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闭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 2014 年 01 月至 2019 年 01 月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以经阴道闭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治疗,并实施治疗前后的全过程临床护理。结果: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措施后, 48 例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2 例患者有暂时性尿失禁情况。患者出院后接受随访, 3 个月随访记录中, 2 例患者暂时性尿失禁情况得到改善,且 48 例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患者无复发情况,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经阴道闭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治疗后接受临床护理措施,能够达到促进病情恢复的效果,提高患者排尿的自控能力。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选择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选取的是本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66 例,分组依据为不同式,对照组 33 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研究组 33 例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瘘,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实验室相关指标。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体温、白细胞、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有利于显著缩短老年 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具有优先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重症结石性胆囊炎 老年患者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护理状况由于术后不同时期结肠口患者护理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选自 2017.1月 -2019.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47例结肠口患者,术后治疗后对其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对其治疗出院一年之内及一年之后的护理状况进行分析,将患者治疗一年之内及一年之后的患者进行自护的时间及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一年之内及一年之后患者的自护能力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患者的自护能力没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一年之内及一年之后患者的护理时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一年之后患者的自护时间明显的降低,主要就是由于患者的护理方式及技巧更加的熟练,使其护理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进而降低了护理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不同时期结肠口患者护理情况具有着显著的差异,在术后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护,并能够遵照医嘱进行有效的长时间的护理,随着护理方式的逐渐熟练,患者在一年之后,护理时间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不同时期患者的护理能力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结肠造口 术后不同时期 造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单操作电视胸腔镜治疗,分析围期病情改善成果,增强综合护理的落实力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0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老年性自发性气胸,并需要单操作电视胸腔镜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54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围期综合护理,分析应用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后引流上的控制上情况更好,优于对照组。此外,在手术疼痛持续时间上用时较短,为( 3.2±1.1 ) d ,对照组为 ( 4.6±1.5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但是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 。 结论: 针对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单操作电视胸腔镜治疗,随后辅助围期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 老年性自发性气胸 围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性肾癌多排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0例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取多排螺旋 CT诊断,分析患者 CT扫描表现。结果: 20例多排螺旋 CT诊断图像均表现为性、实性肿块,呈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径位大小各异,且伴随着壁增厚情况,其中 7例表现为壁结节, 4例表现为壁钙化、 3例表现为瘤内分割,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壁和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多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结论:性肾癌在 CT图像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通过多排螺旋 CT扫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但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性病变进行区分。    关键词:性肾癌 ;多排螺旋 CT;诊断价值    近年来,多排螺旋 CT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成为肾脏肿瘤最重要的诊断方式 [1]。图像处理技术也转变为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性肾癌是常见肾癌,也常被成为肾细胞癌症,起源于肾小管周围细胞。肾癌和肾囊肿在影像学中都有典型表现,但性肾癌影像学表现中较为少见,因此,常出现误诊情况。本文旨在探讨性肾癌多排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特对我院 20例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6月期间收治的 20例性肾癌患者,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7例,年龄 22-71岁,平均年龄( 46.5±3.6)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腰背疼痛情况,其中 6例因出现肉眼血尿症状就诊, 4例因出现镜下血尿症状就诊, 2例因出现腹部肿块就诊, 8例无明显症状,经体检查出或因其他疾病行 CT检查时发现并于我院就诊,并采取肾脏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 CT检查,仪器选用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 128层螺旋 CT扫描仪,增强技术为排泄期、皮质期和实质期三期增强扫描。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从患者剑突处扫描至耻骨处。患者扫描前经右侧肘前静脉时,放置留置针并在平扫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将 70-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至患者体内,注射时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为 3mL/s,注射 35s时对患者皮质期进行扫描,注射 80s时对患者实质期进行扫描,注射 5分钟时对患者排泄期进行扫描。扫描时将管电压参数调整为 90-120kV,层数 ×准直器宽度管参数调整为 64×0.75mm,电流 ×时间参数调整为 150-250mAS,螺距参数为 1.0,层厚和层间距为 5mm,矩阵参数为 512×512。