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PCT)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选择39例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前者分为好转亚组和恶化亚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PCT,采取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情。随访28天评断预后。结果肺炎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CT浓度均高于非肺炎组(p均<0.05);好转亚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PCT浓度均低于恶化亚组(p均<0.05);PCT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利于判断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肺炎及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肺炎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坠积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共86例,包括确诊长期卧床的本次肺炎加重的患者46例(A组),长期卧床的本次未出现感染者表现的患者40例(B组),分别测定并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血清PC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仪器是罗氏COBAS-e601),血清CRP采用贝克曼IMMAGE800测定。结果测得坠积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0.550_+0.103ng/ml)和CRP(79.69_+22.36mg/L)平均水平比此次未感染者水平(0.106+_0.013ng/ml和6.15_+1.07mg/L)明显升高;PCT的特异性为93.4%,显著高于CRP的特异性(73.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测定长期卧床的肺炎患者的血清PCT和CRP对长期卧床病人肺内感染的诊断及评估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PCT水平在早期诊断坠积性肺炎及指导诊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坠积性肺炎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对策,从而降低眼科护理的风险1。本文将分析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采取科学有效管理手段建立眼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及护理安全管理教育,重视安全细节管理。希望得到的结论有助于降低眼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眼科护理 安全风险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病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5例骨科患者在护理中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85例患者中有23例发生安全隐患,发生几率为27%。其中患者因素造成的有6例,医护人员引起的有15例,医生造成的2例;结论患者、医生、医护人员都是骨科护理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应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 标签: 骨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用药错误是在药物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的用药不当,是无法彻底根除但又完全可以预防。通过分析某医院一段时间内用药错误发生的类型,寻找可能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健全管理、提升文化、改善工作环境等,可以有效降低用药错误,提升用药安全,进而提升整体医疗质量与安全

  • 标签: 用药安全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用药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与优化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53例临床使用西药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并且分析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优化措施。结果在15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因用量以及用法错误而引起的不良患者80例;因中西药联用不当而产生的患者38例;因其他因素引起的患者35例。结论在临床使用中,对西药要加强管理,使得西药能够合理的进行使用,同时,医生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药量进行服用,不能随意服用药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优化措施
  • 简介:目的对新疆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发生的688起住院医疗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率在时间上最高的是第三季度;在科室分布上最高的是内科系统;在事件级别上所占比例最高的是Ⅲ级事件,其中内科系统中Ⅲ级事件所占比例最高,外科科系统中Ⅱ级事件最高;具体原因构成比最高的是医患沟通因素,其次是医护人员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结论应根据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的高发时间、科室、主要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而降低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医患沟通 医疗不良事件 医疗纠纷
  • 简介:选取本院2014年2_9月老年痴呆患者38例,综述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在院期间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及针对这些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其中安全问题包括跌倒、误服、走失、烫伤、夜游、激越行为等。采取的护理干预包括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用药安全、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家属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素质等。认为将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放在重要的位置,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的压力与负担。

  • 标签: 老年痴呆 安全护理 分析
  • 简介:结合某三甲专科医院2013~2014年多科会诊的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专科医院中多科会诊的意义,结果发现多科会诊有助于提高疑难危重症救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专科建设、有利于年轻医生成长,同时兼备专科医院的特色,保障专科医院医疗安全与质量。

  • 标签: 多科会诊 专科医院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在医疗发展的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在骨科方面的进展更是突出。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较慢,所以在护理方面要格外注意。对于儿童来说,正处于发育期骨质还未成熟,因为儿童好动所以在护理时要注意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在骨外科临床护理时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要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率,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

  • 标签: 骨外科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隐患干预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12月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中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护理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干预措施防止患者误吸或窒息、预防患者坠床及跌倒、加强药品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引流装置等。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安全隐患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患者因痰液堵塞导致窒息及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安全隐患 呼吸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急诊外伤手术患者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外伤患者120例,按照时间将其分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诊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前,2013年1月~2014年1月为实施急诊外伤手术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后,采取综合评估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康复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急诊外伤手术患者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前发生抢救紧急事件9例,占15.00%,病情恶化11例,占18.33%,抢救无效死亡3例,死亡率为5.00%;急诊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后发生抢救紧急事件1例,占1.67%,病情恶化2例,占3.33%,抢救无效死亡0例,死亡率为0%,因此质量管理控制前后抢救率、紧急事件发生率、病情恶化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管理控制之前满意度为81.67%,管理控制之后满意度为96.69%,质量管理控制之前满意度明显低于质量管理控制之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过程中需加强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如此可以有效提升急诊患者满意度以及急诊质量,值得各院借鉴。

  • 标签: 急诊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中药治疗儿科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156例儿科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78例患者中69例患者痊愈出院,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无复发情况,总有效率98.72%。明显优于对照组。所得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儿科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儿科哮喘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0月~2014年10月,我们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60例,对所有患者行腓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进行术后对症处理和随访观察。结果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n=32例),观察组予利普刀术,对照组予冷刀术,研究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感染、出血、宫颈粘连、痛经)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上效果显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利普刀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西他赛与紫杉醇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借鉴。方法2006年2月—2015年7月本省根据“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对多西他赛与紫杉醇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有效收集。结果总计收集30份多西他赛与紫杉醇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患者30例,不良反应31例次。30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占33.33%,女性20例,占66.67%;年龄3—75岁,平均(48.3±2.4)岁。多西他赛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5例次;紫杉醇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6例次,占38.70%,随后依次为过敏样反应19.35%,白细胞减少16.13%,骨髓抑制12.90%。采用针对性治疗后都存在明显的好转或痊愈。结论紫衫醇与多西他赛相比,其过敏性休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使用过程中必须强化用药指导以及有效的监测。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