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领衔的“中成药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并列入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标签: 二次开发 中成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0月21日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2016年10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以“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题,为党员干部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专题党课。

  • 标签: 王国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事业 工作部署 党组书记 党员干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提出该体系从形成至今只经历了一革命,在近现代科学(含医学)为世界主流科学的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医学虽然经历了3大的浪潮,但并没有形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革命。目前中医的处境是,一方面,处于前现代化期,与现代科学相对表现为另类性、异质性、封闭性、排异性;另一方面,与新起的后现代科学之间又表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高度契合性与一致性。中医学革命的外部条件已届成熟,时代要求中医学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循环。由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必须先行对其体系框架进行一大的重整建构。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重构3个体系,即“原创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Ⅰ)、“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2)”与“现代中医学体系”(全称“现代中医人体生命大科学体系”,简称中医学体系3)。体系1、2先行进行解构与重构,体系3是在传承体系1、2学术主体基础上的扬弃,是一种创新建构。第3体系分为中国人体生命暂聋部娄、理论中医学部娄、基础中医学部娄、应用中医举部娄、中医工程技术举部娄5大部类。

  • 标签: 中医学理论体系 重新定位 体系重构 必要性 框架结构模式 建构方法
  • 简介:2009年6月12日,第全日本针灸学会(JSAM)针灸国际专题研讨会在日本隆重召开,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为“对腰痛症针灸治疗效果的科学根据”。大会由世界针联会员单位全日本针灸学会(JSAM)主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单位。

  • 标签: 世界针灸学会 专题研讨会 日本 国际 二次 科学根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出血中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连续性护理模对预防出血的经验。结果实施前两出血率为156%,实施后出血率为72%,p值<005。结论通过这种连续性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整体的护理,对预防出血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蒙药研发问题受到很多医学家关注,由于蒙药药效独特,见效快等特点,受到很多病患认可。蒙药在我国民族医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因素的影响,及一些人员非法盗挖珍贵药材等,致使蒙药医学研发受到影响,加之内蒙地区研究人员交流较少,又缺乏研究等,而对蒙药研发均带来很多不利一些。本文重在探讨蒙药研发与利用这个问题,并对如何高效来研发蒙药进行了深入研究,重在阐述蒙药药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研究上的问题,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合理的建议,为日后推动蒙药开发提供更多良好的借鉴。

  • 标签: 蒙药 开发利用 解决策略
  • 简介:何克谏(公元1633——?),字其言.号青萝山人,广东番禺人。何氏出身明代名门望族.早年习儒致仕.明朝亡後随父兄隐居番禺青萝山中,以采药、行医、着书终其一生。何氏的着作有《生草药性备要》和《增注备载食物本草》。

  • 标签: 名医 岭南 生草药性备要 食物本草 番禺
  • 简介:中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王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使《素问》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作得以传承和发扬。王冰的编次共迁移原文85条,有分编类(5篇)、合并类(14篇)、补阙论(5篇)。其注解的特点是以经解经,全面注释。训诂方法多样,运用医学原理诠释经义,成为后世研究和诵读《素问》的典范。

  • 标签: 王冰 素问 注释 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