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康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责任综合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康复收治的114例患者为对象,将入组对象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57例)和分析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护理,分析组对象则需接受责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分析组患者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康复患者的护理方式选择中,责任综合护理的实施效果较好,该方案的可行性较高。

  • 标签: 康复科 责任制综合护理 风险事件 常规护理
  • 简介:七年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掌握较高临床技能,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临床医学人才。为了达到七年麻醉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应该在七年医学生硕士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鼓励学生早期深入临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加强麻醉学理论与临床技能培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学训练和自学能力提高,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和专业英语学习。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得到教师更细致的指点,并且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及临床带教医生的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地探索、总结,改进我国现有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使其更加完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医学毕业生。

  • 标签: 临床教学 麻醉科 七年制
  • 简介:目前教学管理改革中,学分制取代学年制,是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学管理工作如何正确认识学分,如何面对学分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以及如何进行改革以促进教学工作发展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 标签: 学分制 教学管理 教师 教学资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呼吸住院病人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为医院加强病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8月加强安全管理前在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住院治疗的10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2月开展加强安全管理模式后在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住院治疗的13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住院病人日常管理,干预组在加强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医护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医护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加强安全管理模式后,呼吸住院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加强安全管理模式是呼吸住院病人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管理在住院病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安全管理 呼吸科 住院病人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及总结适合医院发展现状的营养管理方法。方法:归纳、分析、总结临床营养学科管理经验和方法。结果:医院营养的建立应以医院发展现状为基础,选择适合医院的管理模式。结论:医院营养的建立是推动新兴学科建设和医院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 标签: 营养科 管理方法 实践
  • 简介:目的:加强对医院药剂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提出了适合医院药剂管理需求的监督管理应用的具体策略。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分析法及功能分析法分析了医院药剂管理的现状,对监督管理功能在药剂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对医院药剂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环节管理、用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监督管理功能在药剂管理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 标签: 监督管理 药剂科 效率 质量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放射已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时代。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放射,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中立足。文章围绕基层医院放射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通过转变观念、加强质控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内绩效考核、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临床沟通等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基层医院 放射科 管理 实践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病房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2017年7~12月对消化病房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选择2017年1~6月未进行医院感染为护理管理方案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士医院感染考核成绩。结果:护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率分别为8.00%、1.00%(P<0.05);护理管理方案实施前后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减少消化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

  • 标签: 消化科 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概括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急诊静脉备用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含急救车内药物摆放混乱,无规矩;备用药的包装盒缺失不完整;特殊药物未按照药物说明书贮存及摆放;大型输液液体未按要求摆放等,拟定了急救车药物摆放及管理制度,包含药品换班记录本,执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创建药物有效期信息表,定时核查;对不同类及特别药品进行标志管理,以防乱用乱放;实行复查制度用以核查处方药物。由于护理人员提高急诊备用药作用的认识,药物检查达标率达到了100%,不仅降低了用药不安全事件的数量,而且保证了急诊静脉备用药的安全管理

  • 标签: 急诊科 静脉备用药 安全因素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在康复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5月开始在康复实施层级护理管理,选取医院康复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在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自我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自我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在康复实施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 康复科 实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结合呼吸门诊和肺功能室工作,从受试者、药品、仪器等方面进行呼吸门诊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分析。科学、有效的管理可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增加受试者的信任和依从性,同时也可提高团队成员参与药物科研的意识和慎独精神。本文同时也为今后本院或他院开展更多门诊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门诊 药物临床试验 管理方法
  • 简介:方法:探讨组长负责分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医院消化内科实施组长负责分层管理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未实施组长负责分层管理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不良事件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不良事件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组长负责分层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降低投诉率,优化医患关系。

  • 标签: 组长负责制 分层管理 消化内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管理在精神病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7年医院精神住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安全护理、知识讲座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危急事件发生率。自行设计心理舒适感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安全感、满足感、尊重感3个方面。根据住院精神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行为障碍进行评价。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危急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尊重感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社会能力评分、社会兴趣评分、个人整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关怀照顾、治疗技术、态度、沟通、护理康复知识宣教、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在精神管理中应用了人文关怀管理的理念,使患者得到了体贴的关怀,充分的尊重、令人满意的服务,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增进了医患关系,还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精神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管理 精神科
  • 简介:目的:探索数字化管理在影像的应用。方法:影像医疗设备均配置Dicom3.0接口,通过合理运用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平台,对病人信息及影像资料、科室人员、设备、耗材等进行数字化的管理。结果:科室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工作效率、疾病确诊率、工作人员积极性等大为提高,并相应地带来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结论:以PACS系统为中心,对影像进行数字化管理,将逐步代替影像传统管理模式,同时也对科室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 标签: 影像科 数字化管理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