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远志多糖进行纯化分离,观察其具有药用功效的单一多糖,为其药用功效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远志粗多糖,用酶法和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炭脱色,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多糖进行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远志单一多糖,紫外可见光260nm、280nm处有多糖无蛋白质和核酸的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也有表现出多糖的特征官能团。结论:推测该多糖为β-吡喃糖,而非α-吡喃糖,并且不含蛋白质。

  • 标签: 远志多糖 纯化 分离 葡聚糖G-100
  • 简介:摘要:制药工程领域是保障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中药物分离控制是制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控制环节。在金融体系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制药工程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健康的发展态势。药物分离技术可以通过对药物成分的分析,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对药物进行纯化,提高药物质量。为此,本文简要阐述了制药工程的特点,从超临界流体萃取,固液萃取分离,沉析分离,天然维生素E纯化,反胶团萃取分离等方面对药物分离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制药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制药工程 制药分离 技术应用
  • 简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大家对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自己与家人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关心。人的一生中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室内出现空气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就必须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尽快消除埋藏在您身边的这颗“定时炸弹”。

  • 标签: 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空气质量 环境意识 人的生存 健康状况 室内环境
  • 简介:回顾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对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性、技术特点及分类进行简单介绍;概括膜分离法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并分析与总结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和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超滤 中药生产
  • 简介:摘要: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制药化工领域越来越多地用到制药分离技术,以此来提高自身制药产品的纯度和质量。本文结合制药化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制药分离的步骤和制药分离技术在制药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制药分离技术 制药化工 高新技术 实际应用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果糖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和定量,结果进样量在640-96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果糖 分离 定量
  • 简介:微信说法:提到空气污染,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室外浑浊的空气,但家用厨房在使用时释放的有害物质,会让厨房里的空气污染比室外更严重。专家解读厨房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和烹调时所产生的油烟。我国居民普遍使用的燃料为液化石油气、煤气、煤、天然气等。污染物中含有多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并芘和飘尘等,烧煤的厨房受有害气体和

  • 标签: 空气污染 苯并芘 专家解读 第三世界国家 通风条件 呼吸道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中小型医药企业的融资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经营成本相对较高。集群式发展有利于中小型医药企业的融资,有利于实现创新,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市场式”和“中卫式”是两类最基本的中小型医药企业的集群类型。为促进中小型医药企业集群式发展,政府应加快设立中小型医药企业集群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中小型医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大力建设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 标签: 中小型医药企业 集群式发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菌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01株(56.8%),革兰阴性菌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