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基层医院发展过程中药品库房管理属于重要的管理内容,如果管理方式不恰当,会使药品的发放以及采购工作受到影响,对于基层医院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药品库房管理涉及到的环节较多,需要落实具体的管理策略、提升规范化水平才能够满足医院日常医疗活动中的药品供应需求,避免药品出现质量问题,保证医疗活动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基层医院药品库房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可以为药品库房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药品库房 管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上报的3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ADR报告中,一般的ADR报告266例(81.10%);新的一般ADR报告32例(9.76%);严重ADR报告26例(7.92%);新的严重ADR报告4例(1.22%)。所有ADR报告中,发生ADR的女性208例(63.41%)高于男性120例(36.59%),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较其他年龄段的ADR发生率高。328例ADR患者中,静脉给药导致ADR的发生率最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反应116例(31.61%)和全身损伤115例(31.34%)。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重视并不断完善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总结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确保微生物药品检验技术能够真正有效地应用于微生物药品检验,确保药品的制造、储存、使用等过程不受微生物污染,确保药品质量和药品安全。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数据,药物污染往往会引发重大安全悲剧,这给实验室检测药物微生物学的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也是药物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机遇。微生物学研究对药物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药品监管的角度出发,就打粉中药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对现有市面上销售的30类打粉中药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随后就生产企业所在地、是否有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GMP证书、加工方法以及用法用量标注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收集到的所有打粉中药样本中,其中33.3%无执行标准,部分中药品种存在无生产许可证、GMP证书、加工方法以及用法用量标注的问题。结论:目前药品市场上正在销售的打粉中药还存在有药材监管不够完善的问题,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能够加强对打粉中药产品的监管力度,根据《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相关要求规范其生产以及销售行为,对于我国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监督 打粉中药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我中心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中心上报国家ADR监测网的220例ADR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方面分析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男性发生ADR机率比女性要高,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主要处在≥45岁。静脉给药的方式发生ADR的机率最高。造影剂引起的ADR机率最高。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征呈现多样化,一些病例同时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结论 我院的ADR具有一定特点,要把关注点放在ADR易发药物与群体上,挑选恰当的给药方式,临床要高度重视监测ADR,进一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防止或降低发生ADR。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药品配发过程中实施药师干预,以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用药指导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50例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干预;观察组中50例患者在药品配发过程中实施以药师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纠纷事件情况、用药依从性、对用药指导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用药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纠纷事件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用药指导干预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在药品配发过程中实施以药师为中心的用药指导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用药时间,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使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 标签: 药品 配发 以药师为中心 用药指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择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西药房收录的88例使用高警示药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模式管理(对照组)和安全管理模式管理(研究组),分析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药品安全管理后,观察组使用错误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从对安全管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来看,研究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药品管理 高警示药品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情况与用药安全性。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对照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作为观察组,在分析对照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落实,两组管理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摆放不合理、不合理用药、认识不足发生次数都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摆放不合理、认识不足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食品药品监管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其监督管理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造成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政府在理解和实现国家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政策等方面难以进行有效地实施,从而食品药品监管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对国家能力视角下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困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能够为同行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 国家能力 部门划分 政府与市场
  • 简介:摘要:目的:在药品采购供应管理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模式,观察该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取600件药品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药品的使用情况,每组300件。结果:对照组的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均高于实验组,去向明确率、使用有效率均低于实验组,两组有差异,(p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药品采购供应管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医药产品价格同人民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医药产品价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已经开放了除麻醉药物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之外所有的药物的政府价格。但由于对药物价格监管的逐步放宽,人们也开始担忧药价是不是还会暴涨,普通市民是否负担得起,以及放开药物价格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但对于我国而言,放开药物价格监管通常是一件好事,但每件事都有利弊的双重性,因此促进优势和消除劣势尤为重要。本文就政府放开药价管制对于药品定价和监管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标签: 放开药价 药品定价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保证临床方面的药品供给,且药师流动性大,不能有效开展药品采购管理工作。在用药安全上,由于药品招标制度异化现象严重,影响药品价格,造成“看病难和看病贵”。对此,要充分发挥药师职能,保证药品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药师 药品 采购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现代科技的更新换代下,医疗技术与药品研发及生产技术的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伴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全面执行,药品技术专业也开始得到社会各界,尤其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督管理机构的重点关注。但当前我国并没有设立较为完善且细化的药品技术转移法规以及指导原则与监管标准,相关研究成果较为匮乏,很多企业并未能够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去进行药品技术转移的实践指导。本篇文章将针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相关法规要求和常见问题以及监管作出简要的论述,期望能够为企业开展药品生产技术转移相关法规要求及各项标准与具体监督管理指标的考量与设计提供一点借鉴。

  • 标签: 药品生产 技术转移 法规要求 常见问题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降低药房差错率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药房处方500份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房管理,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药房处方500份为观察组,采用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均由20名药房工作人员参与,对两组药房差错率及药房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1.80%,明显较对照组4.80%低(P<0.05);观察组在药品保存、药物分类放置、药房环境等管理质量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可降低药房差错率,也能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品合理分类 监管制度 药房 差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