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作者: 钟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00
  • 简介:胃食管反病指的是因为患者食管胃连接部功能异常,抗反防御机制明显降低,酸性或者非酸性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发生反,进入食管,从而引发不适症状。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病患者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关于胃食管反病的治疗标准尚未统一,通过现有西医药物治疗,停药后疾病会反复发作、症状无法明显改善、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可弥补西医药物的治疗缺陷,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胃食管反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8例胃食管反病患者,研究时段为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以采取西咪替丁治疗的49例患者划分对照组,将以采取西咪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49例患者划分观察组。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5.92% vs 77.55%)、不良反应发生率(2.04% vs 14.29%)相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内科 西咪替丁 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88例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A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即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在全麻下开展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针对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5.45%较对照组79.55%高(P0.05)。结论:AR患者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鼻中隔偏曲矫正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米曲菌胰酶治疗RE伴FD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RE伴FD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B组(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米曲菌胰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RE伴FD患者同时服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米曲菌胰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使生活品质保持在较高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米曲菌胰酶 反流性食管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中药是由中草药制成、提炼而成的一种供临床使用的药物。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随着现代化制药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传统中草药制剂在生产制造和工艺上也得到了显着的创新和改进。中药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对提高中药制造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效率、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药制造技术现状,多项现代制药新技术、新成果已应用于中药制造,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文中,将对中药材制造的发展历史、制造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新技术的概论、概述和前景进行解释和分析,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文献资料。关于中药材的制造。

  • 标签: 中药,制造技术,现代化
  • 简介:摘要:对于中药中的固体分散体,多以难溶分子或是无定性等结构出现,这些结构承载于中药之中,使中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要想充分发挥药物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药物研究过程中,应当结合中药内部难溶物质,对难溶物质的分散状态进行分析。为解决中药的难溶部分,提高中药药性,本文结合光谱与热分析方式,对中药状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药分散状态测定提供有效方法,更好地发挥中药价值。

  • 标签: 中药测定 固体分散体 分散状态 测定方式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医疗设备系统,可以在建立现代医学档案库系统的基础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作为医院检查病人的辅助工具,医疗设备在医疗诊断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医院声誉。但当前医院存在较多类型的医疗设备,无法系统管理,使用期间出现较多问题。对此,各级医院应针对自身情况,引入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率,避免误诊问题。

  • 标签: 医院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
  • 简介:摘要:制药工程是国家医药行业、医药卫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制药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制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机械制造等,都属于制药工程的范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促进制药工艺的进步和技术革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制药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对制药工程技术技术创新,提高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水平,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文章对制药工程及制药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制药工艺创新的意义,并对其创新基础策略展开探讨。

  • 标签: 制药工艺 制药工程 技术创新 制药产业
  • 简介:摘要:我国的制药业,尤其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享誉世界,是许多国外科研人员来这里学习我国的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中药现代化应用,许多新的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本文着眼于中药的现代化应用,简单论述了目前的制药新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中药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药物 新技术 中药材 最新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扩张球囊技术与催产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本院实施引产的产妇中抽选研究对象,入选产妇共80例,并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催产素引产,观察组使用宫颈扩张球囊技术引产。对比各个产程用时、宫颈成熟度评分、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第一产程用时、第二产程用时、第三产程用时、总产程用时更短,宫颈Bishop评分更高,P<0.05。两组对比,胎儿转位率、盆腔感染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道裂伤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更低,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技术引产可以比催产素引产更好地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获得更好的母婴结局。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技术 催产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将探析牙种植术中应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的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实施于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共计纳入研究对象72例,均为需要行牙种植术的患者,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在牙种植术期间需使用GBR技术。本次研究中重点探析GBR技术实施期间的护理对策,需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常规护理,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首先对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36例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100%,对照组中成功种植29例,种植成功率80.5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还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从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相对更优,(P<0.05)。结论:在GBR技术应用于牙种植术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提高种植成功率。

  • 标签: 牙种植术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成功率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新技术意义,而后对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措施探究。

  • 标签: 畜牧兽医站 动物防疫 新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及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接收的78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窄带电子染色与碘染色检查,并予以病理学检查,将其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窄带成像技术和碘染色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1.03%、92.31%,敏感性为97.26%、98.63%,特异性则为60.00%、40.00%。结论 在诊断早期食管癌的过程中,碘染色、窄带成像技术的运用,有着较高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依据临床实际,合理选择。

  • 标签: 窄带成像技术 碘染色 食管癌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应激的概念,应激的过程及造成的可能结果,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应激的机制,应激对畜牧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应激的主要来源(应激源)、抗应激技术的研究进展等内容。希望通过本综述让畜牧业同行更好的认识应激,更好地解决畜牧生产中的应激问题。

  • 标签: 应激 应激源 抗应激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发展,药物制剂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作用越来越凸显,比如薄膜包衣技术、透皮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等等,其在应用中可以很好的保存中药中的药物有效成分,还能够过滤掉其中的有害成分,从而大大降低其毒副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也起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基于此,本文就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药物制剂新技术 中药制剂 现代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60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60例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均可见典型影像学征象。结论 多排螺旋CT技术可以在早期周围期小肺癌的诊断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技术 早期周围期小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及MRS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院内行前列腺疾病检查患者75例为观察对象,经病理确诊前列腺癌患者25例,前列腺增生50例,均行DCE-MRI及MR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观察诊断精准度。结果:DCE-MRI检查中,分别在2min、1min、21s时对比,前列腺癌患者信号值均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MRS检查中,前列腺癌组患者的(Cho+Cr)/Cit、Cho/Cit值均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以病理结果为标准,75例患者中25例阳性,50例阴性,经DCE-MRI检出阳性19例,精准度76.00%,经MRS检出阳性18例,精准度72.00%,经DCE-MRI+MRS检出阳性24例,精准度96.00%,联合检验精准度高于分别检验(P<0.05)。结论:DCE-MRI与MRS对于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相似,将两者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精准度。

  • 标签: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 DCE-MRI M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