在工作站中传输原始图像重建层间距和层厚参数为 1.0mm的薄层图像,并使用 MPR对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进行获取查看,如有需要可通过容积重建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1.3 图像分析    对所有患者 MPR矢状面图像、横断面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及冠状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肿瘤所在位置、表现形态、径位大小、实性成分及性比例,并着重对患者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厚度、壁结节进行观察,分析肿瘤出现增强情况时的强化方式、强化程度以及集合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所有患者病例结果和手术记录进行比对确认。     2 结果    所有患者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壁和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多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 20例性肾癌患者中, 7例右肾出现肿块, 13例左肾出现肿块,且肿块均生长在肾实质内 ;部分患者肿块出现向外生长情况,超出突出于肾轮廓,呈性病变或表现为性肿块,其中 7例表现为多, 13例表现为胆囊,最大尺寸在 1.5-11.8cm左右。     3 讨论    由于大多数肾癌肿块均表现为实性密度,性肾癌较为少见,加之其恶性程度不明显,预后良好,因此,临床诊断中易与肾脏良性性混淆。性肾癌主要是指完全变的肾癌疾病,如患者肿瘤未出现性病变或实质成分较少,均不能称为性肾癌。性肾癌多发于中年男性群体,一般情况下,性肾癌主要分为四类:多房性肾癌、壁结节性肾癌、单房性肾癌及完全坏死肾癌,其中多房性肾癌发病机率最高达到 40%[2]。近年来,随着图像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等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日渐广泛。多排螺旋 CT和多平面重建图像技术结合使用,不仅能准确的显示患者性病变位置,还能清晰病变大小、形态、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如患者表现典型可基本确认为性肾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早期檢查和治疗,但针对表现不典型患者,仍需注意和其他性肿瘤区分,必要时可采取活检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 1 ]孙晓忠,刘彩云 .多种病理亚型肾癌的多排螺旋 CT、 MRI表现 [J].黑龙江医学, 2017, 41( 6): 548-552.     [ 2 ]石磊,刘福尧 .性肾癌的多排螺旋 CT影像表现 [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 24( 6): 986-99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在 临床压力性损伤的 预防与治疗中应用 伤口口护理小组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筛选出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于我院实施 治疗处理的存在 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 98 例, 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 即参照组与观察组。 结果: 进行干预后,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缩减 24.49% ( P < 0.05 ),观察组的压疮治愈率明显提升 35.29% ( P < 0.05 )。 结论: 在 临床压力性损伤的 预防与治疗中应用 伤口口护理小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效果十分理想,能够有效削减 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对 压力性损伤治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预防 压疮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多卵巢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收治的多卵巢综合征患者 180 例入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 90 例患者应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 90 例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FINS 、 T 、 LH 四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低( P<0.05), 观察组的排卵率 90.00% 与妊娠率 44.44% 与对照组相比较高( P<0.05), 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可推广。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症 二甲双胍 克罗米芬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肛周脓肿问题进行两种手术形式的对比分析,即切开挂线与切开引流,对疗效做以临床讨论。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肛周脓肿,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观察组则为切开挂线,分析不同策略的成效。 结果: 从 手术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12.2±2.7 ) min 、( 18.3±0.9 ) d 和( 15.1±2.7 ) d ,对照组为 ( 16.8±3.1 ) min 、( 26.1±1.8 ) d 和( 24.7±1.9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安全有效。 结论: 采用 切开挂线对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跟更为安全,可以控制并发症,减少脓肿复发,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用时,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多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 地屈孕酮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多卵巢综合征患者计 94 例,随机分为单用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 n=47 )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 n=47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 FSH 、 LH 、 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多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 地屈孕酮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屈孕酮片 阿司匹林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与改良根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6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不同式分为对照组( 30 例,行改良根治)和研究组( 30 例,行保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的效果优于改良根治,具有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然而对于顽固性的腰腿痛反复发作,或伴有足下垂,马尾综合症等神经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腰椎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式,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然而大部分病人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早期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及术后早中期的术后康复指导则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及远期疗效。通过对我院 2017—2019 年进行腰椎融合的术后护理经验的总结,介绍腰椎融合术后的预防护理,通过一系列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功能指导锻炼,有效地减少了术后患者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腰椎融合术 护理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取石和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结石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3 例)及对照组( 43 例),研究组患者接受 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 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期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离床时间、治疗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患者围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和肾实质切开取石均为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式,而前者在提升治疗及恢复效率、降低围期并发症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等离子电切治疗的疗效。 