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F-FDG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为合理使用该设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60例健康体检者行全身18F-FDGPET/CT显像,对其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60例体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共发现有病变者641例,其中恶性肿瘤10例。本组资料中良性病变9561%,共计631例,主要包括各类良性肿瘤、结构改变性疾病、炎性病变,以鼻窦炎例最多305例(4621%),其次是肺部炎症193例(2924%),脂肪肝180例(2727%),前列腺增生及钙化175例(2651%)骨关节病变154例(2333%),肾脏囊肿与结石153例(2318%),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18F-FDG PET/CT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rTomography,PET/CT)在肝细胞肝癌术后AFP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细胞肝癌术后AFP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全身显像探测有无复发或/和转移灶,并以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随访周期为9个月至14个月。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25例,其中1例经针吸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腺瘤,1例经手术切除肺部结节证实为肺腺癌(第二原发癌);18F-FDGPET/CT诊断阴性5例,其中1例在随访第5个月时AFP较前升高,增强CT提示肝内多发转移灶,经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18F-FDGPET/CT诊断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灵敏度95.8%(23/24),特异性66.7%(4/6),阳性预测值92%(23/25),阴性预测值80%(4/5)。结论18F-FDGPET/CT全身显像能可靠地鉴别AFP升高的肝细胞肝癌术后患者有无转移或复发,准确探测复发和转移灶,改变治疗方案,联合AFP的动态变化过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肝细胞肝癌 AFP
  • 简介:为研究乳宁Ⅱ号方(主药:生黄芪、太子参、当归、枸杞、天门冬、淫羊藿、鹿角片、米仁、莪术、八月札、露蜂房、山慈菇)的作用机理,将体外培养的MA891细胞接种在小鼠右腋皮下,然后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A)、环磷酰胺(CTX)组(B)、CTX+乳宁Ⅱ号组(C)、乳宁Ⅱ号组(D)、扶正组(E)、祛邪组(F).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2倍的上述各种药物治疗.21天后处死小鼠,运用免疫组化和PT-PCR方法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1K-1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B、D、C、E、F组都能减少VEGF、f1K-1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中C组效果最好,D组次之.提示:抑制VEGF、f1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能是乳宁Ⅱ号的作用机理之一;乳宁Ⅱ号与化疗药CTX有协同作用.

  • 标签: VEGF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乳宁Ⅱ号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和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6-K-PGF1α均呈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的水平。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疗法 电针 6-K-PGF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