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制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集30例正常寰枢椎CT数据,用Mimcs15.0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解剖数据设计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在10具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关节置换术,X-ray及CT检查关节及螺钉位置。结果寰椎侧块中点间距离为(32.53±1.38)mm,侧块中点处高度为(13.48±1.60)mm,椎动脉孔内侧缘间距离为(51.12±2.31)mm,侧块横韧带结节间宽度为(16.23±1.01)mm,前结节至齿状突后缘间距离(18.48±1.77)mm;枢椎:齿状突高度(14.82±1.81)mm,基底部横径(9.53±0.65)mm,前后径(10.91±0.91)mm,椎体高度(19.33±1.77)mm,椎体宽度为(18.19±1.59)mm。人工关节由寰椎部件、枢椎部件及螺钉组成;钢板骨质贴合好,脊髓未受压,螺钉方向准确;关节置换后寰枢椎的屈伸、侧屈及旋转功能得以保留。结论依据解剖学数据设计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匹配性好;寰枢椎在关节置换后不仅能够维持稳定性,还能够保留各方向活动;此关节具有临床置换的可行性。

  • 标签: 寰椎齿状突关节 人工关节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amino-terminalkinase,JNK)基因表达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假手术对照组18只,实验组32只。损伤后1、12、24、72h行PCR检测,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JNK(JNK1、JNK2、JNK3)表达水平变化;损伤后12、72h选取L4/5节段脊髓行HE染色、,比较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变化状态(NSSh结果PCR结果显示,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JNK1、JNK2、JNK3的表达,在损伤后1、12、24、72h除JNK3在相应时点表达水平假手术组比较水平下降外,其他两项表达假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L4/5脊髓HE染色结果提示,假手术组比较,损伤后12h损伤的脊髓皮质周边EHE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随着时间推移,染色阳性细胞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损伤后12h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72纪损伤组NSS评分则明显更高,但脊髓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点比较,NSS评分渐减。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JNK3表达下调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联。

  • 标签: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修复 动物实验
  • 简介:1.办刊宗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是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科学技术协会 办刊宗旨 学术期刊 工程学会 学术交流
  • 简介:1.办刊宗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是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科学技术协会 办刊宗旨 学术期刊 工程学会 学术交流
  • 简介: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hasecontrastMRI,PC-MRI)技术通过对流体的相位进行编码,可以非侵入性地量化血管血流速度、流量以及方向等血流动力学信息。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四维流(fourdimensionalflow,4DFlow)磁共振技术逐步得以应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主要对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的原理、影响成像的因素及临床应用进行简述。

  • 标签: 相位对比技术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四维流磁共振 血管壁参数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介电特性,为电阻抗扫描技术用于检测碘致甲状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体甲状腺组织试验标本来自40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9例,年龄25~57岁;女性21例,年龄36~53岁。从刚手术离体的甲状腺组织分离良性病变组织,利用自制测量系统,用阻抗分析仪Solartron1294+Solartron1260、Agilent4294测量上述组织10Hz~10MHz的电阻值和电抗值。做组织病理学诊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手段获得组织的电导率、介电常数、阻抗虚部、Cole曲线等参数。结果以4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在所测频率范围内,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介电特性反应良好,其中电导率为0.25~0.80S/m。特征频率主要分布在3.18×104Hz附近,该频率对应的虚部值为-63Ω·cm。结论介电特性可以反映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功能信息,提示电阻抗扫描技术有望用于碘致甲状腺疾病检测领域。

  • 标签: 甲状腺组织 介电特性 电阻抗扫描 Cole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单纯皮耐克移植覆盖和皮耐克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新鲜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指端缺损患者61例,手术方案根据患者单号双号入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单纯皮耐克移植覆盖患指残端和对照组采用皮耐克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患指。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术后均定期换药和按时随访。结果两组在瘢痕形成、术后感染、二次手术、残端痛温度觉未见明显差异(〉0.05);而在术后色泽、弹性、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皮耐克组要优于植自体皮组(〈0.05),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上植自体皮组优于皮耐克组(〈0.05)。结论指端缺损患者选择单纯皮耐克覆盖治疗,在总体治疗效果方面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基本相当,并且在临床应用单纯皮耐克覆盖更加简单易行,无二次手术损伤,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外观饱满及弹性佳。所以单纯应用皮耐克在治疗指端缺损方面是安全有效及简单易行的,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人工真皮 骨外露 指端缺损 自体皮片移植
  • 简介:据BerteroA2016年12月1日[Development,2016,143(23):4405—4418.]报道,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和可控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平台——80蹦K0或sOPTiKD。该优化单步骤系统能了解基因如何在体内每个细胞和每个发育步骤中发挥作用。该新方法将有助科学家们开展发育生物学、组织再生和癌症研究

