEG均有波形交替,脑电图波幅〈15μV的部分连续不超过37s,在全部EEG描记时间段内占45.3%;而15μV~50μV的活动部分可连续25s,占到37.5%;〉50μV的高波幅活动部分连续不超过24s,占17.2%。主要以2~3Hz的δ波上叠有7~12Hz节律的波为主,两侧导联对称性比较,在枕叶有较好的对称性,而在颞叶则对称性较差,右侧导联波幅高于左侧(〉50%)的占50%。结论正常早产儿EEG有特定的频率类型,了解和认识这些特性,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EEG 特性
  • 简介:本文应用7.5MHzUltrasound9HDI探头的彩超测定了深圳市64名15~18岁中小学生甲状腺大小,计算出甲状腺体积,并对比分析体积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关系。结果是:甲状腺体积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与身高、体重也呈中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和0.570;在同一年龄组内,男性甲状腺体积大于女性。

  • 标签: 甲状腺体积 B超测量 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 简介:目的探讨静力位正常骨盆在垂直载荷下的生物力学情况,为骨盆骨折各种生物力学测试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5具骨盆标本应用应变电测法,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对正常国人骨盆应变分布、刚度及位移进行测定,采集8个反复1500N载荷情况下骨盆的各个部位的应变进行比较。结果骶髂关节处应变最大,骨盆能承受2000N以上的载荷,在8次1500N的反复载荷下,骨盆的刚度和应变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垂直载荷下,骶髂关节处应变最大,为骨折的好发部位,正常骨盆的极限失效点在2000N以上,1500N的垂直载荷位于骨盆的弹性区间之内。

  • 标签: 骨盆 生物力学 静力位 应变
  • 简介:比较正常和病态眼角膜的蠕变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采用人工捐献角膜,角膜移植后的10个眼角膜剩余部分、严重角膜溃疡术后严重并发症行角膜移植患者的病态眼角膜遗弃部分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0.1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进行蠕变实验。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蠕变实验数据。正常对照组眼角膜7200s蠕变量为0.16%,病态组眼角膜7200s蠕变量为0.12%,正常对照组7200s蠕变量大于病态组,差异显著(P<0.05)。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病态组眼角膜蠕变特性发生改变。

  • 标签: 眼角膜 正常 病态 蠕变 对比分析
  • 简介:本文以常用的心电图时域的变异系数作对照,分析了14只正常小鼠(昆明种)高频心电图Ⅱ导联QRS波群的几个高频频段相对能量功率谱的稳定性。结果如T:14只正常小鼠的各项心电指标中R-R间期、P-R间期、QRS波宽、Q-T间期等时域的变异系数无论在不同个体间或同一个体不同时间都小于17%;而功率谱中各高频频段的相对能量的变异系数都大于25%,最高者可达75%。这些结果提示:功率谱中各高频频段的相对能量的稳定性较差,从而能否用作判断心脏电生理机能的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正常小鼠 HFECG 功率谱 变异系数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微波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微波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d(A组)、28d(B组)各宰杀5只,观察微波消融后消融损伤区形态及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病理表现。结果①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微波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各级支气管消融后28d呈恢复表现。②微波消融对于肺组织中的大血管有轻度损伤,对小血管损伤较重。③微波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均有损伤,且神经损伤未恢复正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可以耐受且对大支气管、大血管影响轻微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微波消融 正常家猪 支气管 伴随结构
  • 简介:五脏(脾、肺、肾、肝、心)气血盛衰与年、日、时干支及五行、五音、气化纳时、五运六气有关,估极其复杂。本文根据[1]关于五脏气血盛衰估计的有关理论,通过研究编排组合,制出一系列表格,其估速度大大提高。在临床针灸治疗及进一步深入研究五脏气血盛衰规律和经络穴位相互关系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五行 五运六气 干支
  • 简介:本文分析了13例正常青年大学生的高频心电图QRS波群高频频段功率谱(>80Hz)在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变异程度,并与临床上常用的生理指标和心电图时域指标(包括体温、动脉血压、心率、P、R间期QRS波宽、Q-T间期)的变异程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频频段功率谱的测量值在人群中因人体和时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其变异系致是常用生理指标变异系数的10-100倍。由此,对高频心电图高频频段功率谱的稳定性提出了疑认为能否作为一项判断指标厘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常用生理指标 变异系数 功率谱
  • 简介:比较正常股骨头和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的蠕变性质,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与病态股骨头松质骨各8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结果表明:股骨头松质骨在最初600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正常组7200s蠕变量为0.19%,病态组7200s蠕变量为0.13%,病态组7200s蠕变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说明股骨头坏死后打乱了松质骨骨小梁的正常排列,骨量丢失,从而对蠕变特性造成影响。

  • 标签: 正常 病态 股骨头松质骨 蠕变
  • 简介:研究了正常股骨头松质骨和股骨头坏死(病态)松质骨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对正常和病态股骨头松质骨中立位纵向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结果得出了正常组和病态组纵向和横向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病态组的粘弹性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股骨头松质骨粘弹性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应力或应变变化越缓慢,尤其是50岁以上者更突出.

