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本地长者若长期暴露于充满微细悬浮粒子(直径2.5微米或以下的粒子,简称PM2.5)的空气中,吸入或接触与其他环境污染物混合的PM2.5,与多种癌症有关,并增加死亡风险。是项研究结果已於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6年4月的《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s&Prevention)期刊发表。

  • 标签: PM2.5 死亡风险 癌症 EPIDEMIOLOGY 浓度 公共卫生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以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对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2月IVF-ET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医嘱执行错误率、病历及时归档率、患者使用假证率等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分层护理管理培训及专科强化培训,并利用方便、快速、安全、有效的电子信息系统等方式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在2014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历的及时归档率有明显上升,医嘱执行错误率、患者使用假证率明显下降,以上统计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中心在IVF-ET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护理问题,积极进行有效地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护理风险 管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医院诊治的内科疾病患者90例,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风险因素认识、风险管理整体认识、风险管理行动取向及风险管理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方法管理相比,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工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内科护理 临床效果 常规方法 护理管理
  • 简介:在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要求逐步提高的今天,妇产科已成为医疗卫生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要求很高的一个科室。然而决定着妇女、儿童生命安全的妇产科,在护理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隐患与风险。因此,提高妇产科医疗护理水平、完善妇产科管理措施、处理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迫在眉睫。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 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包括证候要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对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46例2004年7月—2014年11月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缺血性中风复发及死亡等预后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因素对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影响。结果颅内多部位梗死患者其复发风险是单部位梗死患者的4.328倍,入院至发病第14天痰证显现患者其复发风险是未显现患者的3.463倍,急性期使用中药汤药患者其复发风险是未使用患者的49.3%。结论多部位梗死、入院至发病第14天痰证的显现是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期口服汤药治疗为保护因素。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复发 危险因素 证候要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术前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TE)方案、TE加环磷酰胺(TEC)方案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CEF)方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收治II到III期乳腺癌患者429例,分别术前接受辅助化疗TE方案(n=102)、TEC方案(n=109)、CEF方案(n=116)以及不接受术前辅助化疗(n=102),四组术前化疗周期为2-4周。结果SSI发生率,TE方案为29.4%(35/102),TEC方案为27.5%(30/109),CEF方案为31.0%(36/116),三套术前化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三套方案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接受术前化疗的SSI发生率为30.9%(101/327),与对照组8.8%(9/105)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主要感染差异源自浅表切口感染,主要原因与化疗导致的骨髓移植有关。新辅助化疗后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及对照组,CD4+/CD8+则明显低于化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讨论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化疗会大大增加SSI风险,而TE、TEC及CEF化疗方案SSI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乳腺癌 术前化疗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气管插管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效果十分显著,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良性循环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