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第二届SICOT中国学术大会暨SICOT中国关节学组成立大会将于2014年6月27日至29日在湖北武汉举行。SICOT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骨与创伤学的进步,提升医疗水平;并致力于骨与创伤学科临床治疗、科研、教学的交流与培训。目前SICOT拥有超过110个国家与地区会员,每年都举办全球最高水平的骨科临床与科研学术会议以及相关行业大会,得到全球骨科界认识的高度赞誉。SICOT中国成立于2011年,现任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邱贵兴院士。

  • 标签: 关节学 SICOT 创伤学 学术会议 医疗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目的:为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探测方法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用B超检查了698例胆疾病患者,并做了脂餐试验。结果:肝胆湿热型182例,胆囊横径较大,张力较高,胆汁透声差;肝郁脾虚型166例,胆囊横径小,张力差,细长形,收缩率低;瘀血停着型82例,胆囊体积偏小,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整、收缩率多明显降低;肝气郁结型166例,与肝阴不足型52例,介于肝胆湿热与肝郁脾虚型之间,尚未发现明显的特征,主要靠临床鉴别。结论:本研究使“望诊”深入到机体内部,可为胆疾病的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B 超声像图 胆系疾病 中医辨证
  • 简介: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的颈外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是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的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对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而止血。

  • 标签: 颈外动脉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插管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遗传规划(geneticprogramming,GP)和进化策略(evolutionstrategy,ES)的学习方法,命名为遗传规划-进化策略(GPES),建立更准确的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纳入247例汉族患者。GP进化复杂特征提取,ES进化模型系数,组成模型,得出预测的法林维持剂量,与线性回归模型、国际法林药物基因组学联合会模型,及种机器学习方法相比较。GPES的均方误差(MSE)(1.68×10^-2)和预测值在真实值±20%范围内的比例(20%-p)(53.33%)表现最优;其平方相关系数(R^2)(69.45%)为次优;GPES在上述3个指标在测试集与训练集中的差值δMSE(0.43×10^-2)和δ20%-p(0.92%)的绝对值最小,δR2(-10.64%)的绝对值为次小。GPES总体表现最优。因此,本研究方法GPES提高了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趋势相关性、精度、可用性与泛化性。

  • 标签: 华法林 精准医疗 剂量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进化算法
  • 简介:目的讨论DCS和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骨折的选择、应用效果和功能锻炼.方法收治股骨髁骨折和髁上骨折38例,双侧2例,均行切开复位,DCS钢板内固定术25膝,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术15膝,术后早期在CPM上进行被动和非负重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随访36例38膝,时间6~42个月,28例32膝术后功能恢复优良,总优良率84%.结论股骨髁骨折两髁完整者较适用于DCS钢板内固定,两髁粉碎不完整者较适用于股骨髁解剖钢板,术后早期要进行正规的主、被动功能锻炼.

  • 标签: 股骨髁骨折 DCS 解剖钢板 内固定 功能锻炼
  • 简介:为探索有效分离两样品间差异甲基化片段的方法,以DNMT1(DNAmethyltransferase1,DNMT1)表达抑制前后的肝癌细胞7721-sMT1和7721-pMT1为研究对象,结合消减杂交和磁珠分离的方法,在两细胞全基因组DNA范围内进行扫描差异性甲基化片段;将这些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所获38条差异甲基化片段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但集中于重复序列、基因的启动子区,此特点符合DNA甲基化位点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证明消减杂交结合磁珠分离的方法,能筛选出两样品间的差异甲基化片段,该方法的建立为筛选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差异甲基化片段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性.

  • 标签: 消减杂交 DNA甲基化 差异甲基化片段 表观遗传学 CPG岛 DNMT
  • 简介:2009年8月4日,卫生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的通知,继续落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意见》表示,建立电子病历是为保证健康档案"数出有源",以实现医疗过程监管,须记录医疗机构历次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摘要信息等内容,从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 标签: 电子病历 医疗费用 看病难 卫生部 病历记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简介:目的总结45例远端蒂小腿皮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加强专科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制定并让患者理解康复计划;术后科学的体位管理以保护皮瓣及蒂免受压迫,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保证有效引流,个体化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发生2例皮瓣血管危象,经早期发现积极有效处理,皮瓣全部成活;平均6个月随访,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针对患者及手术的特点,制定系统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足踝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足踝损伤 外科皮瓣 护理
  • 简介:用K562细胞裸小鼠体内移植模型进行试验治疗研究,分别用K562传代细胞直接接种和K562瘤块移植法,将人白血病K562传代细胞1×107个细胞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其成瘤率为32%(8/25),38d肿瘤体积达790.8±565.7mm3.瘤块移植法未获可测量的瘤体.表明K562细胞裸小鼠体内移植(或细胞直接接种)模型难以用作试验治疗研究.

