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清心方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大鼠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1Areceptor,5-HT1AR)、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2Arecep-tor,5-HT2AR)的影响。方法将60只围绝经期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A);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组(B);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补佳乐治疗组(C);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米氮平治疗组(D);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中药治疗组(E);A组为围绝经期正常大鼠,其余4组进行18天不可预知慢性应激。于应激后对造模动物进行72小时连续快速眼相睡眠剥夺(REM)。每天在应激前1小时按组给药。在末次灌胃24小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分别用荧光定量检测海马5-HT1ARmRNA和5-HT2ARmRNA、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海马5-HT1AR和5-HT2AR的表达。结果蛋白印迹检测(westernblot)海马及免疫荧光检测海马CA1区均显示:海马区5-HT1AR表达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表达水平上,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提高了5-HT2AR的表达水平,且与模型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T-PCR显示:海马区5-HT1ARmRNA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mRNA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米氮平组较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清心方能提高5-HT2AR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在海马CA1区发挥作用,表明补肾调肝清心方可以通过调节海马CA1区5-HT2AR表达来改善睡眠障碍。

  • 标签: 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 补肾调肝清心方 5-羟色胺1A受体 5-羟色胺2A受体
  • 简介:目的筛选5-氟尿嘧啶液体栓处方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海藻酸钠和PEG4000为黏度调节剂,制备5-氟尿嘧啶液体栓,考察5-氟尿嘧啶用量、凝胶材料比例以及黏度调节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采用紫外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所制2%5-氟尿嘧啶液体栓的胶凝点在(36.2±0.33)℃,体外释放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液体栓在240min累积释放率为94.50%。结论将5-氟尿嘧啶制成液体栓能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延长药效时间,通过调整液体栓材料比例以及黏度调节剂可制得性状优良的液体栓剂。

  • 标签: 5-氟尿嘧啶 液体栓 胶凝温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体外释放百分率
  • 简介:对老年来说,需要补充的维生主要有4种,即维生A、E、B1、C。维生B1,有预防脚气病及神经炎的功效,能增强食欲,调节消化功能,营养末梢神经,广泛存在于粮食、肉类、果实等食物中。

  • 标签: 老年人 维生素 脚气病 神经炎 消化功能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女性宫颈拭子PCR-HPV6、11、16、18检测阳性患者外敷10%的5-氨基酮戊酸(ALA)于宫颈处;3h后照光。每周1次,共3次,同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隔日一次,连用3月。治疗结束后连续3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宫颈拭子PCR-HPV检查,总结病毒清除率。结果病毒清除率达82%;患者照光局部轻度红斑、肿胀、灼痛、未予治疗自行消退。结论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方法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能有效清除宫颈HPV隐患。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药经典方剂十全大补汤(以下简称sqdbt)联合临床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对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肿瘤组、sqdbt组、5-fu组、sqdbt+5-fu组,计算胸腺指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胸腺指数均大于单纯肿瘤组;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qdbt+5-fu组最高为11.35;血清中TNF-α浓度sqdbt+5-fu组最高,可达44.88pg/mL。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5-氟尿嘧啶在抑制大肠癌小鼠肿瘤细胞生长和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损伤方面,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

  • 标签: 十全大补汤 HT29大肠癌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华蟾注射液对肝癌肿瘤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测定华蟾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华蟾注射液对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华蟾注射液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24h和48h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为明显;华蟾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48h抑制率明显高于24h抑制率(P〈0.05);华蟾注射液不同浓度G0/G1期百分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S期细胞百分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华蟾注射液不同浓度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华蟾注射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随着华蟾注射液浓度的减少,Bcl-2蛋白表达不断增加,而Bax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华蟾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肝癌肿瘤细胞HepG: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相关。

  • 标签: 人肝癌肿瘤细胞 华蟾素注射液 增殖抑制作用 机制研究
  • 简介:目的:对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搜索网络数据库,得到PPA脚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约2kb的序列。运用PROMOTERSCAN分析该序列可能的启动子区域,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MethPrimer和CpGIslandSearcher分析该序列潜在的CpG岛,运用TFSEARCH软件分析该序列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反向链2425到2175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在启动子上具有TATA盒。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kb序列存在包括MyoD、HSF和Nkx-2等19个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不存在CpG岛。结论:该实验为后续的PPAR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PPARΓ 启动子 转录调控
  • 简介:胰岛信号转导通路的正常运行在胰岛生理作用下发挥重要的作用,炎性细胞因子等干扰胰岛正常信号转导通路,激活胰岛抵抗信号转导通路,导致胰岛抵抗并发生2型糖尿病。该文参阅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胰岛与胰岛抵抗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和评价。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探讨黄连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的血糖、胰岛抵抗及胰高血糖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连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黄连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FINS)及GLP-1水平,计算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黄连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2.41%,黄连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I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GL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黄连组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通过升高GLP-1水平控制血糖,改善胰岛抵抗。

  • 标签: 2型糖尿病 湿热困脾证 黄连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UBE2D2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UBE2D2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后,Mfy—metrixrat230AGeneChiparrays检测肝癌组织UBE2D2表达的差异;设计2UBE2D2基因siRNA靶点,将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入SMMC-7721肝癌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Realtime—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芯片结果显示,UBE2D2基因在大鼠肝癌形成后表达显著增加,不同中医治法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其中健脾理气法下凋作用较明显;采用MTT法筛选到1个UBE2D2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转染6d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转染6d后该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UBE2D2基因的高表达与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有关,而中药健脾理气治法对其具有下调作用。

  • 标签: 肝癌 UBE2D2 基因芯片 RNA干扰 治法
  • 简介:目的:为探讨胰岛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胰岛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型,按证型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型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型、湿热(痰浊)困脾型、气阴两虚型、瘀阻脉络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型和瘀阻脉络型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抵抗的病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辨证施治
  • 简介:笔者自1998年10月年至2002年3月,观察了化痰降糖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FBG)等的影响,以期对其病机病理有较深的认识,并指导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降糖汤 2型糖尿病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丹参血清对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含药血清作用低分化肝癌HepG2细胞,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HepG2细胞Caspase-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TGF-β1分泌水平;钙影像(CalciumImag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浓度组能明显增加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P〈0.05),同时,ELISA检测也显示10倍浓度组HepG2细胞TGF-β1分泌减少(P〈0.05),且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实现的。

  • 标签: 丹参 HEPG2细胞 Caspase-3 TGF-β1 CA2+
  • 简介:目的:探讨蟾毒灵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S)、5-氟尿嘧啶组(5-Fu)、蟾毒灵组(Bu)、蟾毒灵加5-氟尿嘧啶组(Bu/5-Fu)。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20ml/kg、5-Fu24mg/kg、Bu1mg/kg、Bu1mg/kg+5-Fu24mg/kg。用药后第7天处死,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TUNEL法检测瘤体凋亡指数,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瘤体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Bu/5-Fu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Bu组、5-Fu组(P〈0.05);Bu/5-Fu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Bu组、5-Fu组(P〈0.01);Bu/5-Fu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Bu组、5-u组(P〈0.01)。结论:蟾毒灵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联合5-Fu可起到增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蟾毒灵 胰腺癌 细胞凋亡 SURVIVIN 裸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