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应激性心肌病(TTS)是一种左室功能障碍可逆性的心肌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应激性心肌病早确诊,及时治疗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应激性心肌病诊断进行综述。

  • 标签: 应激性心肌病 Takotsubo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市级精神卫生中心15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应激得分为(454.45±192.44)分,其主要的应激源与工作性质、工作负荷有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情况处于普通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合理排班,提高薪酬待遇,实行人文关怀,降低广大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水平,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应激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疼痛和应激反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疼痛情况均有所缓解(P<0.05),观察组产后2h、4h和24h疼痛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CORT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CORT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恢复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应激水平,值得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 疼痛 应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颅脑外伤的病人针对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选择2020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我院接收的96例颅脑外伤的病人进行本次研究,使用随机平衡法均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病人的数量为48例,甲组病人提供常规的护理管理,乙组病人提供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在甲组与乙组病人提供不护理后,提供心理治疗的乙组病人效果更好,P

  • 标签: 颅脑外伤 应激障碍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从稳态学的角度探讨中医阴阳理论与内质网应激的共性,阴阳学说的角度探讨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本质原因,“阴阳自和”的角度阐述针灸治疗内质网应激相关疾病的科学性。运用“阳化气,阴成形”的思维方式对内质网应激相关疾病进行辩证分析,根据有形无形之邪的区别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以平为期。将中医思维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阴阳学说 针灸 阳化气 阴成形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康复期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叙事护理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4例创伤后应激障碍康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后的应激障碍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康复期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叙事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水平,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叙事护理 不良情绪 应急障碍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手术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效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80例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手术麻醉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血压水平、焦虑、抑郁评分,并比较2组麻醉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手术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值<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消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压力,积极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室麻醉 应激反应 负面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4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妇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程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妇科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全身麻醉的病人进行保温护理后病人在手术中的应激以及术后苏醒影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将2018年4月~2019年6月间60例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就诊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的基础上,手术过程中采取保温护理。结果采用保温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苏醒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患者的全身麻醉手术中,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术中应激 术后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3年 1月— 2019年 3月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 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 1天、术后 7天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 SAS、 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术前 1天、术后 7天 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改善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颅内肿瘤 围术期 心理应激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我院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样本,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划分,各组50例,以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作为两组患者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和20%,且缩短了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颅脑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后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在进行护理时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可将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利于颅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在护患纠纷中心理应激引起的不良情绪及有效的应变对策。 方法:对我院 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发生的31例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士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护患关系主要由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和护理操作不满引起的。其中正性心态护士8例,占25.8%;负性心态护士23例,占74.2%。高年资护士正性心态比例较低年资护士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护患纠纷 护士心理应激 应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是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2例PTSD焦虑症患者,分组依照随机法(每组n=5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对比两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PCL-C(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PCL-C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PTSD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及应激障碍,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症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对术中应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70 例行手术治疗的 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 分为对照组( 35 例)与实验组( 35 例),对照组术中未经保温护理 ,实验组术中经保温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 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24h 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比对照组低,且体温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 P<0.05)。实验组 患者术后 24h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24h 皮质醇等生理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P<0.05)。 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未经保温护理干预 。

  • 标签: 手术室 保温护理 术中应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应激对策,观察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组(n=45)以及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应激对策,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 干预前,心理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有所下降,但心理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应激对策 慢性盆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育期女性慢性精神应激水平,探讨生育期女性慢性精神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在妇科门诊及健康体检中心根据年龄分层随机抽取 205例生育期女性( 20-49岁)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应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慢性应激水平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生育期女性应激水平总分均值为 104.26 ±16.85分 ,不同的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慢性精神应激 人格特征 生育期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脂在妇女妊娠中的变化情况,判断妊娠期血脂是否异常.方法:对孕产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去除肝、肾功能异帯及患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孕妇,对其他结果正常的孕妇进行血脂四项结果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随着怀孕周期的增加,血脂测定含量逐渐增加,产后与妊娠期血脂水平比较有显著下降.结论:妊娠期间血脂增高的原因可能与过量的饮食、运动量的减少、妊娠期间的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并非病理现象.

  • 标签: 血脂四项 妊娠期 生化指标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应激问题访谈对于儿童重症监护室实习护士带教期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2名儿童重症监护室实习护士接受心理应激问题访谈。结果:对于儿童重症监护科实习护士在带教期的心理应激共四个方面,包括心理变化从焦虑到认同;压力源为新环境;带教获益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提升以及职业认同感;培训需求方面需要多元化的带教方法。结论:儿童重症监护科实习护士接受心理应激问题访谈能够发现,其心理应激包含四个方面包括心理变化、压力源、带教获益、培训需求,应该从以上几方面着手提高带教效果。

  • 标签: 心理应激问题访谈 儿童重症监护科实习护士 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