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09月-2023年09月期间选取本院6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叙事护理),比较两组病耻感、冲动行为。结果:观察组的病耻感、冲动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够消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改变患者的冲动行为,可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病耻感 冲动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精神病患者干预期间实施冲动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冲动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用药依从性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效果 用药依从性 冲动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冲动攻击行为酒精依赖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脑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或门诊的酒精依赖患者60例为对象,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AOS)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伴冲动攻击行为组(n=30例)和不伴冲动攻击行为组(n=30例),对两组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并完成脑电图特点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脑电图的特点与冲动攻击行为完成相关性分析。结果:伴冲动攻击组FT3、FT4及TT3水平高于不伴冲动攻击行为组(P<0.05);TT4水平低于不伴冲动攻击行为组(P<0.05);伴冲动攻击组患者脑电图α、β、θ及δ波幅高于不伴冲动攻击行为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酒精依赖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与FT4无相关性(P>0.05);与FT3、FT4、TT3、脑电图α、β、θ及δ波幅呈正相关性(P<0.05);与TT4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伴冲动攻击行为酒精依赖患者常伴有甲状腺激素异常,具有典型的脑电图特点,加强患者甲状腺激素及脑电图检查能提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能力。

  • 标签: 冲动攻击行为 酒精依赖 甲状腺激素 电图特点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喹硫平合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冲动行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双向情感障碍合并有冲动行为的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用药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进行BPMS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定。结果总疗效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冲动行为安全有效。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冲动行为 丙戊酸镁缓释片 喹硫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收治的一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相关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后,该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好转,后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做好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干预及指导等护理措施使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偏执性精神分裂症 个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神经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患者24例,依据患者情况给予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切断术治疗方法,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95.83%(23/24)。远期效果观察,于术后3个月随访,出现复发情况2例,复发率8.70%(2/23),行二次手术治疗康复。另外,对所有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1例耳鸣症状、1例头痛头晕,发生率8.33%(2/24)。结论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患者治疗中,需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 标签: 神经外科治疗 舌咽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神经刺激仪定位 单独应用以及联合 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 30 例。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神经刺激仪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更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领域。常见神经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癫痫和帕金森病等。诊断方面,应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技术来评估患者情况。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不断创新,针对特定靶点研发新药;介入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此外,康复和辅助治疗也取得进展,如改进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技术,并引入辅助器具和辅助疗法。神经内科的发展对患者和医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重点将聚焦于进一步改善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神经内科 常见神经疾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将采取常规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颈椎疼痛评分及颈椎前屈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颈椎疼痛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颈椎旁神经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疼痛 颈椎前屈活动度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颈肩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头面颈肩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94例,根据患者抽签分为实验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抗病毒丶止痛丶营养神经丶电针丶TDP照射等综合治疗。实验组采取抗病毒丶止痛、营养神经加星状神经节联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VAS)、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5.1%(P

  • 标签: 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 头面颈肩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患者64例,其中有症状DPN23例,无症状DPN23例,无DPN23例,分析三组NCV指标。结果:有症状DPN组内患者正中神经MCV指标、正中神经SCV指标、尺神经MCV指标、尺神经SCM指标、腓总神经MCV指标和腓浅神经SCV指标,和无DPN组患者对比,P<0.05;无症状DPN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比无DPN组低,P<0.05;有症状DPN组内患者远端潜伏期明显高于无症状组,波幅低于无症状组,P<0.05;23例有症状患者中H反射异常率为86.96%,F波反应异常率为34.78%。结论: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式可对DPN实施鉴别诊断,价值高。

  • 标签: 神经电生理检查 糖尿病神经病变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腓总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时可应用PROSET技术以及DW-MRN技术,为提高患者的诊断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扩散加权磁共振神经成像以及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目标选择在我院进行腰骶部检查的受检者,纳入其中的30例进行研究。结果 针对受检者的腰丛神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PROSET的显示率明显比DW-MRN好很多,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同时对骶神经以及腰骶干的显示效果进行分析,比DW-MRN优秀很多(P<0.05)。受检者的根鞘和腰骶神经根可以通过PROSET清晰的显示出来,同时腰骶丛神经信号增高和受累增粗则DW-MRN较为敏感,受检者的腰骶丛节后神经可以通过MIP重组的3D图像有效的显示出来。结论 受检者腰骶节后神经和腰骶丛神经节可以通过DW-MRN直观的显示,通过和PROSET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更加直观的诊断腰骶丛神经病变。

  • 标签: 腰骶丛神经 扩散加权成像 临床应用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肿瘤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5例,均手术成功,面部神经功能Ⅰ级44例、Ⅱ级1例;随访1年,未见并发症,满意率为100.00%。结论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