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防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儿童低视力及屈光不正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为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筛查的儿童及低视力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防盲计划儿童及低视力眼检查记录表进行检查,统计数据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视力为无光感者16人占30.8%,<0.05者28人,占53.8%,<O.1者8人,占15.4%;单眼原因为眼外伤及角膜病变,双眼原因多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先天性白内障,单眼及双眼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可避免性(包括屈光不正,白内障术后弱视)24人,占46.2%,仍有视力提高可能的治疗价值者13人,占25%。结论屈光不正、弱视致残率逐年升高,因此目前儿童眼病应加强卫生宣教,预防为主。

  • 标签: 防盲治盲 儿童低视力 儿童盲 屈光不正 弱视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陀区白玉社区居民防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居民的文化程度、年龄和区域等因素造成知晓率的差异性,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性数据和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分层和单纯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社区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防盲总体知晓率均值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基本知晓情况达到74.43%,外来流动人口基本知晓情况达到57.40%。本社区今年来眼防知识知晓率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市领导制定的预期目标户籍人口70%、流动人口40%。

  • 标签: 社区居民 防盲治盲 知晓率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和低视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3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2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盲和低视力 患者 护理
  • 简介:分析了小青龙汤证主因主证以及临床加减,认为伤寒论经方中单味药的取舍在对证治疗过程中意义重大,且经方在现代医疗工作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伤寒论 小青龙汤 经验体会
  • 简介:目的准确测定考核样中总汞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与直接测汞仪进行仪器比对。结果原子荧光光谱法与直接测汞仪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报样测定结果为212.9μg/kg,评价为满意。结论把握好样品前处理,仪器状态和质量控制3个关键点,以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总汞 考核盲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生物样考核,提高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对2011年-2015年国家及区级微生物样检测结果和实验室的内部质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连续5年收到微生物样33份,检测结果合格率100%。结论开展微生物样考核,能更好地提高微生物检验能力。

  • 标签: 微生物盲样考核 检验结果 经验交流
  • 简介:通过对10年来所有回部结肠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误诊误的原因。我们发现回部结肠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发病后症状多不典型,很易误诊,而临床医师由于某种原因给病人的诊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标签: 回盲部结肠癌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回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超声诊断的回部肿瘤与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术前经超声诊断为回部肿瘤的23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回部肿瘤19例,4例为阑尾周围炎性包裹。结论超声为回部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回盲部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清代有位巡抚大人,精神抑郁,整天愁眉苦脸,身体虚弱。他请来名医问病切脉,名医严肃地说:“你是月经不调”。巡抚听了捧腹大笑,边笑边说:“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会月经不调?荒唐,荒唐至极!”之后巡抚每忆及此事,不禁畅笑一番,心境快然,常笑名医是庸医。一月余,名医前来拜见巡抚,巡抚的胸嗝气郁已荡然无存,周身轻快。

  • 标签: 月经不调 精神抑郁 身体虚弱 名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卒中后偏为临床中常见病症,为卒中致相应责任区损伤而出现部分视野缺损的一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偏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治疗周期短的特点,易于在临床中推广。笔者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方面探讨卒中后偏的治疗,并举验案1例,与飧同道。

  • 标签: 卒中 偏盲 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灸
  • 简介:摘要感冒是指外感风寒或时令不正之气所致的病症。有轻重寒热之分。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本病或因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或因人体正气亏虚,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失常而发病;或气候突变,寒温失宜,卫外之气不能调节应变,而从皮毛、口鼻入侵,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该病是肺系疾病中最常见者,根据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咽痛等肺系症状及气候突然变化、伤风受凉的病史及时行感冒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不难作出诊断。本病治疗重在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风寒证之以辛温发汗,风热证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