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甘松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甘松中的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35个化学成分,其中29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85%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20.51%。其中含量高于1%成分的有4个,以白菖烯含量最高(7.46%),其次是β-紫罗兰酮(3.44%)、异戊酸(2.19%)和β-橄榄烯(1.30%)。结论甘松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以倍半萜种数最多,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 标签: 甘松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四种人工合成的非法食品着色剂苏丹红Ⅰ-Ⅳ的方法。方法先将苏丹红Ⅰ-Ⅳ四种着色剂标准品用甲醇(色谱纯)配制成质量浓度约为1000mg/L的标准品储备液,再用甲醇溶液逐级稀释成浓度为200、100、40、20、10、1mg/L的样品溶液。色谱柱为ChromolithC18(3mm×4.6mm,2μm),流动为甲醇-水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结果4种着色剂定量限在0.86-1.30mg/L之间;线性范围为1-200mg/L,各个着色剂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9-0.9997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Ⅳ这四种非法着色剂。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苏丹红Ⅰ-Ⅳ
  • 简介:目的准确测量广西莪术挥发油中莰烯、吉马酮、β-榄香烯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GC),Elite—WAXETR(0.25μm×0.25mm×30m)柱;流速为2.0mL/min,进样量为1μL,进样温度为250℃,分流比为20:1;FID检测器温度为280℃,氢气流量为45.0mL/min,空气流量为450mL/min;程序升温:65℃保持恒温2min,然后以5℃/min的速率上升到90℃后保持恒温3min,然后以7℃/min的速率上升到105℃后保持恒温7min,最后以6℃/min的速率上升到190℃后保持恒温20min。结果三种物质的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准确测定了3个批次广西莪术挥发油样品中莰烯、吉马酮、β-榄香烯的含量。结论GC法测定广西莪术挥发油中莰烯、吉马酮、β-榄香烯的含量简便、快捷。

  • 标签: 广西莪术 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色谱-荧光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大鼠口服盐酸黄藤素制剂后药物体内药动学过程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C18柱流动:0.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40:60);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波长:λEx=310nm,λEm=360nm。动物实验:给予6只wistar大鼠口服盐酸黄藤素片,尾静脉取血测定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药动学软件包处理,计算药物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藤素线性回归方程为:C=6.1050A×10-4+7.3×10-3(r=0.9997),盐酸黄藤素血清浓度在0.04mg/L-0.4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3个浓度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稳定性良好(RSD=1.77%)。盐酸黄藤素在大鼠体内表现为两室模型药动学过程。按30mg/kg剂量灌胃给药,测得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0.30±0.04)h,血药峰浓度为15.27μg/L,消除速率常数为0.2031(1/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色谱-荧光检测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适用于盐酸黄藤素新制剂大鼠体内过程实验的血清药物浓度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盐酸黄藤素 血清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HPLC同时测定补骨脂配方颗粒中的四种有效成分。方法 使用Pntulips Q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6nm,进样量10μl。结果 补骨脂苷在0.010~0.149mg/ml(r=0.9995)、异补骨脂苷在0.020~0.298mg/ml(r=0.9996)、补骨脂素在0.017~0.260mg/ml(r=0.9999)、异补骨脂素分别在、0.026~0.387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8.5%,99.0%,99.4%,RSD分别为1.83%、1.82%、1.27%、2.00%,4批样品各成分含量有差异。结论 补骨脂配方颗粒中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含量高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不同厂家补骨脂配方颗粒各成分含量有差异。

  • 标签: 补骨脂配方颗粒 HPLC 补骨脂苷 异补骨脂苷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 简介:作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教学反思等方面,对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色谱概论”一章的说课进行了探索。在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程序,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说课 仪器分析 色谱法概论
  • 简介:摘要: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高效液相色谱出现在世界上,并因为其优良的应用效果,促使其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与此同时在持续的实践和创新过程中,该项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今已经逐步运用到药品检测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高水平的自动化以及较高的灵敏度,预示着该项技术拥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通常情况下,高效液相色谱主要应用到药品检测行业,再加上其技术的功效显著,慢慢变成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工具。基于此,笔者在本篇主要针对高效液相色谱展开相关介绍,并对其在药品检验中的相关运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药品检验行业尽绵薄之力。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简介 药品检验 运用
  • 简介:目的:测定两头尖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方法:两头尖多糖采用2mol/L三氟醋酸水解后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测定;检测波长250nm。结果:两头尖多糖由D-葡萄糖、D-核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木糖)组成。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测两头尖多糖的单糖组成,操作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 标签: 两头尖 单糖 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分析乌梅炒炭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乌梅炭的凝血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条件:梯度程序,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ELSD温度:40℃,气流量:1.5L/min。结果乌梅经炒炭炮制后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其中生乌梅经炒炭炮制后一成分显著增加,另一成分消失。结论采用HPLC-ELSD可以较好的反映乌梅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深入研究乌梅及乌梅炭提供依据。

  • 标签: 乌梅 炮制 成分变化 HPLC-ELSD
  • 简介: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经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经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经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 标签: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
  • 简介:、营、宗是中医学里三个相当重要的术语,在《内经》一书,这三个术语共出现了近200次,当中更有5篇的是以营、卫作篇名的。笔者从“阴阳学说”入手,探讨卫、营、宗的意义、属性及根源,并进一步讨论此三气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卫、宗旨在说明阳气温煦、保卫、动的属性与作用;营旨在说明阴血濡养与静的属性与作用。卫、宗与营皆根在肾,长养于脾胃,并透过心肺二脏发挥其属性与职能。透过卫、宗与营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医藉的理解,并加强临床上各种证候的认识与整理,及阴阳气血治则的建立。

  • 标签: 卫气 营气 宗气 阳气 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