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结合本实验室近几年的研究实例。提出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路:即以中药的整体现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为切入点,充分考虑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过程中的变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现代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构建中药及其复方复杂体系的吸收、分布、与靶细胞结合、代谢代谢组学的体内外研究技术平台,系统阐明中药发挥作用的体内效应成分(群),建立与临床药效相关的、体内真正起效的、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构建符合用药实际的中药质量控制新体系。

  • 标签: 质量控制 效应物质基础 吸收和分布 靶细胞结合 体内过程 代谢组学
  • 简介:本文从调理脾胃临床药效学研究着手,探索中药临床药理研究方法。以消化性溃疡为研究对象,用补中益气丸、金佛止痛丸、溃疡宁胶囊三方为主进行病灶指标、证指标、证微观定量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临球药理研究.一方面须抓住病的指标。病灶指标是中药药技评价的基础;一方面着重于证指标.同时结合证微观定量指标的变化。三方面综合,宏观与擞观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可更全面地进行中药临床药理研究。

  • 标签: 临床药理研究 中药 调理脾胃 临床药效 病灶 方药
  • 简介:微生物药物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极其重要的领域之一。结合本单位二十多年来在微生物制药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微生物新药创制的思路方法

  • 标签: 微生物药物 研究与开发 思路与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地方标准收载药材作为新药研发原料药材资源的研究方法方法:查阅资料标本,分析确定出主要分布区,制定调查路线;进行野外初查,制定适合调查品种的野外调查方案。结果结论:根据资源分布和数量调查结果确定出资源量集中的区域,采集用于质量研究的样本,归纳出影响药材质量的一些因素。

  • 标签: 土大黄 巴天酸模 资源调查 中药新药
  • 简介: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再评价,不仅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中药注射剂本身发展的需要。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再评价的主要内容,目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比较少,多停留在药效学评价阶段。为此,本文针对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药注射剂的特点,提出了以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为核心的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思路方法,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作用机制 再评价
  • 简介:以中药材麦冬的现代研究为例,通过对本课题组20多年来进行麦冬类中药材系统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经验的实例分析,探讨中药材现代研究的思路方法.并以此文纪念徐国钧院士诞辰84周年。

  • 标签: 中药材 现代研究 思路与方法 麦冬
  • 简介:目的:确定北沙参种子适宜的发芽生活力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发芽床,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培养,观察不同条件对北沙参发芽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发芽条件;采用四唑法(TTC)对北沙参着色率进行检验,设计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正交试验,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北沙参染色情况的观察,确定适宜的生活力检验方法。结果:北沙参以25℃,滤纸作为发芽床为适宜发芽条件;以30℃,0.6%TYC浓度,染色时间5h为适宜的生活力检验方法。结论:通过对北沙参发芽生活力检验方法的研究,为其种子检验规程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北沙参 种子 发芽 生活力 检验方法
  • 简介:生药学为一门传统而又充满生机的学科,本文围绕着生药学科的三大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可持续利用”、“中药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中药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当前生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特别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中药物质基础的快速、高效研究方法,中药复杂体系的体内药物学研究,中药复杂体系多组分、多靶点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为现代生药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生药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化学 中药作用机理 中药质量控制
  • 简介:中药复方系统研究包括方剂的来源、组成药物的品种、资源、配伍原理、用量比例、确定主治病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科学的质控指标、毒理、制剂工艺、临床研究等方面,本文结合前期相关实践进行论述,为创制现代中药新药提供思路方法

  • 标签: 中药复方 系统研究 生脉散 当归芍药散
  • 简介:结合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首次系统提出中药防治偏头痛的药效研究思路。认为在进行偏头痛的相关药效学设计时,应根据药物的组方特点,从现代医学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方剂的传统功效主治研究来确定偏头痛的药效研究思路,从“神经-血管-血液”多方面探讨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很有必要、更为全面的。

