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65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开展一项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替佐米诱导治疗,比较该诱导治疗方案的合理性。结果 (1)6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替佐米诱导治疗,其中sCR患者1例,CR患者19例,VGPR患者16例,PR患者13例,MR患者1例,诱导治疗取得疗效者50例,治疗有效率76.92%。(2)全体治疗有效者的最佳疗效疗程平均为3.36个疗程,总疗程数平均为9.5个疗程。(3)65例患者中,一年期死亡者6例,死亡率9.23%,其中死于其他疾病者3例。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为4-66个月,平均24.89±6.87个月;一年期疾病进展者17例,进展率为26.15%;无进展生存期3-47个月,平均15.30±4.91个月。(4)患者在用药3个疗程后,33.85%的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疲劳和食欲不振,其中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最高(9.23%);所有患者均为2级及以下的毒性反应,对症干预后均得到缓解。结论 替佐米诱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建议用药4个疗程及以上,期间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监测。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诱导化疗 安全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磷酸肌酸对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接诊小儿心肌炎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接诊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9月。将患儿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47)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47)联合磷酸肌酸治疗。比较患儿疗效及血清心肌酶标记物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87%,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心肌酶标记物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治疗中联合磷酸肌酸用药,可在积极纠正患儿心肌代谢紊乱症状后,维护心肌健康,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显著。

  • 标签: 磷酸肌酸 小儿心肌炎 临床疗效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布拉氏酵母菌辅助磷酸铝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共计116例进行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磷酸铝凝胶,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辅助磷酸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辅助磷酸铝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磷酸铝 布拉氏酵母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过程中,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6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模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32例记作参照组,另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32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患者治疗的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治疗后血脂指标更低、心功能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对比没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过程中,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供血、降低其血脂指标,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 高脂血症 丹参多酚酸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用来那度胺+替佐米治疗方案,对免疫功能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2组。对照组用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加用来那度胺治疗。对比免疫功能、骨代谢等指标。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骨代谢、免疫功能均优(P<0.05)。结论:来那度胺+替佐米干预,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增强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硼替佐米 免疫功能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干预后,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指标。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指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奥司他韦颗粒 单磷酸阿糖腺苷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中焦磷酸法的一些测定步骤进行改进、优化,使方法的操作过程更明确、具有更清晰的指导性,使检测结果更准确。方法 从样品的前处理、焦磷酸溶解样品、焦磷酸溶解后的样品的过滤以及焦磷酸难溶物与游离二氧化硅的分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并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已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标准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定,将测定的结果与标准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后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在其赋予的含量范围之内。结论 改进优化后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偏差。

  • 标签: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焦磷酸法 方法改进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23年8月-2024年4月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抽取,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少、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取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势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 心绞痛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尿路感染中 应用 尿白细胞、细菌及亚硝酸盐 检测的临床诊断效果 。 方法 : 将 90 份患者中段尿标本做定量细菌培养,并采用 UF-1000i 尿沉渣分析仪和 AX-4030 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常规检测,记录亚硝酸盐( NIT )结果 、 白细胞( WBC )计数 、 细菌( BAC )计数,将上述结果同尿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 。 结果 : NIT 定性试验的灵敏度为 38.1% ,特异度为 97.5% ,阳性预测值为 92.25 % ,阴性预测值为 64.25 % ,准确度为 70.21 % 。 WBC 计数和 BAC 计数试验的灵敏度 、 特异度 、 阳性预测值 、 阴性预测值 、 准确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于2018.3-2019.12这段时间,存在的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人数共有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常规的治疗上实施硫酸奥司他韦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抗病毒口服液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中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之中的患者治疗的之后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着明显统计学方面的价值。结论: 对于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采取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降低发生炎症反应的概率,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抗病毒口服液 流感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接收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奇偶数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但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市某院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6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中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10.94%VS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流行性感冒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药理机制。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开展用药治疗干预,观察组联用磷酸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开展用药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5.39±0.97 mmol/L)、餐后2h血糖(8.31±1.03 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5.01±0.93 %)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控制机体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共30例,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15例。参照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比对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有效率比对具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 标签: 喜炎平 单磷酸阿糖腺苷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治疗对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0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