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患者病例800份,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选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我院住院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用药指征不明确(26.63%)、用法用量不合理(6.75%)、联合用药不合理(0.75%)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上(0.25%)等方面。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住院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药物相关溃疡的防治药物,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临床质子泵抑制剂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方面应制定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原则,并规范其疗程、剂量和指征,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锥形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5月份至2019年7月份协和医院接受的68名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名。给予实验组患者CBCT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二维X线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牙齿的咬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咀嚼和吞咽等并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咀嚼和吞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锥形束CT检查 口腔正畸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方法: 依据《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合理性应用评价表,利用医院HIS系统抽取本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的37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针对应用过程中的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疗程、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时机、特殊人群用药及存在相互作用八个方面进行综合点评分析。结果: 抽查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病例中,应用不合理率为35.04%,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存在用药无指征、药物遴选及剂型选择不适宜、预防用药注射疗程偏长、高龄和/或肝功能异常患者调整剂量不及时等,所抽病例中,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不合理病例及应用类型比较多。 结论: 本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存在应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管和干预,定期进行用药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指导原则 评价标准 专项点评 不合理用药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肝胆外科质子泵抑制剂(PP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肝胆外科2020年1—12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在患者使用药物期间未进行任何干预;2021年1—12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临床药师干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使用注射用PPI的病例各分为360例;对比两组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法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重复用药、过量用药、无指征用药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肝胆外科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CT的效果。方法:随机甄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的90例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具体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入组的患者依据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组内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二维正侧位拍片验证摆位,探究组予以CBCT扫描验证摆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和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结果:分析:探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较对照组小,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CT方式,能够降低摆位误差,提高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锥形束CT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摆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CT的效果。方法:随机甄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的90例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具体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入组的患者依据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组内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二维正侧位拍片验证摆位,探究组予以CBCT扫描验证摆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和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结果:分析:探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较对照组小,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CT方式,能够降低摆位误差,提高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锥形束CT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摆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采用锥形CT引导调强放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05月~2020年06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均实施锥形

  • 标签:
  •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胃酸异常分泌及Hp感染参与其发病。质子泵抑制剂(PPI)为治疗FD的基础用药,然而关于PPI的种类选择、剂量及疗程尚无统一标准。故本文对其进行综述。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颞下颌关节是主要由咀嚼肌支配的颌面部左右联动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颞下颌关节紊乱是肌肉骨骼和神经肌肉疾病的异质组,涉及颞下颌关节复合体,以及周围的肌肉组织和骨质成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TBD 影响多达 40%-75% 的人群,在 20 至 40 岁时发病率最高。常见症状包括下颌疼痛或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耳痛、头痛和面部疼痛。在国内 TMD 可分为四大类:骨关节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症疾病类和咀嚼肌紊乱疾病类疾病,其病因同样繁杂,包括生物学,环境,社会,情感和认知触发因素。 TMD 起病隐匿,多属功能紊乱,但随病变长期发展也可出现关节结构紊乱或破坏。关节结构紊乱病占 TMD 构成比中的 71.3% ,并且在我国其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对于 TMD 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当怀疑有咬合不正或关节内异常时,影像学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保证治疗效果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锥形束 CT 核磁共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锥形CT图像引导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0例,为保证研究科学且合理,采用抛硬币法对以上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实施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图像引导,观察组实施锥形CT(CBCT)图像引导,对两组患者的摆位偏差和放射性肺炎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头脚方向、左右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且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锥形束CT图像引导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21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5例,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5.00%)的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20.00%),血尿素氮再循环率、血肌酐再循环率等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运用硫糖铝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70名患者均分,2023.1~2024.1,均分病人,将质子泵抑制剂运用在对照组,在其治疗方式中添加硫糖铝联合运用予以观察组,实验结果汇总分析。结果:给药后,观察组临床恢复情况较好,出现负面概率较低,P<0.05。结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运用硫化铝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后,患者的出血量逐渐降低,促进患者恢复,同时患者产生负面概率的问题较少,药物安全性高。

  • 标签: 硫糖铝 质子泵抑制剂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D锥CT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降低病人辐射剂量的作用。方法 行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4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原X线机上采用传统技术完成手术,实验组在新引入的X线机上采用改良的3D锥CT技术完成手术。记录人口统计学、介入前成像和手术数据,包括患者总的、透视的和减影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卵巢和子宫的器官剂量,并评估整个手术的血管造影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术前子宫肌瘤和子宫体积无显著差异。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实验组显著降低了卵巢(42 vs.118 mGy;P<0.001)和子宫(40 vs.118 m Gy,P<0.001)的平均器官剂量以及总DAP(102 vs.438Gy.cm ;P<0.001)。结论 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应用3D锥CT可降低病人总 DAP值,以及卵巢和子宫的器官剂量,同时保持了最佳的成像质量和疗效。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3D锥束CT,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后食管黏膜菌群构成的变化与疗效关系。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我院在此期间收治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用药8周后对患者开展胃镜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愈合组(58例)和愈合不良组(22例)。以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估患者病情症状。结果: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组GERDQ评分为(6.12±1.28)分,愈合不良组GERDQ评分为(7.95±1.34)分,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t=5.637,P=0.001)。经过调查对比发现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在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分布方面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后食管黏膜菌群构成变化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可通过增加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反流性食管炎 后食管 黏膜菌群 构成 变化 疗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查出右支传导阻滞(RBBB)的新生儿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特征,探讨右支传导阻滞在先心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检查出RBBB的200例新生儿纳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