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肱骨近锁定钢板 治疗在 成人肱骨近骨折 中的疗效。 方法 :以医院诊治的 78 例 成 年 肱骨近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分别采用常规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与 肱骨近锁定钢板治疗 (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肱骨近锁定钢板 治疗在 成人肱骨近骨折 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锁定解剖钢板治疗尺骨近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07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尺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予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尺骨近粉碎性骨折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解剖钢板 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内侧柱支撑重建辅助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行单纯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内侧柱支撑重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影像学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患者随访 6 个月,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标签: 内侧柱支撑重建 辅助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探儿童股骨近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手术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021.1期间治疗的13例股骨近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股骨近瘤样病变包膜内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控制在60-180min,术中出血量在200-500ml之间,出院时间集中在术后8-15天,所有患儿均接受为期6-24个月的随访,并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关节僵硬、伤口感染等情况,发现术后3-10月所有患儿骨质愈合,并有12例患儿完全恢复正常行走功能,1例患儿可正常行走,但存在轻微障碍,按照Tomasik et al评定标准,优12例,良1例,经检查后发现原有的大量纤维组织和排列不规律骨小梁均消失,骨质正常。结论:手术治疗儿童股骨近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可避免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整体预后效果十分理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儿童股骨近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 简介:[摘要] 目的:老年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25名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复位效果对比(P>0.05);两组解剖、功能、疼痛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为适用。

  • 标签: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患者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分析肱骨近骨折术后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应用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 采取对照等分法将 201 7 年 4 月至 201 9 年 3 月到本院治疗的 70 例肱骨近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 2 组患者均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施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中医三期疗法,观察和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和肩关节功能。 结果 : 观察组肿胀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情况以及肩关节功能( Neer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 在肱骨近骨折术后应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疗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后医护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近骨折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骨折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合并肱骨距粉碎的肱骨近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技术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6例合并肱骨距粉碎的肱骨近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3例患者采用传统单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中33例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对比治疗总及格率、疼痛消失、患肢功能复常、住院总时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肘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及格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患肢功能复常、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肘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合并肱骨距粉碎的肱骨近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技术实施内固定治疗,能够帮助迅速减轻疼痛,恢复患肢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肱骨距粉碎 肱骨近端骨折 双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7.50%,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近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需求,评价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癌疾病患者,总计60例,全部进行腹腔镜近胃癌根治术治疗。依据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的观察组(n=30),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2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值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化手术护理 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手术情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是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P<0.05)。结论:采取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此外也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腓骨近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从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腓骨近截骨术,对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实施不同手术模式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腓骨近截骨术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中采用腓骨近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2021年,病例数抽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8例;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采取腓骨近截骨术治疗的一组为实验组,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一组作为常规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组的膝关节优良率为93.18%(41/44),实验组的膝关节优良率为95.45%(42/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相比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腓骨近截骨术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效果更佳。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优良率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刀成为了手术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之一。电刀具有高频电流产生的切割和凝固作用,可以在手术中进行切割、烧灼、止血等操作,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效率,减少手术风险和病患的痛苦。为了设计一款优秀的电刀,需要考虑手术的特殊需求,例如手术部位、手术类型等,采用优质材料和现代制造工艺,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和安全性等方面。在电刀的应用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加强对电刀的追踪和管理,以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目前,电刀在手术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例如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普外科等,其中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更是不可替代。总的来说,电刀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医生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和支持,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保障。

  • 标签: 手术装备 科研领域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迅速发展,传统医用防护服的缺点也变得不可忽视。医用防护服通常是医务人员在进入特定区域所用到的防护性物品,它具有很好的隔离细菌的作用,但传统医用防护服往往因为加强防护,从而导致不透气,而且没有口袋,在工作中,医护人员无法随身携带常用的笔、手电筒、胶带、手机等工具,增加工作量。这个项目我们通过增加吸热面料,增加一些便利的设计,使医用防护服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