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物理学是高等医药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不仅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物理学理论知识,还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场所,而物理实验作为学习物理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每位医学院校学生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医药物理学现状做为出发点,结合笔者以往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实验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下一步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及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物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 医学检验实验室内涉及诸多管理内容与精密仪器,所以针对它的管理具有特殊性且相当复杂,需要深度结合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特点展开管理过程,深度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实现管理优化改进。本文中首先探讨了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现状,然后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仪器设备与试剂管理、人员管理等等进行了全面策略探析,希望以此保证医学样品检验工作顺利推进,夯实医学检验实验室这一医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阵地作用。

  • 标签: 医学检验实验室 管理策略 现状 质量管理 设备管理
  • 简介:目的:根据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室特点,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建议。方法:采用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实验室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以及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等方法,使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有效利用。结果:通过严格执行规范化的仪器管理制度及加强技术人员的学习,使实验室的管理得到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结论:为提高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有必要做好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工作。

  • 标签: 物理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管理 技术人员
  • 简介:摘要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做这个实验,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对于细胞的分裂过程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且对植物染色体的构成有一个比较基本的认识。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高中生物中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活动,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 标签: 高中生物 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实验分析
  • 简介:摘 要:目前,内部质量控制是针对实验室内部检测过程,采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内部质量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内部控制,对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控制 内部控制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实验室在现代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准确、及时的检验结果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流程繁琐、数据管理困难、质量控制不足等,影响了检验的效率和质量。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医学检验实验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与运营优化策略。流程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实验室工作流程的分析和改进,可以消除瓶颈和冗余,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另一个关键的领域,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强化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此外,人才管理和团队协作策略对于构建高效的实验室团队至关重要,包括招聘与培训、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等方面的策略。技术创新和自动化应用也能够为实验室带来巨大的提升潜力,例如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和系统,以及应用新型生物标记物等。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 管理 运营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LBS)现状,探究其防护措施。方法对国内外LBS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LBS防护意识、工作区域分布、实验室设备、LBS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内外LBS隐患较多,应制定相关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定期对LBS隐患进行评估、提升检测人员LBS安全防护意识、重新布置实验室布局、配备LBS设施及设备、制定相关LBS防护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结论为改变国内外LBS现状可加强LBS管理,在制定相关LBS防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医学实验室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并监管,可有效提高医学实验室LBS防护水平。

  • 标签: 医学实验室 生物安全问题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策略。方法 根据研究要求,于 2016年 12月 -2017年 12月 血站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于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 血站采取优化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策略,设为研究组,两段时间内,分别选取360份血液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 360份血液,研究组 360份血液,对比,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结果 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研究结果,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数据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液标本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通过优化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策略,能有效的提升血站工作质量,提升血液标本质量,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血站 血液 检验实验室 质量控制管理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多的去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安全问题。药品是保卫人类生命健康的卫士,药品质量是让用药人放心用药的关键。药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药品出现了微生物污染,就会使其实际的药物效应发生改变并且会产生较严重的危害,使用药品的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就要不断地去规范药品微生物检测质量,采取各种方法对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进行控制,有效的去保证所进行微生物检验,使药品的质量得到良好的管控。文章通过对药品为什么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控制策略与方法,是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水平随之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医学、生命科学学科的支柱力量,对国家生命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实验动物对于生物科技的关键意义,加强实验动物建设,提高动物实验质量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于如何加强实验动物建设、提高动物实验质量给予几点参考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实验动物 建设 动物实验 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和使用直型留置针代替动脉插管在医学机能实验中应用的情况,找出一种便于学生操作、成功率高的动脉插管方法。方法:将40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用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和用18G×29MM型号直型静脉留置针做动脉插管行颈总动脉插管术,并对2组插管方法的手术时间及成功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用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和用直型留置针做动脉插管2组比较,在手术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上直型留置针做动脉插管方法明显高于传统的动脉插管方法。结论:直型留置针做动脉插管与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安全及成功率高等优点。用直型留置针代替传统动脉插管的最大优势是合理地解决了自制动脉插管口径大小不一、无固定点而易脱落等问题,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针 动脉插管 机能学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诊断方法中采用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的依据和监测病情变化的价值。方法对293例肺癌患者年龄38-81岁,男女比例31,均来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NSE、D-二聚体、CEA、IL-6R水平的检测,将293例患者分为早期肺癌组98例,晚期肺癌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202例,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组91例,患者治疗前138例,治疗后155例,健康查体者选300例作为正常组作对照,年龄35至80岁,男女比例31,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93例肺癌患者的血标本进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白介素-6受体(IL-6R)、D-二聚体(D-Dimer)四项含量检测。结果早期肺癌组CEA、NSE、IL-6R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D-Dimer在早期肺癌患者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晚期肺癌组CEA、NSE、IL-6R、D-Dimer的含量均高于早期肺癌组(P<0.01),NSCLC组CEA、IL-6R、D-Dimer的含量均高于SCLC组(P<0.01)而NSE小于SCLC组,治疗前CEA、NSE、IL-6R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后(P<0.01)。阳性诊断率分别为四项同时检测81.6%、NSE、CEA、IL-6R三项检测78.2%、NSE、CEA两项检测61.8%、NSE一项检测48.5%。结论CEA、NSE、IL-6R、D-Dimer四项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阳性诊断率高,且对肺癌分型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别对无症状早期肺癌诊断和肺癌的病情观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标记物 肿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方法:选取我中心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的100份微生物检验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管理,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实验对象影响因素情况(人员因素、检验操作因素、环境因素、样本因素、仪器因素)。结果:两组实验对象管理后,观察组影响因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疾控中心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