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福参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及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进行结构定,化学沟通确定绝对构型.结果:分得一个色原酮divaricatol(1).结论:化合物1首次从当归属物中分得.到目前为止,福参中分离到色原酮类化合物与中药防风基源植物防(SaposhnikoviadiavaricataSchischk.Syn.LedebouriellaseseloidesWolff)中色原酮活性成分很相近.

  • 标签: 福参 divaricatol 色原酮化合物 中药材 化学结构 活性成分
  • 简介: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藤黄中xanthonc类化合物。方法:应用一种简便快捷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从藤黄药材中鉴定出其中xanthonc类主要成分:isomorellicacid(1),morellicacid(2),isogambogenicacid(3),gambogenicacid(5),isogambogicacid(6),gambogicacid(7)and30-hydroxygambogicacid(4),并进行了有关定量分析。同时对采自中国及印度不同地区7份藤黄药材进行了HPLC色谱分析,以上述其中xanthone类化合物为指标成分,对藤黄药材HPLC色谱特征进行了描述。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能有效地应用到藤黄药材质量控制中。

  • 标签: GARCINIA hanburyi 藤黄 XANTHONES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 简介: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不稳定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关键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救治措施本文主要探讨三七总皂苷(TotalSaponinofPanaxnotoginseng,PNS)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并检测斑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以期为寻找有效改善AS斑块稳定性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免AS病变模型,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用“ImageProPlus4.5”软件测定斑块面积、内膜总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斑块组织中MMP-2,VEGF进行分析.结果:PNS治疗组斑块面积、内膜厚度、脂质含量低于模型组,纤维帽厚于模型组;PNS治疗组斑块组织中MMP-2,VEGF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PNS对AS斑块有稳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MMP-2表达有关.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简介:根据中药方剂研究特点,按正交设计原理及F值与t值特定关系,提出“正交t值”。数理上与正交设计F值等价,原理清晰,计算简便,统计结论完全一致。实验分三步进行(主药分析,辅药交互分析,剂量选择),并改进了正交表形式,便于分析两药间协同或拮抗作用,适用于中药较大方剂研究。主要公式为:残差标准误自由度显著性检验二水平时预期药效二水平时

  • 标签: 正交设计 辅药 特定关系 正交表 t值 拮抗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新疆药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TLC定性鉴别及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5:1.2:1.2)为展开剂,在高效硅胶G薄层色谱板上展开,氯-联甲苯胺为显色剂。采用YMC—packODS—A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A)-0.1%醋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等度洗脱(65%A,35%B),检测波长为263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新疆药桑叶中DNJ在白光下检视,出现明显斑点,Rf值为0.41。DNJ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3%),测得不同产地药桑叶中DNJ含量为0.79—3.42mg·g-1。结论:建立方法简便、可行、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新疆药桑叶质量控制。

  • 标签: 药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以黄芩苷粗品为原料,利用响应曲面优化黄芩苷精制工艺以得到较高纯度黄芩苷。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选择乙醇浓度、pH值、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为影响因子,以黄芩苷纯度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结果:确定黄芩苷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pH值2.00,保温温度80℃,保温时间45min。在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下黄芩苷平均纯度为91.13%。结论:精制工艺与模型高度拟合,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 标签: 黄芩苷 响应曲面法 精制工艺 纯度
  • 简介:目的:优选赤芍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赤芍含量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出赤芍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重复试验结果满意。结论:试验结果为赤芍利用超声提取积累了数据。

  • 标签: 赤芍 芍药苷 正交试验 超声提取
  • 简介:目的: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绿原酸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Design-Expert8.05软件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Box-Benhnken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9℃、9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2h,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平均提取率可达1.94%。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苍耳子中绿原酸提取有较好理论指导价值。

  • 标签: 苍耳子 响应面法 绿原酸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超滤分离技术纯化葫芦巴中葫芦巴总皂苷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薯蓣皂苷元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对操作压力、滤膜分子截流值、药液浓度、药液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选择最佳工艺为A3B2C3D2,即操作压力为2kg·m^-2,膜孔径(以截流分子量计)10000,药液浓度为生药量1.0g·mL^-1,药液温度为25℃时纯化效果最好。结论:所选择膜分离技术纯化葫芦巴中葫芦巴总皂苷工艺操作简单可靠,纯化效率高。

  • 标签: 葫芦巴皂苷 超滤法 正交设计
  • 简介: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优化沙棘果渣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曲面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70%。结论: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优选沙棘果渣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 沙棘果渣总黄酮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使用效应面优化来优化银杏黄酮醇苷水解条件,并验证在优化水解条件下银杏黄酮醇苷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方法,考察溶剂甲醇(X1)、25%HCl(X2)用量和水解时间(X3)及水解温度(X4)对银杏叶标准提取物中银杏黄酮醇苷含量测定影响.结果:不同水解条件组合产生不同测定结果,跨度从13.44%到27.62%;表明各因素之间有复杂交互作用.拟合出多元二次方程并绘出效应面,在此基础上得出银杏黄酮醇苷最佳水解条件:将约25mgGBE用12ml甲醇溶解后加入4.2ml25%HCl置于密封试管中于75℃水解100min;重复性试验和回收率试验表明结果良好.结论:方程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偏差较小,表明效应面优化优化银杏水解条件切实可行.

