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宫畸形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常见病,其中单角子宫合并角子宫是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的一种少见类型。角子宫常无明显症状,但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等不良事件,临床上误诊率较高。通过我院1例手术确诊为有功能型角子宫患者的治疗过程,并进行总结分析,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并对手术关键点的选择提供更大的帮助。

  • 标签: 有功能型残角子宫,子宫畸形,痛经
  • 简介:坏疽性阑尾端处理的一种改进方法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241000)曾临泉临床资料:选择适应阑尾浆肌层覆盖修复阑尾基部,两年来我院施行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最小者11个月,最大者70岁,发病1~3天。术中见阑尾基部盲肠壁充血水肿,组织脆...

  • 标签: 阑尾残端 坏疽性 阑尾根部 浆肌层 阑尾系膜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纤维桩在磨牙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磨牙冠修复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铸造金属桩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玻璃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修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对于磨牙冠修复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磨牙残冠修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阴道端悬吊方法对子宫全切术后阴道脱垂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均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将阴道端悬吊于主韧带上,治疗组将阴道端悬吊于圆韧带和主韧带上,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全切术中,将阴道端悬吊于圆韧带和主韧带上优于单纯悬吊于主韧带上,即能有效防止阴道脱垂的发生,并部分恢复子宫韧带对阴道端的牵张作用。

  • 标签: 子宫全切 阴道残端悬吊 阴道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切除术后十二指肠端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医院进行胃癌切除术治疗后出现十二指肠端瘘的2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例患者进行我院新实施的全面干预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同时研究之前进行胃癌切除术治疗后出现十二指肠端瘘的20例患者资料,行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液体量、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相对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观察组22-31(22.32±3.17)d,对照组31-62(37.45±24.26)d,观察组20例患者1例死亡,治愈率为95%,对照组患者3例死亡,治愈率为85%,引流液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3-35(12.37±7.99)ml,对照组19-48(34.43±14.20)ml。并发症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下降,观察组5%,对照组10%,以上观察指标都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胃癌切除术后十二指肠端瘘进行细心、体贴、全面干预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切除术 全面干预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阑尾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处理端时予双重3-0可吸收线结扎处理;研究组共50例,采用与参考组相同的手术方案治疗,且于结扎后行交叉荷包缝合包埋处理。观察及比较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行荷包包埋阑尾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不同入路方案在Ⅲ c 期近端胃癌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在 2018 年 12月 -2019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60例Ⅲ c期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每组 30例。 A组患者采取传统入路方案, B组采取中间入路方案, 在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在手术 4个月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根治性切除率。结果: 与 A组患者相比, B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差异较小,不包含统计学含义( P>0.05), B组的感染率明显小于 A组,且根治性切除率远远高于 A组,两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Ⅲ c期近端胃癌患者采取外科手术中时,与传统入路方案相比,中间入路的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不同入路方案 Ⅲ c 期 近端残胃癌 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烤瓷牙修复残根冠的效果实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残根冠患者进行观察对比,患者随机分成各为4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与铸造金属桩烤瓷牙修复,并对比两组的应用疗效。结果:研究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与对照组的71.11%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烤瓷牙修复残根冠的临床效果相比较下,前者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更佳,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烤瓷牙 残根残冠 修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排石汤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石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情况。方法将90例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后石患者随机分为坦洛新组(予以盐酸坦洛新治疗)、排石汤组(予以中药排石汤治疗)与联合组(予以盐酸坦洛新加排石汤治疗),各30例,比较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坦洛新组的86.67%及排石汤组76.67%((P<0.05);联合组、坦洛新组及排石汤组结石排净时间分别为(6.87±2.43)d、(10.85±3.69)d、(11.03±4.75)d,疼痛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3.46±1.02)d、(5.71±1.31)d、(6.45±1.22)d,联合组均显著短于坦洛新组及排石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结石复发率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 中药排石汤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经皮肾镜术后石疗效明确,结石排净时间显著短,同时能明显减少术后1年结石复发。

  • 标签: 肾结石 排石汤 盐酸坦洛新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牙牙髓治疗后采用金属桩核、纤维桩核两种不同修复进行牙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78例牙缺损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进行牙牙髓治疗后,对照组选用金属桩核进行牙缺损修复,研究组选用纤维桩核进行牙缺损修复。比较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6%,治疗满意度为94.8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牙体缺损 牙体牙髓治疗 金属桩核 纤维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牙牙髓治疗后采用金属桩核、纤维桩核两种不同修复进行牙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78例牙缺损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进行牙牙髓治疗后,对照组选用金属桩核进行牙缺损修复,研究组选用纤维桩核进行牙缺损修复。比较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6%,治疗满意度为94.8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牙体缺损 牙体牙髓治疗 金属桩核 纤维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胆囊管端再发结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12月期间就诊的74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沿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胆囊管端再发结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胆囊管端再发结石率1例(2.70%)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16.22%)(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降低胆囊管端再发结石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微创手术 胆囊结石 胆囊管残端再发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同桩核冠修复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该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62例(117颗牙)牙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行桩核冠修复治疗指征,根据桩核冠材质的小同将患者分为金属根管桩修复治疗组(CA组)和纤维桩修复治疗组(CB组),每组各31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P<0.05);B组患者治疗后仅1例出现桩核松动,A组患者治疗后3例出现桩核松动,3例出现牙跟炎,2例出现桩核折断,两组患者总失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修复治疗牙缺损的疗效优于金属根管桩修复治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缺损 修复 桩核冠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DSA导向经皮椎成形术治疗椎转移瘤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椎转移瘤,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接受DSA导向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观察组,n=30),另一组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骨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后,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16.45±2.38mm)高于对照组患者(15.53±2.22mm),(p<0.05)。结论:以DSA导向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针对椎转移瘤患者,可有效抑制骨痛,改善椎体高度,促进患者康复,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DSA导向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