  • 标签: 股骨头 松质骨 正常组与病态组 纵向应力松弛 蠕变
  • 简介:目的研究在抗血管生成因子——内皮抑制素(ES)作用下,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肿瘤血管渗透率变化对血液灌注的影响。方法数值模拟在ES作用下肿瘤血管正常化期过程中的血液灌注。设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肿瘤内间质流动遵循Darcy定律,管内流量用扩展的Poiseuille定律,跨壁流量采用Starling定律,以肿瘤血管渗透率表征血管正常化期肿瘤血管的变化。用差分迭代法数值计算肿瘤血液灌注组织间质压强。结果在ES作用下出现的"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肿瘤毛细血管渗透率将下降,肿瘤组织间质高压降低,在肿瘤血管渗透率和正常血管一致时,肿瘤组织间质压强明显下降,压强梯度上升。此后肿瘤毛细血管渗透率上升,肿瘤组织间质压强又增高,压力梯度下降。结论ES不仅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而且随肿瘤血管渗透率的变化,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改善了肿瘤血液动力学环境,有利于其他治疗肿瘤药物的输运。抗肿瘤血管生成与其他方法联合可望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肿瘤 抗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抑制素 血管正常化窗口期 渗透率 血液灌注
  • 简介: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推出了一套《中国被引图书年报》,该报告基于中国大陆建国以来出版的422万余本图书被近3年国内期刊、博硕、会议论文的引用频次,分学科、分时段遴选被引优秀学术图书予以发布。据研制方介绍,他们统计并分析了2013—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813万余篇、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101万余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39万余篇,累计引文达1451万条。根据统计数据,422万本图书至少被引1次的图书达72万本。

  • 标签: 中国大陆 图书 年报 中国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 统计数据
  • 简介:目的测量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椎间高度指数(IHI)、椎间角度(IVA)及腰椎前凸角(LL),分析其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腰腿痛就诊于西京医院骨科门诊患者。其检查结果提示腰椎无明显异常且各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P-c)为Ⅰ级和Ⅱ级,共纳入303人。将其按年龄分为五组:青年组(20-29岁),青中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59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测量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IHI从L(1-2)向下逐渐增加,L5-S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P-c分级Ⅰ级和Ⅱ级之间,在相同节段I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从L(1-2)向下逐渐增加,L5-S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IVA在L(2-3)、L(3-4)、L(4-5)节段及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1-2)、L5-S1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的正常值范围。在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变的情况下,腰椎椎间高度指数保持相对稳定,不随年龄、性别的变化发生变化。腰椎各节段IVA及LL随年龄改变发生改变,自进入青中年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角度逐渐增大。

  • 标签: 椎间高度 椎间高度指数 脊柱-骨盆参数
  • 简介:血压影响,用心脑阻抗血流图观察了高血压患者用心脑通药丸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观察对象按WHO对血压的诊断标准:凡符合该标准者纳入观察组。长期患有高血压病者,经常服用药物维持,而在本次血压测量中,尚在正常范围者,也纳入本观察组。本组共检查

  • 标签: 心脑通 脑阻抗血流图 血压变化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 血压测量
  • 简介:通过对一组聚乳酸样品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特性粘度〔η〕的测定,应用直线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订定了聚乳酸在丙酮中,25℃下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k=1.672×10-4,α=0.703。将这一结果运用到GPC谱图的计算,所得的粘度(〔η〕)与用粘度法实测比较,最大偏差小于493%

  • 标签: Mark-Houwink参数 凝胶渗透色谱 特性粘度 聚乳酸
  • 简介:提出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的血压检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检测系统,进行了原理测试和对比实验。首先,对三名实验者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确认了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以水银式血压检测法作为对比方法,进行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的血压检测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血压检测法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最后,用Bland-Altman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94%以上的实验结果分布在95%置信区间的范围之内,说明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的血压检测法与水银式血压检测法具有大致相同的检测精度,本研究提出的新的血压检测法对间歇式血压检测是有效的。

  • 标签: 血压 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 血管壁力学特性 容积脉搏波 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