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高血压患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所以血压正在变为家家必备的医疗用品,在此背景下,电子血压因其方便快捷,不需要医疗知识储备便可操作的特点成为普通民众购买血压的首要选择。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电子血压就要朝着更加方便,更加便携,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与改进。

  • 标签: 示波法 血压计 智能化 适用人群
  • 简介: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数据精准度和反应及时性的提升给人体健康检查带来了更精准实时的检测效果。本文就血压展开相关探讨。探讨为了使血压所测血压数值更加准确、使用人群覆盖面更加广泛、血压不断更进的步伐;探讨在世界人口高血压占比逐年增长,血压的发展和普及显得异常重要的情况下血压的未来发展空间。

  • 标签: 血压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用于足踝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 -2019年 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 56例足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8例。闭合复位术应用于对照组治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应用于实验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9.3%,结果具有差异性( 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数量较少,总发生率也较低。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足踝骨折患者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痛,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患者与其家庭的心理压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足踝骨折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接诊的 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胸部可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 6.1%明显低于对照组 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可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念,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 ;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肋骨骨折    多发肋骨骨折属胸部较普遍创伤形式之一,由于胸壁的不稳定性而导致发生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等障碍,继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以及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 [1]。不仅需要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紧治疗,更要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加强护理,本文就以 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护理效果予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接诊的 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49例,其中男 30例,女 19例,患者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51.2±2.5岁 ;肋骨骨折数 3~ 10根,平均 6.7±0.4根 ;观察组患者 49例,其中男 27例,女 22例,患者年龄 25~ 70岁,平均年龄 54.5±3.1岁 ;肋骨骨折数 4~ 13根,平均 7.2±0.8根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外伤,患者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且剧烈的疼痛会为患者带来恐惧感,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讲解其骨折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躁不安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1.2疼痛护理:    及时予以患者安慰,并采取一定的镇痛措施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特点,对其采用不同的疼痛评估工具,且随时记录用药效果 ;予以患者胸部的肋骨固定带外固定,需注意其松紧程度,移动患者时动作需轻柔,帮助患者减少由于咳嗽等外力原因造成的疼痛。     1.2.2术后护理:     1.2.2.1呼吸道护理:    拔出气管后,予以患者妙招吸氧,术后第二天予以雾化吸入,每天 2~ 3次 ;鼓励患者多饮水,辅助咳痰,如若无力咳痰,可通过压迫其气管刺激咳嗽。     1.2.2.2胸腔引流管护理:    确认患者胸管位置,近胸端采取高举平台法固定在患者胸部,避免发生意外拔管的问题 ;术后 12小时内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如若发生心率加速、血压下降等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引导患者加强对引流管的自我护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