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作为一种患病率逐年升高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加强对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主要临床手段之一。如何减少辐射剂量以及提高图像质量成为乳腺X射线成像技术的技术重点和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诊断设备中加入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可降低辐射剂量,临床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图像质量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文章主要介绍了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算法。

  • 标签: 乳腺癌 DBT 自动曝光控制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术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研究组为40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宫腔镜电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并发症的防治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内窥镜电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分析内窥镜电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未来治疗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采用高频电刀将息肉进行切除,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情况以及是否发生癌变等。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8%。结论:采用内窥镜电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

  • 标签: 内窥镜电切术 高频电刀 消化道息肉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行会阴保护无侧法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共160例选择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参照组应用会阴侧。研究组应用会阴保护无侧。结果两组患者在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性生活恢复时间相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下床时间、护理依从性、会阴疼痛情况方面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较,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应用会阴保护无侧法阴道分娩,不会增加阴裂伤情况,而且对产妇产后疼痛程度低,更有助于产后性生活恢复,保证生存顺利程度。

  • 标签: 初产妇 阴保护无侧切法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等离子电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前列腺增生等离子电手术的96例老年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快。结论对进行前列腺等离子电术的患者术后进行专业的、综合的护理干预和有效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前列腺增生 离子电切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用输液增温夹在冲洗管道距接尿管端10cm处进行持续加温1,将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3℃到37℃之间,然后持续3天进行冲洗,对照组使用未加温处理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然后观察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堵管次数及出血的次数。结果在持续膀胱冲洗期间,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堵管次数及出血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热温度为33℃到37℃的冲洗液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及出血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冲洗液 温度 膀胱痉挛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