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在心血管疾病中,其死亡率占首位。心肌部分缺血缺氧是急性冠脉综合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所以,因心肌缺血而引起的胸痛是急性冠脉综合的最明显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胸部压榨感、紧缩感、沉重感等,可向颈、肩、背或臂等处放射,且伴呼吸困难、恶心和(或)呕吐、出汗等症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通过综合康复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为综合康复治疗。从治疗前后FMA、MBI评分情况入手,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在FMA、MBI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两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通过综合康复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综合康复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作业疗法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被确诊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运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作业疗法。治疗两个月后,应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上肢疼痛评分,以及上肢水肿程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上肢疼痛评分和平均上肢水肿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作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缓解患者患肢的疼痛,减轻患者患肢水肿,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作业治疗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产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经临床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4例,常规组在产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产后24、48小时的血压情况。结果产后实验组24、48小时的血压均显著要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0.6%(P<0.05);实验组、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1.2%、67.6%(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产后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融洽护患关系,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心综合症的诊治及外科手术时胆心反射的防治。方法对2013-2017年收治的36例胆道疾病并发胆心综合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心率减慢发生率为100%,血压下降发生率为75%,心脏骤停两例(5.5%),均抢救成功,所有病人手术后心脏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只有手术才能改善胆心综合的心脏症状,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防护是预防胆心反射的关键。

  • 标签: 胆心综合征 胆心反射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诊断患者资料,并根据降钙素原水平由低到高分组为A、B、C和D四组,所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采用对应的方法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10.0%、18.2%、52.9%,D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中降钙素原值高低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预后具有确定的相关性.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降钙素原 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