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年来甲亢危象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于甲亢危象的临床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收集我院20年来甲亢危象患者共44例,分析其诱发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统计同时期甲亢住院情况、甲亢危象的发病率等,进行临床及统计分析。结果 甲亢危象占总住院患者比率约4.65 ‱,占甲亢住院患者比率约4.84‰,死亡率为38.64%;主要的诱发因素为感染,以呼吸道细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心动过速,其次为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不少合并房颤、心衰。结论 甲亢危象发病率不高,但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发作时心率(P﹤0.05,OR值1.049)及意识障碍程度(P﹤0.05,OR值4.782)可作为死亡预测指标,早期识别和强化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亢危象 发病率 诱发因素 临床特点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碘克沙醇致 ADR 累及系统 / 器官以皮肤及 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碘中毒性腮腺炎的ADR极为罕见。本例患者TIPS术前无腮腺肿大,,碘过敏实验阴性,术中应用碘克沙醇200ML,术后给予水化、抗炎、抗凝、抑酸、保肝及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两腮肿胀,生命体征平稳,无皮疹、瘙痒、皮肤潮红及黏膜水肿呼吸困难等症;无发热、寒战、咽痛。观其两侧腮腺肿胀约6cmx7cm,双侧腮腺边界相对较清,双侧腮腺表面皮肤无发红、无疼痛,无压痛,行腮腺彩超:体表包块:双侧腮腺体积增大腺,体内回声均匀一致,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7小时鼻咽核磁扫描:双侧腮腺形态略饱满术后6.5小时腮

  • 标签: TIPS 碘中毒 腮腺炎
  • 简介:摘要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脾胃损伤,血行阻滞,痹阻胸中而致心痛。故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本文介绍张梅友老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血府逐瘀汤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举验案以证。

  • 标签: 冠心病 张梅友 血府逐瘀汤
  • 简介:摘要:中医自古流传至今,产生过无数方剂,又经过一代代中医名家不断完善补充,经典方剂在如今的临床治疗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经典方剂在肛肠科中的使用,不仅限于肛肠科疾病,还包括患者自身存在的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疾病,如皮肤病,肾脏疾病,肠胃疾病等,我院肛肠科在术后针对病人的合并疾病采用经典的方剂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四例典型病例分享。

  • 标签: 经典方剂 肛肠疾病 典型病例
  • 简介:【摘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组以血清中能够检测到ANCA为最特点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多研究表明肾脏和肺脏是AASV最易受侵犯的脏器之一。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及影像无明显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漏诊,对于以肺部症状为主或首发的患者,极易被误诊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或肺结核,进而延误诊治。本文报道2例我院收治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

  • 标签: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肺部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性巨结肠是儿科常见肠道畸形,成年人发病罕见,极易误诊,现报道 1 例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例,并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 便秘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  大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自然病程是起病于慢性期,其后病情逐步进展进入加速期,继之发生急性变,但约有20%~25%的患者可由慢性期直接进入急变期。伊马替尼作为第1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新诊断CML慢性期患者,显著延长了CML慢性期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20%~25%)以及伊马替尼耐药(20%),40%~45%的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7%~8%的患者疾病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本文报道1例CML慢性期患者直接进入急变期,单用达沙替尼无效、且因毒副反应停用,先后给予VDCP方案及VP方案达到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缓解病例。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淋变 血液学缓解 细胞遗传学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