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中的EDTA-Na2的高效液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MP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为甲醇-25%四丁基氢氧化铵-88%甲酸-水(20:1.3:0.6:980)(pH3.5);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流速:0.6mL/min。结果: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峰不受干扰,在4μg~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中EDTA-Na2的检测。

  • 标签: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道评估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行早期道评估分为早期评估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建立人工道时,由值班医生进行首次气管插管,并在插管前采用喉镜观察分级评估道;早期评估组患者入急诊科时即由值班医生采用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及甲颏距离测量进行早期道评估。记录两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例数、气管插管时间、预估为困难道的例数、预估为困难道首次插管成功的例数、气管插管失败需行紧急气管造口的例数、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达转送的间隔时间、急诊科内死亡例数。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时间、预估为困难道率、气管插管失败需要行紧急气管造口置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评估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和预估为困难道首次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4%(59/85)比40.0%(32,80)、80.0%(28/35)比32.3%(10/31)],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达转送的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9.5±23.2)min比(110.4±48.2)min],急诊科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7/85)比18.8%(1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早期对患者进行道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急诊困难道患者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早达到安全转送的标准。

  • 标签: 气道管理 急诊科 医院 气管插管
  • 简介:文章结合重庆璧山县人民医院项目实例,简要介绍了其医疗综合楼各层平面功能的布置方式,并阐述了集中布置在服务功能和绿化功能上的优点。

  • 标签: 医疗综合楼 平面功能 布置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联合软腭前移术(PA)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上道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别行单纯H-UPPP(对照组,39例)或H-UPPP联合PA(观察组,47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上道结构指标CT测量值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80.9%(38/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4%(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AHI降低值分别为(40.5±14.6)次/h和(16.7±12.0)次/h,硬腭长度减小值分别为(5.5±3.2)mm和(1.6±0.2)mm,硬腭前后径增加值分别为(3.6±2.3)mm和(-1.6±3.4)mm,腭咽前后径增加值分别为(1.6±1.2)mm和(-1.2±1.8)mm,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舌咽区道最小左右径增加值为(13.2±3.1)mm,显著大于观察组的(4.9±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PPP联合PA较单纯行H-UPPP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对AHI的降低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更有效扩大腭咽区道的前后径实现的.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上气道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软腭前移术
  • 简介:为更好地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将近年来在国际医院评价中出现的一种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追踪方法学(TM)理论及方法引入到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结合具体案例,运用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的方法评判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减少医疗风险,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患者安全 安全目标管理 医疗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于纤维桩树脂粘结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颌单根管离体牙截冠后实施根管充填以及桩道预备的患者123例123颗牙,随机分为A、B和c组各41颗牙,A组不作纤维桩表面处理,B组进行硅烷化处理,c组以过氧化氢与硅烷化处理。结果A组的失败率为12.20%,B组为9.76%,C组为2.44%,c组的失败率显著低于A、B组(P〈0.05),A、B组间失败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过氧化氢与硅烷偶联剂联合进行纤维桩表面处理,可提高纤维桩树脂粘结力,降低纤维桩失败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桩 表面处理 粘结强度
  • 简介:现阶段绝大多数医科院校将原始成绩作为比较学员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方法不够科学。本文探讨单门课程的成绩处理和多门课程的成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成绩的分布、比较不同学员的综合成绩,更科学、公平地评价学员的综合成绩。

  • 标签: 医科院校 考试成绩 标准化 综合评价
  • 简介: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辨率是评价超声成像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关键因素;然后,深入分析了改善超声成像质量的幅度变迹、编码激励和谐波成像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对图像的改善程度;最后,讨论了超声成像方法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成像质量 超声 评价因素 对比度分辨率 成像方法 空间分辨率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186例临床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先后接受MRCP、EUS、ERCP检查,以内镜取出结石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7.5%(155/159),准确度为97.3%(181/186),均显著高于MRCP的92.5%(147/159)和91.9%(17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5.30,P=0.04、0.02);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特异度为96.3%(26/27),与MRCP[88.9%(24/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40,P〉0.05)。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9%(184/186)、98.7%(157/159)、100.0%(27/27),与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与ERCP相似,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ERCP术前行EUS或MRCP检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ERCP。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诊断 超声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本文以热保护器做安全保护装置的网电源变压器为例,介绍了变压器过热的试验方法,并如何进行热保护器的选择。

  • 标签: 热保护器 短路 过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因素下患儿疗效及依从性的结果,探究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年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弱视儿童患者,均行眼部常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验光后,并给予他们综合法治疗,观察不同年龄和不同家长因素下患儿的治疗效果,探究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3~6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其次是7~9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10—12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很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家长监督的天数越多,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越好,患儿的依从性越好,其疗效也越好,可见依从性与疗效是正相关的关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良好,其疗效与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有很大关系,临床上要尽早治疗儿童弱视,尽可能提高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儿童 弱视治疗 疗效 依从性
  • 简介: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电生理导管中四种可沥滤物:硫酸钡,颜料黄53,颜料棕24和二氧化钛的含量。经方法验证,该方法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范围达4~6个数量级;检出限极低,小于0.1μg/mL;回收率达到95%~103%;实验室内检测变异系数小于3%。该方法可同步测量多种超低痕量金属元素,大大减少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使用量,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电生理导管 ICP 曲线线性 试验方法 变异系数 痕量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