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委员会立项研究“中医整脊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于2009年11月28日--12月1日贵阳市召开专家论证会(左图为与会代表合影,右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李钟军主任作标准研究工作报告)。

  • 标签: 中医药标准化 中医整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9年 诊疗指南 论证会
  • 简介:脊源胃肠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疾病症候群,中国传统医学中常被称为“脊源胃脘痛”。主要根据其发生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编写了本指南,现将其各项重要内容的编写依据及要点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功能紊乱 诊疗指南 编写 源性 中国传统医学 临床表现
  • 简介: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医院原为惠农县人民医院,主要任务是做好辖区农民、城镇居民和职工的预防医疗保健工作,服务人口有10万人。由于周边有多家大医院的包围,该医院长期处在夹缝中生存。2004年撤县合后,医院更是面临着经费紧张,医疗人员流失等一系列困难局面。在此情况下,医院领导班子冷静分析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标签: 品牌医院 中医整脊 医疗保健工作 专科 县人民医院 石嘴山市
  • 简介:1993年以来我先后对28例不同部位骨不患者,局麻下运用铍针经皮剌入骨折端凿除硬化骨和嵌断端间的软组织,注射中药丹参针于折端周围的血肿内,外敷中药正骨膏,配合小夹板外固定,内服健脾益气、活血补血、滋肝补肾、填精生髓之中药综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铍针 丹参针 治疗 骨不连 中医药疗法
  • 简介:鉴于多年来临床实践中常见中老年妇女多发进行骨量丢失致使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导致多发性骨折,本文就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成以及预防进行骨量流失抗骨质疏松而引起继发性骨病、骨折等一系列特殊牛理功能等进行了简述。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骨质疏松 预防 骨折 生理功能 化学组成
  • 简介:功能性疾病,相对器质性疾病而论,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器官出现功能异常,而查体阴性,属于功能性疾病范畴,时下对于功能性疾病的论述,多看重身心方面的因素,本文就神经传导阻滞,递质释放失衡,进行粗线论述。

  • 标签: 脊柱功能性疾病 神经传导阻滞 递质释放失衡 骨质疏松 分类
  • 简介: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前辈治疗颈椎病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范纪钦主任经过30多年的临床工作和科研,为颈椎病的治疗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但是颈椎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鉴于此,范纪钦主任设计并研发了颈椎病防治用功能垫,该功能垫己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ZL200920061848.X)。颈椎病防治用功能垫主要介绍如下。

  • 标签: 颈椎病方 防治 治疗效果 生活习惯 临床工作 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为了观察“长骨液”对骨延长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家兔54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骨延长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试验组于术后第二天开始喂含中药长骨液的颗粒饲料。对照组则喂普通饲料。定期取材,按常规做成光镜切片,光镜下观察。同时用抗骨形成蛋白(BMP)单抗作免疫组染色。结果:实验组新骨形成及成熟较对照组提前。结论:长骨液能够明显促进骨延长BMP的合成与分泌,加速新骨的形成与成熟。

  • 标签: 长骨液 骨延长 骨形态发生蛋白 实验研究
  • 简介: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以活血瘀法为多,本文阐述了的几种常见骨伤科疾病使用活血瘀法的具体应用。

  • 标签: 活血化瘀 骨伤科 应用进展
  • 简介:为较客观反映颈腰劳损病所致的颈腰痛病情轻重和治疗效果,日本骨科协会(JOA)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颈腰痛17分评分标准,后又增加到29分评分标准,被广泛应用于l艋床疗效观察。中国整脊治疗学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三大原则,“整脊手法、针灸、辨证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四大综合疗法,以调整脊柱骨、关节紊乱使之平衡为主要目的。因此临床观察和诊疗范围、治疗效果上与日本骨科协会要求有所不同。现结合临床和中国整脊学的特点,提出以下60分评分标准,供参考修订补充。

  • 标签: 中国整脊学 评分标准 整脊手法 颈腰痛 分法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个体牵引方向牵引及特殊手法治疗颈椎病源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症状结合动力位拍片明确病变椎间隙,根据病变的椎间隙的稳定情况确定牵引方向,并行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党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眩晕。结果:个体牵引方向牵引及特殊手法治疗颈椎病源眩晕的疗效优良率达95%。

  • 标签: 颈椎病 眩晕 牵引方向 个体化 手法
  • 简介:软组织伤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针刺、点压阿是穴配合功能运动法治疗软组织伤痛是笔者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所得。是对软组织伤痛治疗的创新。本文系统讲述了软组织伤痛的发病机理,运用中国整脊学的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维平衡理论和针刀医学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动态平衡失调理论,深入探讨该疗法治疗软组织伤痛的治病机理,治疗方法和临床运用。最后认为该法对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肢体功能活动受限的损伤疾病效果显著,可值得今后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阿是穴 动态针刺 功能运动 软组织伤痛 整脊 针刀
  • 简介:目的:评价闭合松解术结合解锁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的临床研究,将26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33例,167膝)和对照组(136例,172膝)。试验组针对造成KoA功能障碍的高应力点用针刀进行选择的松解,松解点包括:韧带、滑囊、关节内、神经卡压点等。对照组采用针灸。二组均结合解锁推拿法进行综合治疗。通过SF—MPQ;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明确其治疗方法的有效;通过安全分级的方法,评估其安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周期明显缩短,且远期疗效确切。二组的安全无明显差异。结论:闭合松解术结合解锁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微创或无创以及“简、便、验、廉”等特点,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闭合性松解术 解锁手法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椎间盘突出后大多压迫神经根引起患肢疼痛麻木,但有少数病人椎间盘突出后压迫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伴有患肢的疼痛麻木。本人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因腰椎问盘突出所致二便功能障碍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功能障碍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麻木 患肢 疼痛
  • 简介:脊源股骨头坏死症,《中国整脊学》首先介绍其病因病理。近来临床发现1例,男性,43岁,5年前外伤第2腰椎创伤性骨折(图1),2005年初右腿痛,步行困难。无嗜酒习惯,并从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经照片(图2)CT(图3)诊断为右股骨头坏死(1期)。某医院中药为主治疗2年,服药则疼痛缓解,不服药又疼痛加重。至今未愈。于2007年3月20日到本院诊治,发现骨坏死较2005年片更严重,已发展到第4期(图4),腰椎侧弯(图5),诊断为脊源股骨头坏死症。目前正在治疗中。特与报导。

  • 标签: 右股骨头坏死 源性 腰椎侧弯 中国整脊学 创伤性骨折 激素类药物
  • 简介:探讨手法治疗颈视力异常。采用旋推复位法治疗颈视力异常患者13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手法治疗颈视力异常者优良率为92.3%。采用手法治疗颈视力异常疗效好、见效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视力异常 手法治疗 复位法 临床疗效观察 患者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t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4.24,5.76,P〈O.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a: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a:1.79)分,治疗后为(8.90也.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2.91,6.67,P〈O.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仪 修复 骨结构 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