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2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35例。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同时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比较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 FEV1、 FEV1/FVC,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更佳( P< 0.05)。结论 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氧气驱动 雾化吸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解热镇痛抗炎药不良反应调查分析,提出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2018.2-2019.2,对我院接诊的48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用药不良反应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和器官/系统损伤类型,并提出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引发不良反应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主要包含扑热息痛、安痛定、安乃近、感冒通和去痛片等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器官/系统损伤类型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占比分别为37.50%、14.58%和10.42%;中、重度调查者29名,占比为60.42%。结论扑热息痛等多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会引发不良反应,会对患者造成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男性生殖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器官/系统损害,因此用药过程中应做好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史、充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成分和不良反应、加强对儿童的规范用药等预防措施。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不良反应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对肿瘤病人不同部位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可导致该部位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继而引起不良反应。方法现代放疗新技术提升了针对性,使得副作用大减,结果皮肤反应仍然会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结论临床上放疗科护士如何更好地观察与护理照射野的皮肤,以减轻患者痛苦,使治疗得以顺利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恙虫病患者外斐氏反应阴性现象。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外斐氏反应阴性36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外斐氏反应作为诊断恙虫病的价值有限,阴性不能排除恙虫病,结合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诊断恙虫病。

  • 标签: 丛林斑疹伤寒 外斐氏反应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C反应蛋白( CRP )水平对诊断 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 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我院 100 例经临床检测确诊为腹泻的患儿 。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 组 50 例,为 细菌性肠炎患儿,细菌组 50 例,为 病毒性肠炎患儿。检测两组患儿血清 中 CRP水平,并判断 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对小儿肠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 患儿 CRP 水平为( 35.86 ± 16.39 ) mg /L,明显高于对照 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 患儿血清 CRP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CRP水平对 细菌性肠炎患儿更敏感 ,检出率更高,对 小儿肠炎的鉴别诊断及对症治疗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有效避免误诊 。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小儿 肠炎 应用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也逐年增加。但临床上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HIV(艾滋病)患者在治疗期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抽取40例在我院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且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为研讨对象,根据单双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基础组(常规护理)和研讨组(精细化护理),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两种护理方式,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患者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接受精细化护理的研讨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相比,前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较大的改善(p<0.05)。结论在HIV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避免了患者因不适而中断服药,改善了患者的情绪。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肺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 70 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 70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 1d 、 7d 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术后 7d 两组患者 PGE2 、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后 1d 降低, ACTH 水平较术后 1d 提高,研究组指标变化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肺癌 术后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征,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焦虑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当前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和报告数据,研究产生主要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其出现的规律,寻求解决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应年龄、性别、使用药剂、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比较这些因素对中药师剂的反映情况,进行记录,用于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结果41例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于中老年龄段,男女发病比率女性较高,不良反应涉及全身系统累及系统,并且患有后遗症的有相当一部分,死亡案例较少。结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因年龄、性别、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应根据各类情况给予针对性预防。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