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回顾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对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性、技术特点及分类进行简单介绍;概括膜分离法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并分析与总结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和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超滤 中药生产
  • 简介:摘要:中药是由中草药制成、提炼而成的一种供临床使用的药物。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随着现代化制药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传统中草药制剂在生产制造和工艺上也得到了显着的创新和改进。中药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对提高中药制造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效率、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药制造技术现状,多项现代制药新技术、新成果已应用于中药制造,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文中,将对中药材制造的发展历史、制造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新技术的概论、概述和前景进行解释和分析,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文献资料。关于中药材的制造。

  • 标签: 中药,制造技术,现代化
  • 简介:用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采用密度梯度细胞分离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荧光酶标法和放射碱基结合分析等方法,设立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咳喘落治疗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分析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有血浆中嗜酸性粒细胞数、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L-4、IL-5、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以及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等指标的变化。结

  • 标签: 咳喘落 哮喘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中药生产以及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中药生产现代化无法有效的推广更是大大限制了中药生产行业的发展空间。本次研究主要从当前过程系统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的推广来探究中药生产的现代化,为更好的提升中药行业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过程系统 先进管理 中药现代化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中药生产以及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中药生产现代化无法有效的推广更是大大限制了中药生产行业的发展空间。本次研究主要从当前过程系统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的推广来探究中药生产的现代化,为更好的提升中药行业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过程系统 先进管理 中药现代化
  • 简介:摘要:我国的制药业,尤其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享誉世界,是许多国外科研人员来这里学习我国的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中药现代化应用,许多新的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本文着眼于中药的现代化应用,简单论述了目前的制药新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中药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药物 新技术 中药材 最新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值。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治疗1年DNA转阴但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继续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0例加用调控免疫方,12周、24周时用Fibroscan测量患者的肝脏硬度值。结果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较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组显著下降。结论调控免疫方有明显的改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AS大鼠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调控的影响,并探讨黄连降脂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降脂合剂组、氟伐他汀组。12周以后酶法检测血脂,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去蛋白法检测H2S含量。结果正常组几乎无表达,中药组和氟伐他汀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H2S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可能通过上调H2S的水平,从而防治AS形成。

  • 标签: 黄连降脂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连续8d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染毒后停止肌肉注射海洛因5d,自然戒断.按染毒(成瘾)-脱毒的方法,反复3个阶段,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对照组按照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的周期,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连续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针刺组在染毒期处理与模型组相同,在脱毒期给予针刺百会和大椎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5d.于实验第39d取3组大鼠的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组织.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定量实时PCR(RT-qPCR)法检测泛素(Ub)、泛素蛋白连接酶(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Ub、E3、26S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大鼠海马、VTA区的Ub、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针刺疗法 泛素 蛋白酶体 物质禁断综合征 海洛因依赖 脑损伤
  • 简介:建立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模型,胃饲补肾活血方药,观察造血调控因子IL-2、IL-10、IFNγ、TNF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肾活血中药组IL-2、IFNγ、TNFα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0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说明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的分泌,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恢复机体的造血功能.

  • 标签: 免疫介异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调控因子 补肾活血法 实验研究
  • 简介:人的行为受情志的很大影响.而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与情志密切相关,所以。关于情志产生及调控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有重大的生物医学、社会学及社会生物学意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医学与经典的现代医学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我们则期望从两者的差异之中能发现该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情志 调控 网络 分子 疏泄 生物学意义
  • 简介:目的:对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搜索网络数据库,得到PPA脚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约2kb的序列。运用PROMOTERSCAN分析该序列可能的启动子区域,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MethPrimer和CpGIslandSearcher分析该序列潜在的CpG岛,运用TFSEARCH软件分析该序列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反向链2425到2175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在启动子上具有TATA盒。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kb序列存在包括MyoD、HSF和Nkx-2等19个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不存在CpG岛。结论:该实验为后续的PPAR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PPARΓ 启动子 转录调控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经过复杂的过程,受到物料来源、生产条件、仪器设备的劣化及工人操作规范的影响。质量是关系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我国制定了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药品GMP认证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实施GMP情况检查的认可过程。药品生产对药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发生的偏差包括在药品生产、检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已批准标准或规定所产生的各种偏差。药品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商品,其有效成分和剂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微小的偏差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

  • 标签: 药品生产 偏差产生 原因 处理
  • 简介:一氧化氮(NO)在各类分子进程中均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出现,其在生理学和病理学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作为气体分子和带非共用电子的自由基,NO参与不同的生物进程。在许多例子中NO通过活化环鸟苷酸和提高胞内cGMP合成来介导其生物效应;然而NO非cGMP依赖效应的种类列表也在快速增长。过量NO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存在,靶向NO信号的治疗策略已于近年引起研究者注意。许多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使用在中医药传统治疗和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都享有盛誉。主要介绍NO作为药物的使用历史,着重指出发展靶向NO信号分子型新中药的重要性,并提出使用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于细胞、器官及无细胞水平来鉴定、纯化和重组以调控NO信号途径将是治疗NO产量不平衡为特征的众多病理情况的新策略。

  • 标签: 一氧化氮 环鸟苷酸 信号系统 传统中医药 分子靶向型中药
  • 简介:目的:探查疮灵液对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术后3~14d,疮灵液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d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d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d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d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疮灵液能够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并能够调节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标签: 疮灵液 慢性创面 炎症因子 金属蛋白酶 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