  • 标签: 效应面优化法 银杏黄酮醇苷 水解 含量 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虎杖药材谱-效整合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得到不同来源虎杖药材谱-效整合指纹图谱,从而综合评价虎杖药材质量。结果:对19批药材化学指纹图谱和清除自由基活性指纹图谱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13个主要抗氧化成分色谱峰面积和活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利用HPLC-ESI-MS鉴定了部分成分化学结构。结论: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所建立虎杖谱.效整合指纹图谱能快速筛选虎杖药材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这种综合评价方法能更客观、有效地反映虎杖药材质量。

  • 标签: 谱-效整合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虎杖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
  • 简介:目的:优选艾粉β-环糊精包合方法及其工艺。方法:以包合物中左旋龙脑载药量与收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饱和水溶液、研磨及超声包合艾粉工艺参数,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磨最优,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艾粉与β-环糊精投料比1∶4,研磨时间45min,加4倍量水,重复3次试验,包合物中左旋龙脑平均载药量达16.49%,平均收得率达89.22%,综合评分是31.04。结论:研磨法制备艾粉包合物得到平均载药量、收得率及综合评分均比其他两种方法高,且工艺简单、合理可行,可以作为提高艾粉定性一种方法,故优选研磨

  • 标签: 艾粉 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宁在大鼠肠道吸收特性。方法: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运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不同肠段、浓度、pH、P-gp抑制剂、MRP抑制剂、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剂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和士宁在大鼠肠吸收影响。结果:不同肠段中,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和士Papp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不同浓度下,两者Papp无显著性差异;不同pH条件下,两者吸收有较大差异,其中pH=7.4条件下,两者吸收最好;在分别加入P-gp和MRP抑制剂后,两者肠吸收均显著性增加;加入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剂,两者肠吸收有一定增加,但不显著。结论: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宁肠吸收机制可能是以被动转运为主,且均受P-gp和MRP影响。

  • 标签: 马钱子碱 士的宁 外翻肠囊模型 P-GP MRP 细胞间紧密连接
  • 简介:目的:研究罗通定在大鼠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灌胃给药后,收集大鼠胆汁,液液萃取,采用HPLC/MS/MS分析鉴定罗通定代谢产物。色谱柱Lichrospher-C18(5μ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37:63:0.063,V/V/V),冰醋酸调pH至6.3,检测波长281nm。结果:在大鼠胆汁中发现2个罗通定代谢产物,初步推测其结构为罗通定单羟基化后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结论:罗通定在大鼠胆汁中主要以羟基化后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排泄。

  • 标签: 罗通定 左旋四氢巴马汀 胆汁 代谢产物 LC/MS/MS
  • 简介: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纯化得有效部位;运用HPLC—MS^3联用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朝鲜淫羊藿有效部位中鉴定出9个化合物.结论:HPLC—MS^3能简单、快速分析朝鲜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 标签: 朝鲜淫羊藿 黄酮苷 HPLC—MS^3
  • 简介:目的:采用HPLC-MS/MS分析鉴定罗通定在大鼠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罗通定灌胃给予大鼠(120mg·kg^-1),收集胆汁样品。色谱分离采用ZorbaxSBC18(150mm×0.5mmI.D.,5μm);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30:70:0.07,V/V/V);质谱分析采用(+)ESI模式。结果:在大鼠胆汁中观察到4个罗通定代谢产物,初步推测其中2个为罗通定去甲基化后再与硫酸结合产物。结论:去甲基化后形成硫酸结合物为罗通定在大鼠胆汁中一主要排泄形式。

  • 标签: 罗通定 胆汁 代谢产物 HPLC-MS/MS
  • 简介:目的:为浮萍质量标准建立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不同产地浮萍中无机元素含量,用聚类分析对其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浮萍中含有19~23种无机元素,其中B,Co,Cr,Cu,Fe,Mn,Mo,Ni,Zn9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P,K,Mg和Na等5种为人体必需宏量元素.结论:多种元素与浮萍药理活性存在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浮萍对有毒重金属元素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 标签: 浮萍 无机元素 产地 分析评价 综合利用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黄芪护肝丸中芍药苷、橙皮苷、五味子醇甲、大黄素和大黄酚5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方法: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芍药苷为230nm,橙皮苷和五味子醇甲为217nm,大黄素和大黄酚为254nm。结果:芍药苷、橙皮苷、五味子醇甲、大黄素和大黄酚线性范围分别为5.12~102(r=0.9996)、10.4~207(r=0.9998)、2.58-51.6(r=0.9997)、3.22~64.4(r=0.9998)、2.45~49.0μg·mL-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6%、99.2%、98.9%、98.3%、98.3%,RSD分别为1.1%、1.0%、1.3%、1.2%、1.2%。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护肝丸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黄芪护肝丸 芍药苷 橙皮苷 五味子醇甲 大黄素
  • 简介:目的:优化新疆阿魏种子中总倍半萜香豆素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总倍半萜香豆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0min,料液比为1∶40。总倍半萜香豆素提取率预测值为6.60%,实际值为6.62%,相对误差为0.3%。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靠,为新疆阿魏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疆阿魏 总倍半萜香豆素 响应曲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