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茜汤治疗血瘀型崩漏经验。方法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瘀型崩漏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参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给予茜汤组(42例)采用茜汤治疗。探析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茜汤组中医症候积分(3.17±1.26)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茜汤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茜汤治疗血瘀型崩漏经验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茜艾汤 血瘀型崩漏 经验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改进,其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被用作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和传统透析液所致的腹膜损伤,临床上不断出现新型透析液 ,以多聚葡萄糖为渗透剂的考糊精 (icodextrin)透析液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就考糊精透析液的优点、研究进展等进行探讨。

  • 标签: 腹膜透析 艾考糊精 优点 展望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改进,其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被用作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和传统透析液所致的腹膜损伤,临床上不断出现新型透析液,以多聚葡萄糖为渗透剂的考糊精(icodextrin)透析液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就考糊精透析液的优点、研究进展等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3例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39项帕金森病调查问卷(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6%(1/51),对照组为13.46%(7/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金森 抑郁 西酞普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使用静脉应用司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对100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着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着使用地尔硫,观察组静脉应用司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8.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静脉使用司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艾司洛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妇产科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取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妇产科,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铝碳酸镁联合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收治的 胃溃疡患者8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 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 司奥美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铝碳酸镁联合司奥美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溃疡黏膜愈合效果、临床指标。结果:溃疡黏膜愈合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胃溃疡患者铝碳酸镁联合司奥美拉唑治疗,既可提高胃溃疡黏膜愈合效果,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铝碳酸镁 艾司奥美拉唑 胃溃疡 黏膜愈合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8月到2018年10月本院收诊的6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4例(司洛尔+基础治疗)与对照组34例(基础治疗),比较2组的心率、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心率、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司洛尔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效率 冠心病心肌缺血 艾司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司奥美拉唑钠+生长抑素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8例,对照组38例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组选用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等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输血量(149.81±3.24)mL、止血时间(14.96±1.82)h显著少于对照组输血量(207.71±4.22)mL、(24.29±2.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7、12.638,P<0.05);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其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2,P<0.05)。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钠 生长抑素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普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普拉唑和瑞巴派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医疗满意度和医疗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采用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艾普拉唑 瑞巴派特 消化性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病情管理和监护,关注临床应用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糖尿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3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并分析临床应用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好,在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上为(86.5±13.2)分,对照组为(77.4±10.6)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87.5±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9±5.9)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知识,有利于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其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7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組(n=35),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喹硫平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3周、第5周、第8周的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71%(χ2=5.185,P=0.023),同时治疗8d后的HAMD评分为(7.4±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9±3.8)分(t=7.7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3%与17.14%(χ2=0.467,P=0.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期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7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組(n=35),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喹硫平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3周、第5周、第8周的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71%(χ2=5.185,P=0.023),同时治疗8d后的HAMD评分为(7.4±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9±3.8)分(t=7.7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3%与17.14%(χ2=0.467,P=0.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期抑郁症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分析草酸司西酞普兰 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期 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 5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草酸司西酞普兰 进行治疗的对照组( n=29),一组为采取草酸司西酞普兰 联合米氮平进行治疗的研究组( n=29),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米氮平联合草酸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草酸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小剂量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米氮平治疗,大剂量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氮平联合草酸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只是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

  • 标签: 抑郁症 米氮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结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草酸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草酸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对照组(n=29),一组为采取草酸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进行治疗的研究组(n=29),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38%,差异显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采取草酸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度洛西汀与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司西酞普兰组,各40例。度洛西汀组接受度洛西汀治疗,司西酞普兰组接受司西酞普兰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度洛西汀组HAMD量表和LES评分均显著低于司西酞普兰组(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总有效36例(90.0%)显著高于司西酞普兰组的28例(70.0%)(P<0.05),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12例(30.0%),显著高于司西酞普兰组的10例(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0,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较司西酞普兰高,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度洛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抑郁症 总有效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药熏洗足部护理,并观察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开展此次分组实验。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与中药熏洗组(30例)两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将中药熏洗足部护理应用于中药熏洗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的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基本相当,P>0.05。不同护理后两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缓解,TCSS评分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药熏洗组护理后的TC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之余,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实施中药熏洗足部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 足部护理 中药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