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耐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应用湖南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物生化药敏试剂卡片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西林琼脂筛选法确证试验。结果共检测CNS206株,以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菌种,耐西林株检出率56.9%。结论加强MRCNS的分布及耐药性的监控,对临床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

  • 标签: 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目的讨论哌拉西林/他巴坦药用研究新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将适量本品用20ml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蔺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ml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min,疗程为7~10日。治疗医院内肺炎时,起始量为每次3.375g,每4h1次,同时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果未分离出绿脓假单胞菌可根据感染程度及病情考虑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 标签: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药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哌拉西林巴坦(邦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邦达2.25g,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五水头孢2g,二组均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二次,疗程7~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细菌清除率为92.6%;对照组分别为82.4%和80.4%。结论哌拉西林巴坦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药。

  • 标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五水头孢唑林钠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他巴坦/哌拉西林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发生感染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分配在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青霉素G治疗,分配在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注射用他巴坦/哌拉西林治疗。评估疗效结果,具体指标包括: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更高(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注射用他巴坦/哌拉西林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优于青霉素G,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更高。

  • 标签: 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 新生儿感染 细菌清除率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给予哌拉西林巴坦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列入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138例,通过随机掷币法将其分为常例、联合两组,组均69例。常例组患儿给予哌拉西林巴坦给药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对两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结果:联合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98.55%)显著高于常例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88.4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肺炎新生儿使用哌拉西林巴坦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办法,可以快速抑制患儿的炎性反应,疗效理想,推荐使用。

  • 标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布地奈德 吸入治疗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巴坦对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哌拉西林巴坦,观察组则同时静滴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0%,显效率为46.0%,均小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78.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获得性肺炎患者时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巴坦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双氯西林胶囊与阿莫西林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102例相关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纳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纳阿莫西林双氯西林胶囊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结束疗程后的医学疗效。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0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6.66%,很明显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医学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双氯西林胶囊比较阿莫西林胶囊治疗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其医学疗效更好,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扩大抗菌谱,提升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 阿莫西林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阿系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新药。本文着重探讨阿的药理、毒理,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治疗效果。本药的毒副反应与剂量及所治病种有一定关系。

  • 标签: 阿苯达唑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伴发热患者联合应用注射用哌拉西林巴坦与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AP伴发热患者,从中选取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单用注射用哌拉西林巴坦;观察组41例,应用哌拉西林巴坦+地塞米松注射液。对比、评价两组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比为97.56%VS 80.49%;治疗后的炎性因子(TNF-α、IL-6及IL-10)水平更低,数据对比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通过联合应用哌拉西林巴坦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可有效改善CAP伴发热患者的症状,减轻其炎症反应,疗效相比于单一用药更为显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发热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 ]  肺部感染就是肺部细菌性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引起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肺部感染包括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等等,无论是哪种肺炎,只要结合检查结果,适当的进行抗生素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近年来我院采用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适当比率联合应用。舒巴坦能不可逆地与 β-内酰胺酶结合,使其灭活,与氨苄西林配伍,能使氨苄西林免受病原菌所产生的 β-内酰胺酶的降解和破坏。由于舒巴坦与氨苄西林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能确保在感染部位抑制病原菌所分泌的 β-内酰胺酶,两药合用不但有协同作用,还扩大了抗菌谱。

  • 标签: [ ]  肺部感染 氨苄西林钠 舒巴坦钠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85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疗程4~1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6%)优于对照组(55.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也优于对照组(72.1%),P<0.05。治疗组培养出致病菌34株,细菌阳性率为81.0%,治疗后细菌清除率88.2%;对照组培养出致病菌36例,细菌阳性率为83.7%,治疗后细菌清除率55.6%。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溶媒结晶法制备阿莫西林的工艺改进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制备阿莫西林三水酸溶液,并将其溶于乙醇 /三乙胺中,然后制备异辛酸钠溶液,将其与阿莫西林三水酸和乙醇 /三乙胺的溶解液混合,观察阿莫西林晶体的析出情况,并根据析出晶体澄清度,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水溶液加以改善。最后将所得阿莫西林晶体产品置于四十摄氏度恒温、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七十五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为期两个月,考察阿莫西林晶体的稳定性,总结该制备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本次采用溶媒结晶法针对阿莫西林制备工艺进行改进后,产品质量合格,稳定性可靠,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结论:本次试验中制备阿莫西林的改进工艺简化了溶剂系统,产品稳定性和质量均比较可靠,可以投入大批量生产应用。

  • 标签: 溶媒结晶法 阿莫西林钠 制备工艺 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美拉、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奥美拉、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奥美拉、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分析两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71%),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治疗 Hp相关性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过敏性休克是抗体引导的I型变态反应,是已致敏的机体对抗原物质发生强烈全身性变态反应综合征,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呼吸是阻塞,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的改变,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2008年6月我院成功抢救了一例氨苄西林舒巴坦引起过敏性休克,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过敏性休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