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将黄芪和其他各类药材科学搭配,能起到对一系列病症的有效治疗作用。黄芪和桂枝搭配是冠心病、胃炎等疾病的常用治疗药方;黄芪和防己搭配是风湿水肿、肾性蛋白尿等疾病的常用治疗药方。由于黄芪这种药物在临床医学上能够对很多病症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最近几年,国内的医学团队不断对黄芪的成分进行研究,采取了核磁共振、UPCL等多个方法来研究黄芪。根据相关部门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药典中的记录来看,想要检验黄芪的质量,就要检测其中含有多少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 标签: 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主要探究临床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成效,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148位护士作为实验研究对象,2018年1月-12月74位护士为对照组对象,2019年1月-12月74位为研究组对象。研究组护士接受临床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回顾分析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达标率97.29%、考核成绩(92.81±3.35)分指标远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达标率87.83%、考核成绩(84.54±2.45)分,两组数据存在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很大程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增加护理人员信心,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临床护理 技能培训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柴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材,在现代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柴胡实际上是经过干燥处理之后的柴胡根部或者狭叶柴胡的根部,以具体的性状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其细分成南北两种柴胡。对此查阅文献,进一步研究柴胡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治疗有关疾病的原理及药效物质基础。结合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对现有的柴胡制剂进行研究分析,为柴胡在医药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及临床合理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柴胡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与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饮食运动干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59±1.10)mmol/L、餐后2h血糖(7.91±1.27)mmol/L,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饮食 运动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开展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成效。方法:收集本社区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43例、42例,各自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措施,对比两组血压情况的变化及不同。结果:治疗前后的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的SBP、DBP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可取得显著性成效,控制和维持血压稳定,可在社区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全科医生 综合防治 成效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以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原先管理僵化、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缺乏活力、队伍缺乏创新的局面被打破,医院科学的用人机制被激活,院科两级管理得到强化,重点学科、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医院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 标签: 中层干部 竞聘上岗 做法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导诊护理中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成效。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将88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一组为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另一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就诊时间更短,就诊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 门诊导诊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正处于正畸期间的慢性牙龈炎患儿,采取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入并展开治疗的口腔正畸合并慢性牙龈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126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患儿。参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即牙龈清洁术,治疗组患儿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结束后,比较良性化的牙龈肿胀程度、牙龈疼痛程度以及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将牙龈肿胀和牙龈疼痛分别划分为I级、II级、III级三个指标,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儿恢复更佳,牙龈肿胀明显减轻,疼痛等级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正畸患儿 慢性牙龈炎 康复新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有73例产妇,对照组共有72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产妇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产妇早期子宫恢复情况以及涨奶情况。结果:在对两组产妇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产妇涨奶率低于对照组,早期子宫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学位按摩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提高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的康复效果,使机体加快痊愈,提高分娩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穴位按摩 按摩护理 自然分娩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精细化管理的成效。方法 对XX地区献血工作开展多举措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后,包括绩效可和常态化和招募宣传工作持续化、献血后延伸服务细致化和工作流程对接无缝化、个性化与精准服务体系化等,对2017年~2019年XX地区固定献血者人数和增幅情况,固定献血者献血量和增幅情况分析统计。结果 在2017年~2019年中,固定献血者人数增长幅度呈递增趋势;在2017年~2019年中,固定献血者献血量增长幅度呈递增趋势,差异明显(P<0.05)。结论 开展多举措的精细化管理,对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稳定发展有促进作用,为确保临床用药的供应及安全奠定基础。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固定无偿献血者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患联合的护理干预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成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患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依从性评分、自我管理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患联合的护理干预方式,既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又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护患联合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病人中应用取得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1-2020.1,1年内收治的8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护理完成后,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病人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快速康复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内科 ICU脑卒中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12月 我院内科ICU收治的 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内科ICU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内科 ICU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中应用课达型品管圈的成效。方法:试验时间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抽选静脉配置中心200份配药结果作为受试样本,根据课达型品管圈实施时间进行分组,样本数各100,对照组为前期常规管理阶段,研究组为实施课达型品管圈管理阶段。结果:研究组经过课达型品管圈管理,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提升至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P值<0.05。结论:课达型品管圈在临床静配中心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药品残余量检出率,提高静配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临床静脉给药服务质量。

  • 标签: 课达型品管圈 静脉药物配置 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