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报导采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6例临床疗效并进行讨论。方法按理筋一调曲一练功治疗原则,首先用自制熏蒸床将患者脊柱行中药蒸气熏蒸,达到疏筋活络,增强局部微循环,肌肉放松,精神舒畅,然后应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调整脊柱病理力学改变,整复脊柱侧弯、椎体旋转移位、侧向移位、前后移位、小关节错位等,结合功能锻炼。结果26例疗效12例优,9例良,4例可,优良率80.7%,有效率达到92.3%。结论按理筋-调曲-练功治疗原则,采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方法简单安全,疗程短,疗效理想。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中药熏蒸 以宗四维牵引整脊仪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t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O.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a: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a:1.79)分,治疗后为(8.90也.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O.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仪 修复 骨结构 髋关节功能
  • 简介: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本院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新型的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架,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命名为前置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器具已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20032954.2,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公布,(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1卷第7号63—64页)。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前置 国家专利 外固定支架
  • 简介:随着以坐位为劳动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多,颈腰伤病发病率在不断地攀升。为探索不加重损伤而又能合理解决脊柱力学问题的治疗方法,我想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顾云伍老师一起研究脊椎骨折时,曾对清代的“攀索叠砖法”进行过猴子实验,证明其复位原理的科学性。看来,需再次温习祖国传统医学整脊学的历史经验,试图从二千多年祖先的实践中悟出一些真理。因此,尝试运用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

  • 标签: 思维方式 《中国整脊学》 劳动方式 脊柱运动力学 机能解剖学 中医学
  • 简介: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韦以宗教授首创的拱桥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治疗四肢新鲜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累计病例巳逾5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就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四肢长骨干开放性骨折和大关节脱位92例,总结报告于下:

  • 标签: 开放性骨折脱位 拱桥式小夹板 四肢长骨干 外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
  • 简介:三角支撑外固定器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及股骨颈骨折理想的穿针外固定矫形器械,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并可早期离床活动,免除护理负担。我院自1994年初研制以来临床应用1268例,疗效显著,是非常理想的治疗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的外固定器械,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盘式三角支撑外固定器 治疗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