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是介入医学工程器械的基础器械之一,是将治疗器械送到指定病变部位的输送器械,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的顺利与否。文章就医用不同金属材质的特点与应用、导类型和结构、导性能、钛合金导性能与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导核心部分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适于设计直径渐变并具有可塑性的导部分,赋予导良好的推送性、扭控性、支持力及柔软性。通过开发钛合金材料、成型工艺等,制作高性能的导

  • 标签: 介入医学 钛合金 导丝 输送器械
  • 简介:目的探讨带腓动脉干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33例(男25例,女8例),创面6.0cm×7.5cm~25.0cm×12.0cm。从小腿外侧切取带蒂皮瓣,无张力状况下旋转覆盖于受区,腓肠神经与足背皮神经吻合,皮瓣下置引流将创面缝合。结果33例逆行腓动脉岛皮瓣均成活,29例获得5~23个月的随访,修复足跟部及足底部的吻合皮神经的19例患者例中有17例于术后5~13个月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逆行腓动脉岛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成功率高,皮瓣不易破溃,皮下脂肪少,外形美观,是临床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良好手段。

  • 标签: 腓动脉干 小腿外侧皮瓣 足部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对比腕舟骨骨折患者空心钉近向远固定和远向近固定对预后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腕舟骨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为空心钉近向远固定(观察组)和空心钉远向近固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对比两组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9±2.1)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1±3.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376,P=0.019),其中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舟骨骨折患者空心钉近向远固定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和提高骨折愈合率。

  • 标签: 舟骨 骨折 空心钉 固定方向 愈合
  • 简介:探讨高效能复合矫治弓(compositearchwire,CoAW)应用于牙齿正畸中的选优研究,并对复合矫治弓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及选型标准.对复合矫治弓正畸过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各个不同类型弓对LL2、LL3、LL56的作用力-位移曲线,并由此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弓对于不同牙齿的正畸范围.

  • 标签: 正畸 复合矫治弓丝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有限切开借助自制导器导入钢丝环扎辅助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实践经验。方法有限切开用自制导器导入钢丝环扎做为辅助和带锁髓内钉中心性低占位性固定治疗37例胫骨多段骨折。结果随访9~18个月,平均随访12.67个月,骨折在11~48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问为16.27周,按Johner功能评价标准,优33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94.60%,1例延迟愈合,2例软组织感染骨外露。结论带锁髓内钉复合自制导器导入钢丝行环扎治疗胫骨多段骨折,能显著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且创伤小,操作简便。

  • 标签: 胫骨多段骨折 自制导丝器 带锁髓内钉
  • 简介:目的对65例关节镜下盘半月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可能因素.探讨盘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的指征和方法。方法选择1996年9月~2003年9月65例盘半月板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8~46岁,平均年龄21、3岁。65例中合并半月板破裂者50例,包括分层撕裂23例,桶柄撕裂16例,瓣撕裂11例。手术方法:应用美国Stryker及德国蛇牌关节镜系统.用300镜观察,交替使用内侧和外侧切口置人不同角度篮钳和镜下电灼对半月板进行处理,保留半月板边缘6~8mm。结果65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4、3个月。手术后关节交锁症状全部消失。术后6个月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优48例,良12例.一般5例。无术后功能差的病例。结论盘半月板成形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半月板的功能.延缓膝关节的退变,除Wisberg韧带型盘半月板或合并严重撕裂者,应尽量采用此手术方法。应严格掌握该术式、适应证、禁忌证,避免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 标签: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半月板成型术
  • 简介:据Science[2016,353(6303):1434-1437.]和ScienceImmunology[2016,1(3):eaai7732-eaai7732.]报道,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证实,由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产生的一种酶能够保护线虫和哺乳动物等动物肠道免受有害细菌的攻击,并且对它如何做到这一点提供重要的认识。该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益生菌用于抵抗艰难梭(Clostridiumdifficile)等非常危险的病原,其中艰难梭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一种主要原因。

  • 标签: 肠道细菌 病原菌 有益细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哺乳动物 艰难梭菌
  • 简介:针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图像,从细胞切面角度提出一种细胞内部微纤维形态与分布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形态学与阈值分割法对细胞中微纤维主干进行提取,并对提取后的微纤维进行了数量、长度、宽度等形态特征计算,同时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微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定量特征提取方法能够表达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切面内微纤维的几何特征和分布状态。并通过模拟微纤维变化,发现能量、熵能够较好地描述微的响应情况。

  • 标签: 气道平滑肌细胞 微丝纤维 细胞切面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形态特征 分布特征
  • 简介:探讨氩氦刀冷冻处理的肺癌细胞致敏树突细胞(DCs)后,激活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取肺癌细胞系NCI-H446经氩氦刀处理制备肿瘤粗抗原,在骨髓来源DCs的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上述肿瘤粗抗原,观察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NCI-H446的杀伤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表明,肺癌细胞经氩氦刀处理后可致敏DCs,并可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NCI-H446的杀伤效应,靶细胞凋亡增加.氩氦刀处理的肺癌细胞致敏DCs后,可增强DCs诱导CTLs的抗肿瘤效应(凋亡).

  • 标签: 氩氦刀 肺肿瘤细胞系 树突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24.5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B、C3组各40例,A组为穴位内注射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组,B组为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C组为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6周、3个月后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及复发率观察。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7.5%、52.5%、95.0%;复发率分别是33.33%、50.00%、3.85%,C组疗效最高、复发率最低,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扁平疣 干扰素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穴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