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小鼠成纤维细胞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从新生昆明小鼠躯干皮肤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枸杞多糖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浓度枸杞多糖组,观察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中、高浓度枸杞多糖可以在传代后6-10天显著增加活细胞数量;MTT实验显示,中、高浓度枸杞多糖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成纤维细胞的衰老具有拮抗作用,能延迟细胞进入衰老和凋亡状态。

  • 标签: 枸杞多糖 成纤维细胞 抗衰老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对远志多糖进行纯化分离,观察其具有药用功效的单一多糖,为其药用功效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远志粗多糖,用酶法和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炭脱色,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多糖进行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远志单一多糖,紫外可见光260nm、280nm处有多糖无蛋白质和核酸的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也有表现出多糖的特征官能团。结论:推测该多糖为β-吡喃糖,而非α-吡喃糖,并且不含蛋白质。

  • 标签: 远志多糖 纯化 分离 葡聚糖G-100
  • 简介:目的:建立波棱瓜子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波棱瓜子药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以葡萄糖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波棱瓜子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显色条件进行优选,并对该法的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优化后的测定条件为显色波长488nm,5%苯酚的用量0.2mL、浓硫酸用量4.0mL、60℃水浴15min。该条件下,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4%,RSD=2.23%,测得不同产地波棱瓜子药材中多糖含量为1.15%~2.1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经济,适用于波棱瓜子多糖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波棱瓜子 多糖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方法:随机将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分别向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脂多糖,12h后检查并评估各组小鼠的急性肺损伤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建模脂多糖剂量。确定合适的脂多糖剂量后,采用ELISA法分别于2、6、12h末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hs-CRP、IL-1β、TNF-α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脂多糖剂量为4mg/kg时,小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HE染色后,AIL组小鼠光镜下可见以肺泡正常结构消失、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肺泡腔内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组织病理变化,肺损伤6h最为明显。结论:向小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4mg/kg可成功复制AIL小鼠动物模型。

  • 标签: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玉屏风汤剂及其组方饮片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多糖含量及提取率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硫酸一苯酚法测定。结果:10批玉屏风汤剂的多糖含量为0.984~1.746g/剂;黄芪、防风、白术饮片的多糖含量分别为0.0816-0.1174g/g生药、0.0300-0.0396g/g生药、0.0203-0.0254g/g生药;单味饮片汤剂的提取率分别为50.43%~69.73%、43.67%~53.98%、25.59%~38.42%;全方汤剂的提取率为40.57%~62.06%;玉屏风汤剂的多糖含量略低于黄芪、防风、白术单味饮片汤液的多糖含量之和。结论:对玉屏风汤剂及其组方饮片的多糖含量和提取率进行研究,为玉屏风传统汤剂及其组方饮片的多糖含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玉屏风汤剂 多糖 硫酸-苯酚法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酵母菌发酵对黄芪药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的药材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6.1mg/g,产率为1.61%;微生物发酵法在发酵最佳时间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8.4mg/g,产率为1.84%,两种处理方法对黄芪多糖的产率影响相差0.23%。结论:酵母菌发酵黄芪药材对黄芪多糖含量有一定影响,且其产率与传统水煎方法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黄芪多糖 酵母菌 发酵
  • 简介:目的:筛选白茅根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白茅根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白茅根多糖水提醇沉的工艺条件;以葡萄糖标准液作为考察指标,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白茅根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白茅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提取3次,每次2.5h,料液比为1:10,醇沉时最佳乙醇终浓度为80%,测定白茅根多糖含量达到0.807%。结论: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确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 标签: 白茅根 多糖类化合物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方法]以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广西6个产地的马鞭石斛的多糖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以田阳县的马鞭石斛中多糖含量最高,达11.85%,其他产地的马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0.93%、10.08%、4.18%、4.39%、5.20%。[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马鞭石斛多糖含量的定量分析。

  • 标签: 马鞭石斛 广西 多糖 含量测定
  • 简介:黄芪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主要药效成分黄芪多糖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防治多种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药理作用。但目前对黄芪多糖的临床配伍及单体效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黄芪多糖新的作用靶点和功效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黄芪 黄芪多糖 免疫调节 黄芪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北灵神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糜烂性胃炎患者28例,每日口服北灵神口服液100mL,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疗效标准统计有效率。结果:28例患者中显效8例,占28.57%;有效18例,占64.29%;无效2例,占7.14%。总有效率91.86%。结论: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北灵神口服液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为胃粘膜损伤提供了营养学干预的依据。

  • 标签: 灰树花多糖 香菇多糖 低聚木糖 胃粘膜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天麻多糖对天麻钩藤药对效应成分天麻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钩藤水煎液组和去多糖天麻钩藤水煎液组中的天麻素在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6∶98.4);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去多糖组中天麻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达峰浓度(Cmax)明显小于天麻钩藤水煎组,而达峰时间(Tmax)比天麻钩藤水煎液组长;天麻钩藤水煎液组中天麻素的半衰期(T1/2)明显比去多糖组长且天麻钩藤水煎组始终维持着较高的药物浓度,说明在去除天麻多糖后,大鼠对天麻钩藤药对中的效应成分天麻素的吸收效率明显降低,且天麻钩藤水煎组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比去多糖组大。结论天麻多糖对天麻钩藤药对中的效应成分天麻素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天麻钩藤药对 多糖 天麻素
  • 简介:黄芪多糖是黄芪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对黄芪多糖的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黄芪多糖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综述,对合理提取黄芪多糖及推进黄芪多糖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黄芪多糖 提取 糖尿病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肝脏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和KKAy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黄芪多糖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700mg/(kg·d)灌胃,每周监测体重和随机血糖值。治疗8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芪多糖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和血糖值均较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SOD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KKAy小鼠体重和血糖,有效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潜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肝脏 黄芪多糖 KKAY小鼠 抗氧化
  • 简介:目的:观察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TYR)活性及黑色素形成相关蛋白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表达的影响。方法:超声提取白及多糖粗品。用不同浓度的白及多糖(0.05、0.1、0.2、0.4、0.8g/L)和曲酸(阳性对照,0.1、0.2、0.4g/L)作用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用于检测细胞活性、TYR活性;各组细胞分别加入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及不同浓度药物共培养后检测黑色素含量;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α-MSH)、曲酸组及白及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干预48h后,应用Westernblot检测B16细胞TYR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曲酸组、白及多糖(0.05~0.8g/L)组、空白组间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g/L对TYR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其作用与阳性对照曲酸相当;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g/L有较高的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P<0.05,P<0.01);白及多糖浓度0.2~0.4g/L对TYR、MITF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白及多糖可能通过抑制TYR的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ITF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 标签: 白及多糖 黑色素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 酪氨酸酶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 简介:目的:测定两头尖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方法:两头尖多糖采用2mol/L三氟醋酸水解后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检测波长250nm。结果:两头尖多糖由D-葡萄糖、D-核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木糖)组成。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两头尖多糖的单糖组成,操作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 标签: 两头尖 单糖 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SolamumlyratumThunbpolysaccharide,SLTP)联合阿霉素(Adrismycim,AD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DM组、ADM+低剂量SLTP组,ADM+中剂量SLTP组,ADM+高剂量SLTP组。通过RT-PCR检测各组Bcl-2、Fa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同时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DM组及ADM+高中低剂量SLTP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并且上调Fas和降低Bcl-2表达。结论:阿霉素及阿霉素联合白毛藤多糖促进其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Fas、抑制Bcl-2的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白毛藤多糖 阿霉素 乳腺癌 FAS BCL-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