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红是重要的金属卟啉配合物,机体中有效铁约70%以血红的形式存在.近年来血红在食品、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较快,尤其是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方面的显著疗效,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FDA已于1983年7月正式批准雅培公司的氯化血红作为药品使用[1],与此同时还开发了含有血红这一类功能性食品.有关血红工业化生产、应用与检测的文献、专利报道很多,本文将对血红的性质、结构、提取工艺、应用和分析研究概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加以综述.

  • 标签: 临床应用 抗贫血药 制备工艺 含量测定 血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比换血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各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住院换血治疗,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清K+、红细胞计数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对1(PON1)与有机磷中毒(OP)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就诊的62例OP患者(中毒组)并分级。同期健康体检40例为对照组,检测PON1活性。结果中毒组PON1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随着病情加重,PON1活性继续降低,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hE和PON1呈正相关(r=0.3762)。结论PON1可以用来判断OP病情程度。

  • 标签: 对氧磷酶1 胆碱酯酶 有机磷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体外膜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体外膜肺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浦人体内,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支持,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2两者的检测对胃癌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近期内接诊的56例胃癌患者(A组)及同期接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B组)利用联免疫法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2的检测,就胃癌与健康人群、不同胃癌分期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2两项检测结果在A组胃癌患者与B组正常人群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P<0.05);同样肿瘤大小的不同、分期不同以及转移与否,其两项检测结果均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2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临床可将其作为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合酶-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甘草甜(glycyrrhizin)体外对细胞色素P450亚型CYP1A2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为探针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探针药与相应代谢产物的浓度,研究甘草甜在人肝微粒体孵化体系和重组体系中对CYP1A2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中,0.1,0.2,0.4,0.8mmol?L-1甘草甜使咖啡因的代谢产物的生成分别降低了31±15%(p=0.007)、43±8%(p=0.012)、48±6%(p=0.037)、49±4%(p=0.029);在体外重组反应体系中,0.1,0.4mmol?L-1甘草甜使咖啡因的代谢产物的生成分别降低了48±9%(p=0.012)、82±8%(p=0.004)。结论甘草甜对CYP1A2体外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甘草甜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也相应增强。

  • 标签: 甘草甜素 肝微粒体 重组酶 CYP1A2
  • 简介:摘要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救治仍以内科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仍待进一步提高,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使患者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患者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通过归纳ECMO治疗过程中各类护理方法和措施,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参考。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OPD患者在进行吸入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不同吸入浓度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进行吸入治疗COPD患者70例为对象,双盲法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35例,进行100%浓度吸入)和观察组(35例,50%浓度吸入)。对比两组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结合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指数以及应激反应发生率上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不同吸入浓度氧 COPD 氧合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活性以及ATP含量的差异。方法对60例预估术中出血量600ml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术中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血液回收(观察组),另选择库存血60份(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红细胞ATP活性及其含量,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两组红细胞ATP的活性、红细胞ATP含量与G-6P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活性及ATP含量基本一致。

  • 标签: 自体回收血 库存血 红细胞ATP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WELABAC920、XF-1两种血红蛋白仪优缺点。方法本次就用两种仪器同时测定20例临床随机标本血红蛋白。结果AC920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XF-1仪器受影响因素较少,操作简便,便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 标签: AC920血红蛋白仪 XF-1血红蛋白仪
  • 简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多病因、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DM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对于延长病人寿命,减少并发症及减少国家的医疗支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1例DM的发现过程作介绍,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目的:了解接受体外膜肺(ECMO)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ECMO辅助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5例(34.88%),24例次(55.8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12例次,50.00%)为主;其次是血液系统(6例次,25.00%)、皮肤和软组织(5例次,20.83%)等。分离病原体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株(67.86%),革兰阳性球菌7株(25.00%),真菌2株(7.14%);主要分离自痰标本(12株,42.86%),其次为血标本(9株,32.14%)和伤口分泌物标本(6株,21.43%)等。ECMO治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ECMO辅助时间、并发症、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管有关。结论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应针对相关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ECMO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人工心肺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感染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