方法: 在救治及诊疗的 前列腺增生 病患中择取 98 例,限定入院时间 2016 年 6 月至 2019年 1 月 ,执行随机分组法, 49 例 实验组病患 行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 , 49 例对照 组病患 行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治疗 。 结果: 对比对照组及实验组数据,后者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半年相关指标均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作用, P < 0.05 。 结论: 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等离子电切治疗,后者疗效良好, 术后并发症少 , 优于前者。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完成结直肠口术后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 56例实施结直肠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 28例。常规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护理,试验观察组则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等,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完成护理干预之后,试验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完成结直肠口术后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且护理后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结直肠;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预后效果    近些年,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数量不断增长,尤其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行肠,这种手术方式可彻底清除肿瘤范围及受影响的相关淋巴结,具有显著的医疗效果 [1]。肠指的是采取手术方式直接切除存在病变的肠段,而后从腹腔中拉出部分肠管并对其翻转,将其固定在腹壁位置,因此对口者进行有效护理是提升患者日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2]。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排便方式,其将会对患者心理与生理造成影响,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不利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 [3]。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直肠癌手术打击,更不能够在心理上尽快适应于这种变化,对于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此,护理干预在这种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本次研究中,对 2017年 7月 -2019年 2月 56例结肠患者开展综合的护理干预,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 56例实施结直肠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 28例。试验观察组男 16例,女 12例,年龄 35~ 69岁,平均( 59.28±5.24)岁。常规对照组男 15例,女 13例,年龄 37~ 71岁,平均( 62.71±3.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依据结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规定的相关内容护理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遵照医嘱护理患者并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随着病情的发展,由责任护士给予相应的照护和指导。口的护理主要也由责任护士完成。通过分发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手册,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及口护理相关的知识。    试验观察组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内容为:( 1)心理健康干预。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感到阴暗,他们往往内心比较压抑,尤其是患有肠口的患者更是在心理上有着封闭思想,他们比其他患者更加自卑,同时也不愿意去接触正常人。因此,针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多加关爱他们,并多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理解平常的生活,变得不再自卑,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保持一个平和、稳定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并且要培养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让他们在平常的护理过程中多加鼓励患者去运动,去融入常人的生活。( 2)家庭配合干预。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对患者的恢复是有益的,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会让患者对手术的进行更加放心,同时能够全身心配合医生进行手术,这也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有所影响。干预组患者的家属对手术的配合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这与对照组恰恰相反。要想取得患者的積极面对手术,这就需要家属的支持,只有家属能够接受患者术后的情况,患者自身才会觉得家属还是关心着自己,才会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才会积极配合手术。    ( 3)口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是需要在手术的前 3 d就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的干预,在手术的前 3 d要用口的图文资料对家属和患者进行讲解,让他们对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术前 2 d时教导家属如何清洁口模具,并在模具上进行口袋的更换。手术前 1 d向家属和患者介绍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术后 1~ 2 d指导家属进行口的观察,主要指导家属如何观察口的血运及是否排气排便。在口术后 3~ 4 d,当发现口底盘出现渗漏时就需要指导家属更换口袋。此外,术后患者由于体力及伤口疼痛等原因,一般不可能自己更换口袋,因此在术后早期一般都是家属在帮助更换袋子,护理人员也应该鼓励患者一起学习,便于出院后慢慢转变成自己更换袋子。( 4)饮食的干预。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多食用清淡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食用,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饮食标准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规律排便,避免便秘。( 5)推广口交流。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调查表明,与口患者进行沟通,组织造口患者的交流会及专家座谈会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对抗疾病的心态,也能让他们了解到口正常护理知识,对口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个交流会就是让那些已经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对即将要进行口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指导,并传授他们应对手术的个人体验及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找到应对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患者之间的信息进行交流从而打破心理障碍,同时又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保障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