  • 标签: K562细胞系 裸小鼠 异种移植 细胞接种 白血病 成瘤率
  • 简介:目的报告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慢性骨髓炎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慢性骨髓炎6例(男5,女1)。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8岁)。粗隆软组织缺损范围5cm×2cm-8cm×4cm。股外侧肌带蒂肌瓣转移至大粗隆软组织缺损区,在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例肌瓣发生小片植皮坏死,经3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肌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年,受区外形较好,慢性骨髓炎没有复发。髋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优5例,良1例。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治疗大粗隆慢性骨髓炎。

  • 标签: 骨髓炎 股外侧肌 带蒂肌瓣 大粗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髓白血病(AML)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110例初治AML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44例;年龄14~77岁,中位年龄36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联合检测患者MDR1和Nrf2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特征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以110例初治AML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将患者分别分为MDR1基因低表达组和MDR1基因高表达组及Nrf2基因低表达组和Nrf2基因高表达组各55例,而初治AML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层的年龄、性别、法国(France)、美国(American)和英国(Britain)(FAB)分型、外周血象、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免疫分型CD34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1基因低表达组完全缓解(CR)率和总生存(OS)率均显著高于MDR1基因高表达组(P=0.032、0.045),而Nrf2基因低表达组和Nrf2基因高表达组CR率和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DR1基因低表达组患者中Nrf2基因表达水平高、低两组患者CR率及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DR1基因高表达组患者中Nrf2基因高表达组患者CR率和OS率皆优于Nrf2基因低表达组患者(P=0.007和P=0.001)。结论MDR1基因是AML预后差的指标之一,Nrf2基因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危险度分层、疗效、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MDR1基因高表达组患者中Nrf2基因高表达可能是预后好的指标。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MDR1基因 Nrf2基因 治疗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急性髓白血病(AML)成年患者I-mfa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发展、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AML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44例;年龄14-77岁,中位年龄32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方法检测初治AML成年患者骨髓标本I-mfa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特征、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以110例初治AML成年患者I-mfa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I-mfa基因低表达组66例和高表达组44例。在初治AML成年患者中,I-mfa基因表达水平在年龄、性别、FAB分型、外周血象、原始细胞比例、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及CD34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fa基因低表达组完全缓解(CR)率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8%vs59.1%,P=0.032)。I-mfa基因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622d(17-1787d),而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8d(14-18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I-mfa基因低表达组初治AML成年患者CR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其中位生存时间亦较高表达组长,提示I-mfa基因高表达AML成年患者可能预后较差,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I-mfa基因 完全缓解率 总生存时间 成年人
  • 简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生物医学上一种用来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装置,是肿瘤外照射治疗的主要设备。目前,中国国内进口加速器主要有两种品牌:医科达和瓦里安。笔者主要探讨由瑞典医科达公司生产的医科达Precise机型,该机型在使用过程中以高压不能出束最为常见,此故障多为闸流管触发;随着技术的革新,逆向调强及容积调强技术的普及,多叶光栅(multi-leavecollimators,MLC)运动成为加速器最繁忙的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使用的是行波加速管.加速管较长.加速管真空的建立和维持都有较高要求,出现不少真空故障。笔者就上述医科达Precise机型常见例故障的维修经验作简要分析和归纳。

  • 标签: 直线加速器 闸流管 多叶光栅(MLC) 离子泵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带外侧延伸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带外侧延伸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3例并评价其效果。锁骨近端骨折按Edinburg分型:1A1型1例,1A2型5例,1B1型5例,1B2型2例。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平均11个月。1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根据Rockwood评分,优8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76.9﹪。结论带外侧延伸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较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 内固定 锁骨近端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维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已临床确诊的130例子宫畸形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3岁。单角和/或残角子宫均经过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确诊,双子宫、双角子宫、鞍形子宫均经过MRI检查确诊,纵隔子宫经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回顾分析其经阴道二维和维超声图像资料。结果经阴道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或残角子宫11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7例,纵隔子宫80例,鞍形子宫25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或残角子宫5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6例,纵隔子宫73例,鞍形子宫5例。经阴道维超声诊断与宫腔镜结果符合率99.2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73.0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经阴道维超声图像可以显示不同子宫畸形的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无创性可靠方法之一。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经阴道二维超声 子宫畸形
  • 简介: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与支撑腱索)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与实际试验中的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的拉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的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的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三螺旋结构 人工腱索 ABAQUS有限元分析 心脏腱索拉伸试验
  • 简介:根据螺旋CT二维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人股骨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螺旋CT对人股骨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像应用AdobePhotoshop9.0提取密质骨、松质骨的边缘,形成坐标数据库后,再应用UGSNX3.0调用坐标数据建立人股骨上段维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通过UGSNX3.0剖切和隐藏技术分别显示人股骨密质骨、松质骨和骨髓腔以及各结构间的界面的维几何形态和有限元模型。利用CT、Photoshop、UGS、数据库等工具和方法,能方便地和较真实地重建复杂的骨骼维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 标签: 股骨 密质骨、松质骨 骨髓腔 三维重建 有限元分析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