  • 标签: 偏头痛 药效学 思路与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建立金银花中抗炎活性成分獐芽菜苷、獐牙菜苦苷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獐芽菜苷、獐牙菜苦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獐芽菜苷进样量在6.85~548.00ng、獐牙菜苦苷进样量在64.50~1032.00n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分别为Y=4955347X-21311(r=0.9994);Y=1596561X-24132(r=0.9999)。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快速简单,方法可靠,可作为金银花中抗炎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金银花 抗炎活性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獐芽菜苷 獐牙菜苦苷
  • 简介:因多数药物都有随着剂量加大作用增强,作用达峰值后,随着时间延长作用减弱。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表达。本文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研究了党参水溶性部分抑制小鼠自主活动灭炎灵对小鼠退热作用的效量半衰期,药效半衰期(或半效期)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内的体存量,并依据体存量求其表观半衰期。结果表明,药物的上述三种半衰期都比较接近。其中以药效半衰期最长。

  • 标签: 半衰期 党参 灭炎灵
  • 简介:目的:优选人参多糖检测方法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比几种检测人参多糖方法的结果,优选人参多糖检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人参最佳检测方法为苯酚-硫酸法;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每次提取1h,提取3次。结论:苯酚-硫酸法检测人参多糖含量准确性高,方法稳定可行;优选工艺操作简单,提取率高,稳定可行。

  • 标签: 多糖检测 人参多糖 水提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科学研究浙麦冬产地适宜的加工干燥方法方法:通过不同温度直接烘干、类似传统的烘后回潮再烘的干燥方式、微波杀青、100℃高温杀青、去须根干燥以及传统的加工干燥等方式加工浙麦冬,并测定其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等三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浙麦冬产地加工以60℃直接烘干,其总皂苷、总黄酮含量与传统加工方式相似,总多糖含量高于传统加工,可以代替传统的加工方式;100℃高温杀青、微波杀青或去须根等方式干燥,对总多糖含量影响较大。

  • 标签: 麦冬 产地加工 总皂苷 总黄酮 总多糖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全身骨矿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与体重(BW)月龄(MO)的关系.方法:利用DEXA人前臂骨密度软件测定4、820月龄雌性SD大鼠全身BMD、BMC骨投影面积(AREA).在SPSSforWindows统计软件上进行BMD、BMCAREA对BW的一元直线回归,对BW、MO的二元直线回归,并作偏相关分析等.结果:BMD、BMCAREA与BW及MO的二元直线回归方程:BMD=0.179+0.000196BW(克)-0.000680MO(月)g/cm2,复相关系数r=0.711;BMC=3.472+0.0137BW-0.00912MOg,r=0.925;AREA=22.66+0.0302BW-0.139MOcm2,r=0.922.偏相关分析表明BMD与BW中度正相关(R=0.634),与MO弱负相关(R=-0.258);BMC与BW高度正相关(R=0.825),与MO无明显相关性(R=0.091);AREA与BW高度正相关(R=0.739),与MO弱正相关(R=0.427).结论:大鼠体重对BMDBMC均有明显影响,月龄只对BMD有轻度影响,对BMC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骨质疏松 雌性大鼠 骨矿密度 骨矿含量 体重 月龄
  • 简介:续命汤灌胃5天能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试管内给药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延长50%最大聚集时间;静脉给药能增加狗颈内动脉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略加快心率,不明显影响血压。

  • 标签: 续命汤 凝血时间 血栓 血小板聚集 脑血流 脑血管阻力
  • 简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英文简称OBAOR。它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提升,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意义。本文从辉煌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药一带一路的密切关系,为促进各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提供资料。

  • 标签: 中药 一带一路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政治互信
  • 简介:验证玄参脱毒后的产量表现,为脱毒玄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行性证明材料。用经过鉴定合格的脱毒玄参种未脱毒的玄参常规种进行植物学特性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脱毒玄参产量比未脱毒玄参产量平均增产30%以上;脱毒玄参3代种亦有高产性,表明玄参脱毒后有较长的丰产期。

  • 标签: 脱毒玄参 常规种 产量表现
  • 简介:目的: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牛磺胆酸钠对照品标定技术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包括1H-13C—NMR)进行结构确认;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检查;用质量平衡法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定量核磁技术对赋值结果进行验证。其中首次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系统对牛磺胆酸钠原料中残留溶剂进行快速筛查。结果:牛磺胆酸钠原料经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纯度达到99.16%;质量平衡法赋值结果87.9%,定量核磁共振法的验证结果为87.9%。结论:牛磺胆酸钠对照品原料的定性鉴别结果符合要求,定量赋值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分发、使用。

  • 标签: 牛磺胆酸钠 对照品标定 定性鉴别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共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