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脑电图检查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脑电活动异常情况进行分析,验证脑电图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对患者使用同一台多功能脑电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查,在患者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使患者闭目坐下,按照国际系统分类法放置电极并当场描记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用于比对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脑电图显示结果正常的共5例,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共计27例,总异常率为84.38%。异常脑电图表现为:基本节律共15例,各导联可见局限性或弥漫性持续性低幅波共11例,阵发性~中波幅θ波共4例。结论:使用脑电图检查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进行大脑皮层脑电活动异常判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更加详细的分析。

  • 标签: 焦虑性神经症 脑电图 大脑皮层抑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410例患儿同时行EEG和头颅CT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EG检查轻度异常者135例,中度异常者105例,重度异常者65例,正常者109例,总阳性率80.73%。头颅CT检查组异常者37例(9.02%)。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EEG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CSF和头颅CT检查组,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小儿病毒性脑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痴呆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痴呆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临床将MCI作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临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较多,血液学指标获取便捷,具有研究价值。研究发现,Tau蛋白的磷酸化过程出现异常或是其水平显著增加将造成神经元缠结;Aβ是淀粉样前体蛋白经蛋白酶水解生成的多肽片段,是造成神经元淀粉样变的始动因素;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影响神经元细胞钙离子稳态,可反映神经元损伤情况。因此上述血清学指标均有成为MCI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脑电图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反映头皮表面或大脑皮层大脑神经元电活动,临床可根据脑电图信号变化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脑电图 轻度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将脑电图应用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分析患者的脑电图特点。方法:在试验开展时医务人员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研究,并且在该时段内将30名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医务人员针对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均应用脑电图诊断,在该时段内将我院钟到3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诊断,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脑电图功率谱以及网络评分状况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内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分析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癫痫伴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脑电图诊断时,研究人员将动态脑电图检查应用于其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并且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癫痫伴焦虑 抑郁 脑电图 诊断方法 病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电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筛选其中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睡眠脑电图的变化情况分析该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夜间觉醒情况等各项脑电图评估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P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失眠症 睡眠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在飞行员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诊断为慢性失眠障碍并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睡眠卫生知识宣教,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SG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监测时行PSG并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保证了监测的成功率,能真实反应患者的各种睡眠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慢性失眠 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患者不能合理控制血糖水平,会导致各种急慢性病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糖尿病无法治愈,药物控制血糖稳定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血糖监测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了解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分析治疗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每个患者都必须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有许多患者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进行血糖的自主监测仍较迷惑并影响到了平时血糖监测的正确实施。因此,为帮助患者更好提升血糖监测水平,本文就可能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影响血糖  监测结果  问题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接种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后产生阳性抗体情况,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PPS)抽起3个乡镇9个村298人,现场调查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接种史并采集静脉血离心2ml血清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值大于250mIU/ml为阳性。结果 检测298份标本,阳性257份,阳性率86.24%。结论 有效接种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后抗体阳性率高,抗体滴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 标签:   麻疹抗体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试验,了解结核患者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双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2018年就诊肺结核患者中分离培养阳性的97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6种抗结核杆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核分支杆菌对所测试6种抗结核药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耐药41株(42.3%);其中:耐单药23株(23.7%),耐多药18株,(18.6%)。结论 实验室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和耐药情况,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有规则和全程化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初始耐药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加强自我心率监测及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口服地高辛治疗的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自我心率监测及针对性护理。统计用药过程中中毒率,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统计低钾血症(≤3.5mmol/L)、肝肾功能异常、地高辛血药浓度过高(>2.0 μg/L)患者发生率。结果:64例老年患者中,2例发生中毒反应,发生率为3.13%。其中低钾血症2例(3.13%),平均血K+浓度2.43-3.5mmol/L(3.04±0.25)mmol/L;肝功能异常1例(1.56%),肾功能异常5例(7.81%);地高辛血药浓度过高6例(9.38%)。结论: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加强自我心率监测及护理效果良好,有助于预防及控制地高辛中毒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老年 地高辛 心率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为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我院2020年5月到2022年3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依据研究目的抽取86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43人,两组均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准确率和监测成功率,并统计患者在监测中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比较中,观察组监测结果准确率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中进行综合化护理干可以大大提升监测准确率和监测成功率,并进一步满足了患者的舒适度要求,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在监测中的护理满意度,故综合化护理干预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常规护理 综合化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监测结果准确率 监测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内科、外科患者,共计98例。入组患者需根据抽签结果进行分组,蓝色签为对照组(n=49)干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红色签为观察组(n=49),常规管理过程中需加以消毒灭菌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4.29%(7/49),高于观察组2.04%(1/49),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4.900)。结论:在供应室中应用消毒灭菌检测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安全与治疗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灭菌检测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风险管理。方法:将近一年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依照时间先后作分组,前6个月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后6个月为实验组,对医院内医疗器械管理进行不良事件总结并采取风险管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实验结果作报告。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21例,少于参照组的69例,实验组的医疗器械管理评分(93.55±2.46)均高于参照组(82.53±4.44)。结论:医院内医疗器械管理不可忽视,从不良事件监测角度提升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创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21年蝇类构成及生境分布、蝇密度及季节消长变化,为连云港市蝇类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蝇笼法,诱饵为红糖与食醋混合物。结果 2021年共捕获蝇类2104只,合计蝇密度5.844只/笼;蝇种以厩腐蝇和家蝇为主,厩腐蝇729只,构成比34.65%;家蝇536只,构成比25.48%;不同生境以居民区蝇密度最高,为6.456只/笼;蝇密度在5月、8月达到高峰。结论 连云港市2021年蝇种以厩腐蝇和家蝇占绝对优势,5月、8月为蝇类活动高峰期,防治工作应于高峰期前后采取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蝇类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对麻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接触病毒后,90%以上均可发病,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医院感染是造成麻疹流行的原因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皮肤斑丘疹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儿童是该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对于麻疹疾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人群免疫情况,加强监测预警,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本文针对麻疹疫情的检测情况,实施有效的措施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免疫规划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麻疹 免疫规划 疫情监测 预警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医院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为医院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58例病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微生物分析仪对这458例患者的感染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了解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本次共计检测出458株细菌,其中有187株多重耐药菌,标本类型为体液、血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尿液,占比分别为36.46%、12.23%、24.45%、26.86%;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CREC、CRKP、CRPA、CRAB、MRSA,占比分别为19.43%、10.26%、6.33%、0.87%、3.93%。在革兰氏阴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主要原因为这两种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菌。这些细菌主要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结论:临床上要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尽可能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医院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手术的难点以及重点在于确定癫痫病灶的位置,而正无创法并不能精确的定位癫痫病灶,在手术前于患者颅内置入电极,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这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提升难治性癫痫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选择于我院在近两年间(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入的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患者均给予颅内电极埋藏技术加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难治性癫痫颅内电极埋藏视频脑电监测护理措施。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颅内电极埋藏 视频脑电监测 护理