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联合应用离子拮抗剂与自拟降压汤,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自拟降压汤。比较2组的血压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率为6.52%,对照组为8.7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离子拮抗剂相比,联合应用自拟降压汤可取得更为显著的降压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钙离子拮抗剂 自拟降压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镜协助低温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10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鼻腔填塞术,观察组给予鼻镜协助低温等离子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50.98%,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鼻内镜 难治性鼻出血 低温等离子 协助治疗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接受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接治的 6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喉裂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语音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语音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采取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语音情况,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声门型喉癌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 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引入 鼻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100 例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间于我院施行 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施行研究,将其 平分成两组。一组为 实验组施行 鼻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一组为 对照组施行 鼻镜鼻窦手术。将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 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及 手术前后嗅觉功能状况施行比较 。结果:与施行常规 鼻镜鼻窦手术对照组患者相比,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 均明显更优异 ( p<0.05);且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嗅觉功能恢复状况更加良好 ( p< 0.05) 。结论:将 鼻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引入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 可明显改善 患者治疗效果,促进 伤口愈合,缩短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慢性鼻窦炎临床 推广。

  • 标签: 鼻内镜鼻窦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甲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与常规喉显微切除术对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喉显微切除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揭盖式囊肿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鼻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揭盖式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12h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无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12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揭盖式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速度快、安全性高、术后疼痛小的优势,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低温等离子刀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摘要】 目的 鉴定一株来自肝母细胞瘤患者静脉血培养分离到的少见生物表型菌,并确定其分类学位置。 方法 采用Vitek2系统GN卡、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细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分离到一株缓慢生长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有光泽、粉红色菌落。Vitek2 GN鉴定卡重复试验2次,提示为少见贪铜菌(96%)。在梅里埃质谱仪上鉴定,则不在数据库范围,不能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可见单一清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显示,与其他菌株序列相似度为: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血培养 少见生物表型菌 Vitek MS 16S rRNA基因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给予头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B组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头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WBC、CRP、PCT三项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8.33±0.75)×109/L、(2.46±0.25)mg/L和(1.23±0.45)ng/ml,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的(12.54±1.28)×109/L、(6.31±0.95)mg/L和(3.56±0.65)ng/ml(P<0.05);且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80.00%(P<0.05)。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哌酮舒巴坦,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并有效降低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在此基础上助力患者获得显著疗效。为此,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炎患者 左氧氟沙星 头胞哌酮舒巴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草酸肾结石是由草酸盐在尿液中沉淀而形成的肾结石,是一种无法完全被代谢的有机酸盐,在尿液中超过饱和度时就会沉淀形成肾结石。为预防草酸肾结石的形成,应注意饮食中草酸盐的摄入,避免过量摄入草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注意合理平衡的饮食习惯和正常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草酸肾结石形成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草酸钙肾结石 形成机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复杂,电解质的影响作用研究尚明朗化。本文介绍了高血压的发展史,并归纳总结了原发性高血压与钠离子、钾离子之间的研究机制,以及钠钾比例失衡与血压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钾离子,钠离子
  • 简介:【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复杂,电解质的影响作用研究尚明朗化。本文介绍了高血压的发展史,并归纳总结了原发性高血压与钠离子、钾离子之间的研究机制,以及钠钾比例失衡与血压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钾离子,钠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镜下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高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神经镜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6.00%)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4.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内血肿 清除术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镜下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高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神经镜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6.00%)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4.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内血肿 清除术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痰培养铜绿假单菌阳性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9例痰培养铜绿假单菌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铜绿假单菌的病区分布情况、耐药情况、抗感染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结果:铜绿假单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100%,其他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多粘菌素(98.55%)、庆大霉素(88.41%)、亚胺培南(86.96%)、美罗培南(86.96%);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在63.77%-81.16%。检出多重耐药菌株20株,检出率28.99%。初始治疗选择最多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74%)、其次为头孢他啶(18.84%)、头孢哌酮舒巴坦(17.39%)、头孢噻肟(17.39%)。单联用药29例(42.03%),联合用药40例(57.97%),主要联用药物为依替米星(65.0%),其次为莫西沙星(12.5%)、左氧氟沙星(7.5%)。治疗后共治愈20例,好转25例,无效24例,总体治疗有效率65.22%。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经验性用药,并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先留取有关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一尿激酶治疗,观察组40例增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入选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5.35%,高于对照组79.07%,P

  • 标签: 缩宫素 葡萄糖酸钙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肾脏损害 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