  • 标签: 发育生物学 PR基因 编辑 人类 研究人员 组织再生
  • 简介: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颈部疾病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长期困扰人们的疾病。由于大多数颈部疾病均会引起颈椎活动度的改变,颈椎活动度逐渐被用于筛选颈部患病的患者、诊断疾病、判断颈椎功能丧失的程度、评估治疗效果、鉴别颈部疾病以及预后评估等等。目前颈椎活动度测量的研究包括颈椎活动度正常值的测量、颈椎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和验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颈椎活动度在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等等。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耦合运动,给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将目前检索到的颈椎活动度测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 活动度 测量 综述
  • 简介: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是细胞进行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因此,对生物材料表面进行仿细胞膜磷脂化改性成为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反应活性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介绍了用于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几种主要磷脂分子并分析其改性效果,简要阐述了几种常用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方法。同时,对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应用做了展望。

  • 标签: 生物材料 仿生 细胞膜 磷脂化改性 生物活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我国当前骨材料及器械学科和行业的发展现状,加强产学研医管交流合作,促进我国骨修复材料器械学科和行业发展,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器械分会定于2017年8月3至5日在成都召开“2017年全国骨材料器械产学研医管交流会”。会议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及各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会,汇聚中国骨植入材料器械行业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型式检验、临床伦理、注册审评、体系认证、临床应用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名专家,涵盖人体全部骨骼及其附属组织的修复材料器械,涉及骨科、口腔科、领面外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应用专业的相关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品领域,融合“产.学.研.医.管”优势资源,充分研讨骨材料器械国内外前沿科学技术,提炼临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新技术转化,并欢迎相关公司参会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也欢迎参会人员在会期组织卫星会。

  • 标签: 骨修复材料 生物材料学 骨植入材料 大会主题报告 型式检验 基础研究
  • 简介:组织工程是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但其血管化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于大体积颌骨缺损的修复。支架、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在血管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各种体内外促血管化策略如应用促血管生成细胞、复合促血管生长因子、优化支架的成分外形及内部结构设计、采用外科手段等近来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化 颌骨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种子细胞 生长因子
  • 简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孔性以及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等特点,已成为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目前,静纺纤维膜作为一种高端的功能性敷料已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对静纺纤维膜作为医用敷料进行简述,旨在为静电纺丝技术在创伤敷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静电纺丝 创伤敷料 纳米纤维 进展 聚合物
  • 简介:由于脊髓原始损伤后发生的生物学级联反应继续损伤健康的神经细胞会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因此及时减轻级联反应可能会减小脊髓进一步损伤。但是,药物达到有效治疗的运输效率非常受限制。运用结合纳米微粒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副作用已经成为医疗应用的主要探索领域。基于纳米微粒的材料属性,它可以通过运输药物到特定的组织治疗脊髓损伤。将纳米技术融入神经损伤和神经疾病的治疗将会带给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新的视野。

  • 标签: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纳米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鼻烟窝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健康志愿者(进修实习医师)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应用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公司),线阵探头频率3-12MHz。观察80侧鼻烟窝的断层解剖声像图,分4个切面横切,显示鼻烟窝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及韧带。测量鼻烟窝内桡动脉及头静脉的内径。结果该方法清晰显示并详细标注了鼻烟窝各切面肌肉、神经、血管、韧带的具体超声解剖结构。左右侧桡动脉内径[(2.38±0.16)mmvs(2.39±0.15)mm]和头静脉内径[(2.81±0.18)mmvs(2.83±0.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明确鼻烟窝结构的首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为鼻烟窝内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烟窝 检查方法 解剖结构 超声图像
  • 简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和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有效手段,在临床研究中,无菌性松动和假体周围感染是造成假体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良好的骨整合性是使假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骨整合能力是骨组织工程研究关注的热点。纳米银粒子(silvernanoparticles)的抗菌能力备受推崇,它可以有效减少假体周围感染;同时有研究指出它还具备一定的促成骨能力,这将对无菌性松动有改善作用。以上优点使纳米银改性种植体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纳米银改性种植体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环境监测 数据 可靠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3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骨折,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后行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入路复位骨折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肢体、入院时间、软组织损伤)比较(〉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周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方面相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限切开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以避免软组织广泛剥离,对机体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预后佳,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PILON骨折 有限切开 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近年来,以钛合金为主的骨骼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中,植入体的腐蚀磨损和骨整合能力不足是造成其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植入体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多孔钽拥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出色,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孔结构可以促进新骨的长入和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骨整合能力。并且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多孔钽更加优良的性能和功能,扩展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将针对多孔钽的理化/生物特性及其骨整合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生物相容性 骨长入 骨整合
  • 简介:胎儿小脑幕下囊性病变较为常见,但由于胎儿小脑幕下解剖结构复杂,常规扫查准确率不高。文章应用三维超声对小脑蚓部相关的Dandy-Walker综合征和Joubert综合征、Blake’spouch囊肿及颅后窝蛛网膜囊肿4种囊性病变的诊断做了详细的阐述,对诊断鉴别诊断胎儿脑部畸形的早期筛查提供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胎儿 小脑幕 超声 囊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